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9.3《乘法和除法》微课视频 | 导学案 | 课件 | 练习(可下载)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1.     根据352÷16=22,直接计算下列各题。

352÷32=(    )  1056÷8=(   )

2.     一辆货车从甲地往乙地运货,去时一共用了5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到了120千米/时,结果3小时就原路返回甲地,这辆货车去乙地运货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实验小学四年级共有348名学生,乘坐大客车去某地秋游,每辆大客车限乘45人,至少需要租用多少辆车?若每辆车的租金是860元,一共需要租金多少元?

参考答案

1.11  132

2.120×3÷5=72(千米)

答:这辆货车去乙地送货时每小时行72千米。

3.348÷45=7(辆)……33(人)

7+1=8(辆)

860×8=6880(元)

答:至少需要租金8周辆车,一共需要租金6880元。

导学案

【教师寄语】:

大部分同学对于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已经很熟练,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应用的不太灵活,希望同学们通过复习注意提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这里很奇妙哦!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回顾第三、第五单元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118页、119页第5—10题。积极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我巩固了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我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我的归纳概括能力有进步。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习过程】:

一、整理、复习乘法和除法的口算

1、(自主学习):做课本第118页复习题5、题8和121页第3题

2、(精讲点拨):口算时,要认真看清运算符号及数字,要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

二、复习笔算乘除法

 1、(自主学习):做118页复习题6、7。

2、(精讲点拨):笔算两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试商?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高位除起→余数要比除数小→正确写商)

3、(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合作把下面8道题分类,想一想怎样分?分几类?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1400÷28     5340÷89    945÷21      2016÷21

793÷53      540÷15     845÷28      225÷25

4、(精讲点拨):分类(1):按被除数前两位够不够除来分,可以分几类?(两类)

分类(2):按不同的试商方法来分,分几类?(四舍法、五入法、商9法

2016÷21、直接口算法540÷15和225÷25)

一、   复习乘除法的估算

1、(自主学习):做122页第5、6题。

2、全班汇报、纠错,探索怎样想的?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          ),还有(          )问题?

【达标测评】 :

一、填空:

   1、估算204×58时,把204看作(      )把58看作(   ),积大约是(    )。

2、估算479÷60时,把479看作(     ),商大约是(     )。

3、已知34×8=272,那么34×80=(    )340×8=(    )。

4、已知260÷13=20,那么2600÷13=(    ),260÷130=(   )

5、△÷□=48......48, □里最小是(     )

二、判断:

   1、两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

   2、两个数相除,商是23,余数是11,被除数最小是287。     (   )

   3、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   )

【课后作业】:

必做题:1、课本第119页第9、10题,2、第121页第4题、第122页7、8

选做题: 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 543÷90≈ 350÷68≈ 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平,完善提高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这节课把乘法和除法的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是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我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会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怎么获取配套

导学案+练习+课件+教案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人教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