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视频 | 图文讲解 | 知识总结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单元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图文讲解
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一、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3.我们可以运用高、低、强、弱来描述和记录我们听到的声音。
4.轻轻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弱,重一点击打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5.在相同的力度敲击下,大铁钉发出的声音最低,小铁钉发出的声音最高。
6.音叉和不同铁钉发出的声音记录
8.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
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9.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方法是轻轻拨动。
二、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用同样的力度敲击4个装水量不同的杯子,装水越多的杯子声音就低,装水越少的杯子声音就越高。
4.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橡皮筋拉得越松,声音越低。
5.物体越细,或者越短,它们发出的声音就会越高。
6.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音高变化柱状图
三、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2.在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水中会产生波纹,波纹会向四周扩散,我们还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振动。
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不同的。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
5.在做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中,声音分别在铝箔、棉线、尼龙绳、木制米尺中传播,在铝箔中传播效果最好,在棉线中传播效果最差。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到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四、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保护我们的听力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耳道→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
脑
4.耳朵各部位的功能
6.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7.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
8.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
9.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事例。
(1)用手捂住罐口。
(2)用纸包住发声罐。
(3)把一些塑料泡沫塞进罐子。
(4)用毛巾包住发声罐。
10.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是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