李鹏同志与重庆
李鹏同志与重庆
转自:青萍鹿鸣
1.
李鹏同志与重庆有不解缘分。
他母亲是重庆酉阳人。
他在重庆生活了很长时间。
他是重庆直辖的重要决策者。
2.
下面是白衣海盗根据公开报道,整理李鹏同志的重庆往事。
3.
李鹏于1928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他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他的母亲赵君陶,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周恩来留法同学赵世炎的妹妹。
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则是党内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连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
1939年6月,李鹏跟随邓颖超,由成都赶赴重庆。
到了重庆,邓颖超带李鹏住进了曾家岩周公馆。这是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赁的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因此称为“周公馆”。
当时,周恩来已经到延安去了,所以邓颖超就把李鹏安置在她的房间里,和她一起吃,一起住。邓颖超还为李鹏请了医生,给他做了检查,换了药,李鹏的伤口逐渐愈合了。
过了一个星期,邓颖超对李鹏说:“你母亲已经到了重庆,现在阳翰笙同志家里。”于是,李鹏被送到阳翰笙家里,见到了阔别半年的母亲。
随后,出于安全考虑,李鹏又被送到了著名教育家、革命老前辈吴玉章的休养处北碚北温泉。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水力发电。
给李鹏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吴玉章的儿子吴震寰,他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搞水电工程的。李鹏和吴震寰住在一起,他给李鹏讲了很多关于水力发电的知识,李鹏听起来很新鲜,也非常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水力发电,没想到后来竟成为我终生倾注的专业。”多年以后,李鹏回忆。
1940年秋,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在重庆工作的周恩来。
当时,李鹏正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学习。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赶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准备去延安。李鹏到北碚和他母亲赵君陶汇合后,一起坐公交车前往重庆。
他们先到了曾家岩周公馆。这次,他第一次见到了“周伯伯”。李鹏等烈士子弟都亲切地称呼周恩来、邓颖超为“周伯伯”、“邓妈妈”。
“周伯伯看到我非常高兴,对邓妈妈说,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越长越像硕勋了。邓妈妈说,我看更像君陶,大家哈哈大笑。”李鹏回忆。李硕勋是李鹏的父亲,1931年9月牺牲。
见面的时候,周恩来看到李鹏有一点驼背,就用巴掌拍拍他的背,然后又用拳头轻轻敲了敲。他对李鹏说:“可不要驼背,要挺起胸膛,这样身体才健康。”
“这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因为以后到了延安以及在北京再次和周伯伯见面的时候,他都要看看我是否还驼背。”李鹏说。
有一天,周恩来问李鹏:“你在育才学校学习什么功课?”李鹏说:“在社会科学组。”周恩来听了以后,从桌子上随便拿了一张《新华日报》,叫李鹏把社论念一遍。
李鹏很流利地念了一遍。周恩来说:“你能不能把这篇社论的要点给我讲一讲?”李鹏当即根据自己的归纳讲了几点意见,都是比较中肯的。周恩来听后对李鹏大为称赞。不久,这件事情在曾家岩传开了,说育才学校有一个小孩,小小年纪就能背马列主义。
在最新出版的回忆录中,李鹏纠正说:“这当然是误传……我当时只不过是念了一篇《新华日报》的社论和归纳了要点罢了。”
李鹏在曾家岩住了几天,就看到许多统战工作对象和重庆的民主人士纷纷来拜访“周伯伯”。有一次,他看到文化界人士郭沫若、阳翰笙等人,聚集在周恩来和邓颖超居住的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起商谈抗日救国的大事。
在曾家岩住了几天之后,李鹏又被安排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住下。这是一座三层小楼,周恩来邓颖超就住在第二层靠东边的一间房子里。
1941年2月,李鹏被转移到了延安,先后在自然科学院补习班、延安大学中学部和延安中学学习。
4.
1997年6月18日上午10点,
在重庆近3000万人民的期待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亲手为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
当时,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重庆各族人民表示热烈祝贺。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央支持重庆发展,但是希望重庆人民要立足自力更生,去铸造更可靠的基础,迎接新的辉煌。直辖之初,他寄语重庆要处理好4个关系:即“大重庆”与“小重庆”的关系;“新重庆”与“老重庆”的关系;新建与扩建改造老企业的关系;中央支持、各地支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2002年4月,重庆设立直辖市五周年之际,李鹏同志又带来了党中央的期望:重庆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以直辖5周年为起点,努力把改革建设发展推向新阶段。
2005年8月,得知重庆发生特大旱灾,李鹏同志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30万元支援重庆修建一座“母亲水窖”,今年5月水窖在北碚建成启用,让当地7000多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保障。
2006年10月。当时,李鹏深入到库区,详细考察调研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大宁河“深圳号”轮船上,李鹏同志深情地回忆了中央启动三峡工程及决定在重庆设立直辖市的过程,通过考察看到重庆发生的巨大变化后,他感慨地说,重庆成立直辖市后,经济蒸蒸日上,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重庆迅速发展的事实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10月23日上午,李鹏来到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信步走进郭沫若故居。1941年皖南事变后,年仅12岁的李鹏曾在此暂住过一个月。故居是一套清晚期四合院,穿斗结构,屋顶的小青瓦和故居内的参天大树勾起他无限回忆。
2007年6月,重庆直辖十周年,李鹏本人撰写纪念文章,以表达他对这座城市及其人民的深情祝福和厚望。
李鹏在文章中说,十年来,重庆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2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老企业进行了改造,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一座秀丽的山城,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祖国的大西南。
更为重大的贡献是,重庆市库区移民已完成100多万人,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库区发展发挥作用,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十年来,重庆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就,对此,李鹏感言:“作为重庆直辖决策者之一,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李鹏与夫人都就读过这里。)
5.
2010年,重庆商报记者谭柯专访了李小琳。
下面是当时的报道:
坐在酉阳县龙潭镇万寿宫的大厅里,她像一位小女孩,缠着一群老年人唱一首又一首的土家山歌;
行走在赵世炎烈士纪念馆里,她当起了讲解员,讲述着她舅爷赵世炎、奶奶赵君陶鲜为人知的故事;
饭桌上,她时不时会用重庆话与人交流……
她就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
她见到重庆商报记者的第一句话是:
“我们的约定兑现了吧,不仅我回来了,还把我女儿兰兰一起带回来了!”
重庆商报:今年3月,您说一定要回酉阳看看,今天终于回家了,您感觉如何?
李小琳:非常兴奋,昨晚在酉阳的宾馆,我一夜未眠,脑海中全是奶奶、父亲给我讲的故乡的故事,还有奶奶的形象。半夜三四点,我实在睡不着,便把女儿叫醒,给她讲起家乡的故事。女儿也是第一次回家乡,听我讲故事,她也兴奋得睡不着。
这时她指指自己的脸,笑着问:是不是有点憔悴?
其实,我很多年前就想回家乡看看,但一直没能成行。这是我第一次回酉阳。酉阳是我奶奶赵君陶的故乡,她是对我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的人之一,在奶奶、父亲的影响下,我爱吃榨菜、海椒。我们在酉阳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孩子们写信叫我来看一看,有几次都准备出发了,又因有事未能成行。2000年,我从四川到重庆,行程中曾定好了到酉阳;2001年父亲、母亲回酉阳,最初也是确定我陪他们;2005年到重庆,车都准备好了,没想到最终还是未能成行。
我下定决心,今年再不回老家,就不能原谅自己。父亲多次告诉我:“要常回家看看,那里是你的根,去看一看家乡的变化,为家乡建设做点贡献。”几天前,我告诉父母,我要带女儿兰兰回酉阳,父亲兴奋地说:“应该,应该!”
因此,这次回家主要是三件事,到龙潭老家、启动“熏陶”基金给师生颁奖、签订风电投资项目。
重庆商报:回北京后肯定会讲述回老家的经历和感受吧?
李小琳:肯定的。父母2001年回酉阳到现在,已有9年时间。这9年来重庆、酉阳变化太大了。到酉阳通了高速,通了航空,这在9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父亲对重庆是格外关注的,三峡工程、重庆直辖是他们这一代领导人做出的重大决策之一。三峡工程建得如何,重庆发展得怎样,他都非常关注。重庆GDP每年的增幅是多少,财政收入增长是多少,甚至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等他都了解得非常清楚。
(2010年的李小琳。)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
2021-11-02方方:有些人总也难忘
2021-11-02谁都可以训教师,天天过节又有何用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