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6课《阳光下的影子》同步辅导资料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教学设计

15、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 描述一天中在阳光的照射下, 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2. 能制订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计划, 持续观测并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能用比较

科学的词汇、 图示符号等方式, 记录、 整理影子变化的信息。

3. 能依据观测记录, 运用分析、 比较、 推理、 概括等方法, 揭示影子变化的规律; 能正确讲述

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论。

4.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并与之交流; 能对自己探究影子的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 作出自

我评价与调整。

5. 在探究活动中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

法, 贡献自己的力量。

6. 认识到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知道圭表、 日晷等古代计时工具是利用阳光

下物体影子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

7.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满足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的重要因素。

教学内容

在第一课中, 学生在教室里用手电筒作光源, 探究了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改变影子的长短、形

状和方向的方法。在本课, 教师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探究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

律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 主要分为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制订观测计划。这一环节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准备观测用的材料和工

具, 包括记录纸、 笔、 尺和彩笔(观测对象) 等。二是选择观测地点, 最好是选取开阔无遮挡的

空地, 确保阳光能照射到被观测的物体上。三是明确观测和记录的方法。这几点由于学生缺

少充足的经验, 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 同时要注意避免直接告知观测方法导致学生思维

活动的缺失。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实地观测并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持续尽量长的时间、 取同样的时间间隔来观测和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这样, 影子变

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 并且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撑。

二是每次观测时, 记录纸的方向和位置都不能改变。这两个关键点同样需要提示给学生。

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根据观测记录, 比较、 分析、 概括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应从影子方向变化和长短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早晨太阳在东边, 影子在西边, 影子很长;

中午太阳在南边, 影子在北边, 此时影子最短; 下午太阳在西边, 影子在东边, 影子再次变得很

长。总之,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呈现出自西向东转动的规律, 影子的长短呈现出上午由长变

短、 中午最短、 下午再由短变长的变化过程。

本课的拓展与应用介绍了圭表、 日晷和正方案, 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 了解古人利用阳光

下影子的变化发明的计时和测定方向的仪器, 深化他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认识, 也为第六单

元设计和制作日晷的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提前考察观测场地, 合理分配各小组观测的地点。阻, 5

2. 进行预观测, 测试、 调整观测物体的高度与记录单大小的匹配情况。

3. 分组实验材料和工具: A4 记录纸、 板夹、 尺、 笔等, 每组 1 份。

(二)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或记录单、 铅笔等

四、 安全注意事项

1. 组织学生到室外观测影子时, 要求学生不要追跑打闹, 以防发生意外。可眼

2. 提醒学生在观测活动中, 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 提出和聚焦问题

1. 了解学生对阳光下的影子的已有认知

(1) 出示图片: 操场集会的场景, 部分师生处在教学楼、 大树等的阴影里。

谈话: 周一早上在操场上升国旗。起初我站的位置明明是在树荫下, 后来不知不觉地就曝露在

阳光下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大树的影子也会“跑路” 吗?

(2)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 分析问题, 说出自已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树影会动。树影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早上树影很长晚上树影也长

2. 聚焦问题。

谈话: 同学们谈到了在一天中, 树影的方向、 长短都会发生变化。那么, 一天中大树的影子到

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树太大了, 不容易观测和记录。提出观测任务: 我们用一支水彩笔或

一枚铁钉来研究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

(二) 科学实践活动: 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 制订观测计划。

1) 准备观测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①讨论观测和记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反思, 交流观测和记录中遇到的问题。包括阻挡物的大小是否合适?

阻挡物放的位置是否合理?影子有没有落到记录单的外面?记录的内容是否完整?

(4) 提出后续观测要求

每个课间回到原位置观测和记录影子一次, 直到放学或太阳落山, 至少要观测和记录六次。

强调要尽量多地搜集影子变化的信息, 为下节课分析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奠定基础。

第 2 课时

3. 整理观测记录的信息

1) 谈话: 上节课, 为了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 我们制订了观测计

划, 并用至两天的时间完成了观测任务。现在, 让我们整理一下这些观测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

●记录单上小组成员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测量和记录了每个影子的长度?是否记录了观

测时间?

(2) 学生分组交流和整理观测记录的信息。

4. 加工观测记录的信息。

谈话: 初步整理好的信息看上去仍然比较杂乱, 影子长度和观测时间的数据写在一起, 相互干

扰。我们能否进一步整理和加工信息, 让它们看起来更清楚、 方便?

(2) 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设计表格, 然后分组再次整理观测记录的信息。

分组绘制影长变化统计

绘制的影长变化统计图可以是折线统计图, 也可以分析信息, 得出论

(1) 谈话: 经过大家的努力, 我们不仅搜集到了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信息, 而且对搜集

到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加工。现在, 我们来比较、 分析这些信息看一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天

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 分组讨论, 发现和归纳影子变化的规律。

(3) 全班交流, 描述这些规律。

(4) 在学生讨论、 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对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呈现出自西向东转动的规律, 影子的长短呈现出上午由长变短、 中午

最短、 下午再由短变长的变化过程。

(三) 拓展与应用

1. 介绍古人利用阳光下的影子制造的测量仪器

(1) 谈话: 我们观测记录的水彩笔(或其他阻挡物) 的影子在记录单上留下的这些长长短短的

痕迹和标记的时间, 能让你联想到什么?(钟表。)

(2) 讲述

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 发现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并且想到利用它来计时, 于

是发明了日晷。(出示日晷图)。他们还发现, 一年中不同的日子, 影子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一个物体, 冬天的影子长, 夏天的影子短。经过长期的观测, 他们发现影子的长度能够

标志季节的更替, 于是发明了圭表。(出示圭表图。还有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的测定方向

的仪器—正方案。(出示正方案图。)

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对计时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计时工具得到

不断改进, 逐渐出现了水钟、 机械钟表和电子表等。这些计时工具越来越精准, 越来越方便人

们使用。

(四) 布置课后作业

请学生课后搜集并阅读关于日晷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日晷的结构、 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713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