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会变的影子》同步辅导资料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教学设计

15、 会变的影子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能说出光、 阻挡物和屏是影子形

成的必要条件。

2. 举例说出制造不同影子(如长度、 形状和方向不同) 的方法

3. 能从光影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4, 能制订简单的计划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 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

整理信息, 并能运用比较、 推理、 概括等方法分析探究结果, 得出结论。

5. 能以事实为依据, 正确描述探究影子形成条件与变化的过程和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并

能对自己探究影子的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 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6. 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

法, 贡献自己的力量。

7. 了解对影子的科学认识促使人类发明了无影灯、 皮影戏等设施或艺术形式, 这些都对人们

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 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制造不同影子的方法。本课设计了两个

科学实践活动

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 主要包括两个教学环节。本县单

第一个环节从影子游戏开始, 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手或身边的材料制造影子, 并画一画制造

影子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讨论影子形成的条件。引导学生从各种成功制造影子的活动中, 归纳概括出影

子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光、 阻挡物和屏。需要说明的是, 反射光也可以形成阴影, 如月 光下

的影子, 而反射光需要一定的光源。在科学课上, 我们一般使用手电筒等光源来做实验, 因此

也可以将探究结论表述为“光源、 阻挡物和屏是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 。

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影子的变化” , 主要有两个教学环节。同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

生制造不同的影子, 分析影子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大多数四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多次体验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但还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 对本环节教学可

以进行适当的分解。先让学生制造(或由教师给出) 物体的一个影子并记录下来, 然后结合记

录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影子的制造方法和记录方法; 进而让学生制造与第一个影子不同的影子

并记录下来,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记录, 分析是怎样制造出不同影子的。通过这一系列过程, 引

导学生理解影子的变化与照射光的角度、 高度、 距离以及与物体被照亮一侧的形状等因素有

关。这种引导性探究的过程有利于确保学生有序、 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个环节是在第一个环节研究制造不同影子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同一个物体, 制造(或还

原) 一组不同(或逐渐变化) 的影子。这一环节既是在应用上一环节探究得出的制造不同影子

的方法, 也是在为下一课观测并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做方法上的铺垫。在本活动后面,

介绍了无影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提出思考问题: “我们自己能制造一个‘无影灯吗?” 鼓

励有兴趣的学生课后拓展、 实践本课的拓展与应用是编排影子戏。教科书中给出了一些手影

造型, 还配有一张皮影戏表演的画面, 鼓励学生用手或一些道具编排并表演影子戏。这既是应

用课堂所学的关于影子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知识的过程, 也是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能够丰富

人们的艺术生活乐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一) 教师准备

1. 各种影子的图片, 皮影戏视频等资料。

2. 演示实验的材料: 皮影戏道具、 手电筒或其他光源

3. 分组实验的材料: 手电筒或其他光源、 圆柱形木块等, 每组 1 份。

(二)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四、 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 在探究活动中不要用手电筒照射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 提出和聚焦问题

1.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对影子现象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些类似单元页和课页上的影子图片

最好是本地区学生熟悉的情景, 如皮影戏、 踩影子游戏、 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大树荫下乘凉等

谈话: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 在哪里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

的?

2. 提出问题:关于影子, 你有哪些想探究的科学问题?

预设的问题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让影子发生变化?

3. 聚焦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二) 科学实践活动: 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分组活动, 制造影子学生两人一组, 利用手电筒照射

手或者水彩笔等身边的物体制造影子, 并且把制造影子的方法画下来。要求至少找到两种制

造影子的方法。

2. 展示并交流制造影子的方法。

学生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并交流制造影子的方法。在学生展示并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将学

生画的图抽象为文字记录在黑板上:

光手—墙面上的影子

光手—桌面上的影子

光—彩笔—纸屏上的影子

归影子形成的必要条

教师引导学生就板书内容进行抽象概括, 归纳出结论: 光、阻挡物和屏是影子形成的三个必要

条件。

(三) 科学实践活动: 探究影子的变化

1. 播放视频:一个人从路灯下走过, 他的影子从长变短再变长, 且方向发生改变。

2. 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同一个物体的影子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影子发生变化的?

3. 分组实验, 探究影子的变化

(1) 制造物体的影子, 画出制造不同影子的方法

①学生制造物体的一个影子, 画出制造影子的方法也可以由教师给出物体的一个影子, 并引

导学生学习怎样画出制造影子的方法, 以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后面的制造不同的影子、 记录

影子的活动。

②学生用同一个物体制造不同的影子, 并分别画要求至少制造三个不同的影子。变出制造影

子的方法

(2) 在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结合记录, 交流汇报制造影子的过程和方法。

(3) 提出问题: 同一个物体形成不一样的影子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结合制造影子的记录, 分析当光源照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角度、 高度、 距离等发生

变化时, 以及照射物体的不同侧面时, 就会形成方向、 长短状等不同的影子。

4. 利用影子变化的规律, 用同一个物体制造一组不同的影子。

1) 提出任务:用同一个物体制造(或还原)

(2) 学生活动。

(3) 对制造(或还原) 一组影子的方法进行交流、 汇报。

5.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 教师对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进行概括、 小结。

包括: 控制光源照射物体的角度, 形成长短不同的影子; 控制光线入射的方向, 形成方向和形

状不同的影子; 等等。

6. 阅读资料, 了解无影灯的工作原理。

1)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关于无影灯的小资料。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无影灯的结构、 功能及工作原理

(3) 小结。

简单地说, 无影灯的原理就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系列灯排列成圆形, 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

这样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工作台上, 既保证有足够的亮度, 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子, 故

称无影灯。

(四) 拓展与应用

1. 播放皮影戏或现代影子戏的视频,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皮影戏中是如何运用影子的产生条

件和变化规律的

2. 引导学生编排影子戏。

第 2 课时

3. 编写剧本, 进行排练。

课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影子戏的创意, 编写剧本, 并进行排练。

4. 表演与评价

学生分小组表演影子戏, 教师和其他同学欣赏表演并作出评价。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713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