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7.1《四则混合运算》微课视频 | 练习
微课视频第一课时
微课视频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1.填空
(1)计算45+55×6时,应该先计算( ),得( ),再算( ),得( )。
(2)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要先算( ),再算( )。
(3)属于同级运算的有( )法和( )法、( )和( )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要按照( )的顺序依次计算。
2.比大小
600÷20÷5○600÷20×5
450÷18-12○450-450÷12
25×4÷25×4○25×4-25×4
35×80-46○35×80-35×46
3.学校买了25把椅子用了1625元,35张桌子用了3325元,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多少钱?
4.导游用925元在超市为旅游团购买了25盒巧克力。如果到批发市场购买该产品,每盒30元。超市和批发市场哪里卖的便宜?每盒便宜多少元?
参考答案
1.(1)55×6、330、45+330、375
(2)乘除法、加减法
(3)加、减、乘、除、从左向右
2.<、<、>、>
3.3325÷35-1625÷25=30(元) 答: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30元。
4.925÷25-30=7(元) 答:批发市场便宜,每盒便宜7元。
教学设计
教材第85、86页,学习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n 教学提示
1、要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排特点开展教学。
教材中安排了三道例题都是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题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我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对例题的意思理解应该很透彻,对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所以直接让学生先列出分步式计算,然后马上就由分布列式过渡到综合算式。如果在列完综合算式后,教师再次借助题目数量关系的教学,从数量关系中来再一次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会更清晰地理解综合算式的算理。
2.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理解水平。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乃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恰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3.强化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提高运算技巧。
在教学两步混合运算式题时,注意按题意读题教学。
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n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
n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n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星期六,四(一)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小小志愿者(出示P85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梳理信息 生: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还知道,文具盒每个29元,一个笔记本5元,一支钢笔8元。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表述得也很清楚。学数学不仅仅要能发现问题、整理信息,也要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上学问题呢? 2、提出问题 生1:买10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 生2:还可以问,卖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3: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
生4:卖30支钢笔多少钱? 生5:根据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买这些礼物一共需要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师:我们先来解决“买10个文具盒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 师: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谈想法。 生1:29×10=290(元)。29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用乘法计算,所以就是29×10=290(元)。 师: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谁再起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一个文具盒师29元,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 学生做题。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3)合作交流,梳理建构师: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也就是文具盒的“单价”,乘要买的个数,得出了总价钱。 (提示)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买的个数=总价钱 在日常生活中,像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一般叫作“单价”(板书:单价),而要买的个数就叫作...... 生1:个数。 生2:数量。因为文具盒是论个,但本子论本,所以不能叫个数,而应该是数量。 师:对于她说的理由,你认为怎么样?师:是啊!正因为如此,我们再平常生活中,一般把个数、本数、支数,还有......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就叫作数量。(板书:数量) 用单价乘数量,所得的结果就是总价。(板书:总价) (4)活学活用,巩固理解 “单价×数量=总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自主练习1),先自己在心里说一说,哪位同学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 师:如果要买3瓶可乐,应该怎样列式?根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生:2×3=6(元),根据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橙汁、桃汁和梨汁呢?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生组内说,老师先后参与到两个小组里。)2、探究混合运算 师:通过刚才的试做,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你打算怎么做? 1、独立试做。 师:在练习本上自己做做试试。 学生试做,老师巡视,并让两名学生发哦黑板上板演。 2、合作交流。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生1:请大家看黑板。因为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我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40本笔记本的总价,再求出钢笔的总价,最后把两个总价相加就是一共要花的钱了。 师:这是一种做法。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做法,谁来说一说?生2:我也是根据“单价×适量=总价”先求出一种的总价,再求出另一种的总价,再加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师:“5×40”和“8×30”各求的是什么? 生:笔记本的总价,钢笔的总价......(师板书)
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体,我们想到分析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而除了昨天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外,混合运算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它的运算顺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乘加、乘减,还有除减的算式一样,也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是的,像这种前后是乘法或除法,中间是加法或减法模样的算式,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作扁担乘或扁担除,计算时,我们可以在一步计算当中直接求出结果。 如计算“5×40+8×30”时,我们就可以先求出“5×40”和“8×30”的积,然后再相加。
生2:老师,我还有种做法。 师:好,你来说。
生2:我也是列的综合算式,算式是8×30+5×40,答案也是440元。 师:你说的慢一点,我把你的算式记下来。(师板书) 师:恩,他这样做行吗?说说你的看法。
生3:可以这样做。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先球了30支钢笔的总价,然后再求40本笔记本的总价,他们两个先算谁,结果都是一样。 师:听明白了吗?对于一道算式当中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法的,我们要先算...再算... 生答乘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