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4《乘法分配律》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1. 17×5×20=17×(5×20)运用了( )运算定律。
2. 25×13×4=13×(25×4),这里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3.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 )。
4.下面各式中,运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
A.57×28=43×28
B.92×◎=◎×92
C.(29×200)×5=29×(200×5)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1.乘法结合律
2.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3. 乘法结合律
4.C
教学设计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能够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初步简算的能力,在具体问题中能灵活选择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思考——试探——观察——发现——理解概括规律”的全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初步简算的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主动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难点
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它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单;情境图。
学生准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
《乘法分配律》课前小研究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题。(列综合算式)
小明一分钟口算10道题,小红一分钟口算8道题,5分
钟两人一共口算几道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比较一下上面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请你再写几组这样
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2.我的例子:
3.我的发现
4.用字母表示:
5.我的问题:
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课本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并抽象为用字母表示,从而总结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数学中的一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节约时间。
利用动画故事导入:熊大和熊二保卫森林,熊大12天保护稀有树木48棵,熊二保护稀有树木52棵。熊大和熊二一共保护稀有树木多少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情境:
花坛里鲜花盛开,种植芍药的花池长15米,宽8米,芍药种了9行,每行种了12棵;种植牡丹的花池长10米,宽8米,牡丹种了9行,每行8棵。
根据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小组交流课前小研究。
(1)组长做好分好工有序交流。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生补充、质疑,释疑)。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着重的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认知过程。
2.自我认知
(1)可以从实例中(小研究的例子)来解释。
(2)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意义去理解。
18×5表示18个5,10×5表示10个5, 8×5表示8个5。10个5加上8个5当然是18个5。
(3)加深印象
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c代表我,×代表爱。
即:(a + b)×c = a × c + b × c
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或 C×(a + b) = c× a +c × b
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3. 问题预设:
(1)(a-b)c=ac-bc是否成立?
(2)(a+b)÷c=a÷c﹢b÷c是否成立?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破疑并小结出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材情境问题讲解: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