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视频讲解|课文朗读|课件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08-08

课文朗读

课文朗读视频

微课视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哩:li(还早哩、吃饭哩、上面哩)

级:jí(石级、高级、初级)

链:liàn(铁链、表链、锁链)

颤:chàn(发颤、颤动、颤抖)

攀:pān(攀登、攀岩、攀爬)

猴:hóu(猴子、耍猴、猴急)

鲫:jì(鲫鱼、石鲫、花鲫鱼)

念:niàn(纪念、惦念、想念)

辫:biàn(辫子、小辫儿、草帽辫儿)

呵:hē(呵护、呵气、呵斥)


二、我会认组词

相:xiàng(相片、相机、相貌)


三、多音字

都:dū(首都)dōu(都是)

发:fà (白发)fā(发现)

相:xiàng(照相)xiāng(互相)


四、近义词

似乎一一好像 发颤一一发抖 鼓舞一一鼓励 

居然一一竟然 汲取一一吸取


五、反义词

仰一一俯 笔陡一一平坦  鼓舞一一打击

奋力——松懈 抬头——低头


六、理解词语

笔陡:笔直陡峭。

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苍老。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造句:没想到我居然考了全班第一名。

汲取:吸取。造句:我们互相汲取力量,最终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七、句子解析

1.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一个“挂”字形象、生动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天都峰,光是看着就让人感到害怕,更别说攀登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体现了我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懂得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在假日里去爬天都峰时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2.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在与老爷爷相遇并交谈后,“我”受到鼓舞,有了爬向峰顶的勇气;最后“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爬上了天都峰顶,此时,“我”既兴奋又激动


3.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又要谢老爷爷?

说明有了“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才使我们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使“我”和“老爷爷”爬上了天都峰。


九、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暑假里爸爸带“我”爬天都峰。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段(第3-7自然段):写“我”在一位老爷爷的带动下,爬上了天都峰。 

第四段(第8-10自然段):写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互相道谢。 


十、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顶的事。本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写了作者爬天都峰的事。

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来写的。


2.“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爬山时,抓住“我”的动作和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儿……一会儿……”将奋力攀登天都峰的“我”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爬山后,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和老爷爷互相感谢。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初级 铁链 颤抖 攀登 猴子 鲫鱼 惦念 辫子 呵斥 宰相

二、比一比,再组词。

哩(在上面哩)   级(高级)     链(铁链)     颤(颤抖)     攀(攀登)  

里(里面)       及(及格)     连(连续)     擅(擅长)     樊(樊笼)

猴(猴子)       鲫(鲫鱼)     念(纪念)     辫(辫子)     呵(呵护)

候(等候)       聊(聊天)     恋(留恋)     瓣(花瓣)     阿(阿姨)

三、多音字组词。

相:xiànɡ照相xiānɡ互相

都:dū首都dōu都是

四、 近义词。

似乎—(好像)    发颤—(发抖)    鼓舞—(鼓励)

居然—(既然)    汲取—(吸取)    

五、反义词。

仰—(俯)        笔陡—(平坦)    鼓舞—(打击)

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笔陡) 的石级          (笑呵呵) 地说  (白发苍苍) 的老爷爷       

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白)(发)苍苍    (得)(意)洋洋  (风)(尘) 仆仆  

(小)(心)翼翼 (议)(论)纷纷      (无)(所)事事

(想)(入)非非     (信)(誓)旦旦 (威)(风)凛凛  

(生)(机)勃勃   (千)(里)迢迢   (文)(质) 彬彬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年老而头发苍白。(白发苍苍)  

2、充分鼓起劲来。(奋力)

3、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终于)

4、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鼓舞)

5、像笔杆一样直上直下,形容坡度很大。(笔陡)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一) 

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一是高,二是陡。

2.请你用||给这段话划分为两层。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我爬得上去吗?”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C)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二)

1、这两段话写了(我)、(老爷爷)、(爸爸)爬上天都峰,其中重点写了(我)。

2、这两段话中,用了“攀着、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这些词语,既突出了爬山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用“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妈妈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洗衣服,一直忙个不停。

(三)

1、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呵呵(笑眯眯)(笑呵呵)(笑嘻嘻)(笑哈哈)

3、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从(居然)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爷爷爬上天都峰后的(喜悦)之情。

4、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后互相道谢,是因为我们互相(鼓舞),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