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可下载收藏)
今天给大家送出的是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资料非常齐全!电子版按文末方法下载
人手一份,轻松一学期!
资料包整体截图
【创新教案】
1.《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 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
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讲解第二层。
① 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②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③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① 说说“声”“色”的变化。(板书:拉长变粗水墙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②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板书设计:
1观 潮
“声” “色”
潮来之前 望 等 盼 平静 宽阔
人声鼎沸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沸腾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 拉长变粗 天下奇观
水墙
目瞪口呆 白色战马
潮过之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第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起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一语文要素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在学习这一语文要素过程中,4篇文章各有侧重:
课文
侧重
《观潮》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走月亮》
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丰富。
《现代诗二首》
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繁星》
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
阅读: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 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3.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4.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口头交际:1.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2.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写作: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能把推荐理由写充分。
语文园地: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观潮
一、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于热爱。
关注结构:课文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关注描写:由静态到动态展开对大潮的描写。在潮来之时,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其景象,词句极具画面感和现场感,借观潮者的热烈反应衬托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像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三、教学重点
1.能边读边想像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一幅幅雄起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一语文要素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在学习这一语文要素过程中,4篇文章各有侧重:
课文 | 侧重 |
《观潮》 |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
《走月亮》 | 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丰富。 |
《现代诗二首》 | 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
《繁星》 | 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
阅读: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 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3.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
4.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口头交际:1.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2.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写作: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能把推荐理由写充分。
语文园地: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像画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观潮
一、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于热爱。
关注结构:课文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关注描写:由静态到动态展开对大潮的描写。在潮来之时,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其景象,词句极具画面感和现场感,借观潮者的热烈反应衬托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像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三、教学重点
1.能边读边想像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教案86”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