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6.1《小数的初步认识》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教材第68、69页,小数的意义。

u    教学提示

本课时教材首先选择 “鸟中之最”的知识为素材,了解其中的小数。接着,通过一根跳绳的长,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所需要的钱数等实例,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常常用小数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是由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产生的。最后,通过具体数的举例,说明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小数,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交流“鸟中之最”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另外,为了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要使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关于整数的概念,不要做更多的介绍,只要让学生知道以前学过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就可以了。

u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整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己读小数,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热爱鸟的情感。

u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超市促销海报。

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见过哪种鸟?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生:麻雀、燕子……

师:(出示68页)观察情境图,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鸟,再读一读它们的介绍。

生:(交流阅读)

师:分别说一说这些数都是什么数,用到了哪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呢?举例说明。

生:这些数都是小数,单位有厘米,比如蜂鸟体长只有5.8厘米……

师:你能描述一下5.8厘米有多长吗?

生:蜂鸟的体长不到6厘米,和我们一根手指长度差不多;体重还不够两个2分硬币重;信天翁两翼张开大约跟客厅的宽度差不多……

师:大家说的非常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利用熟悉的生活常识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引入到知识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常常用小数来表示。(展示幻灯片)

师:谁来跟大家读一读呢?

生:一根跳绳的长是2米15厘米,也可以写成2.15米。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共3元8角,可以写成3.8元。

师:读的很准确。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4……都是整数,现在要学的数,像2.15,3.8,0.8等,都是小数。我们我们来一起看看小数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

小数中有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部分是小数部分。小数点起分界作用。(板书)

现在大家写出两个小数,交流时,先说一说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再读出来。

谁来说一说蜂鸟的体长和体重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

生:“蜂鸟体长5.8厘米”中整数部分的5表示5厘米;“体重1.6克”中整数部分的1表示1克。

师:说的很准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数的位数。例如:3.3是一位小数,2.65是两位小数,0.002是三位小数。你们来猜如何判断几位小数。

生: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理解。通过现实的活动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他们感觉知识并不陌生、难懂,达到教学效果。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