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行业报告|半导体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车快速发展,车规级 IGBT 国产 替代正当时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获取方式:见文中
进报告群:公众号回复【进群】
年资料包:全年3万+精选研报,助你洞察各行业趋势
【引言】
IGBT 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巨头占据垄断地位。据 ASMC 研究显示,全球IGBT 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2 年达到 60 亿美元,全球 IGBT 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时间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据英飞凌和斯达半导的年报数据推算,2020 年我国 IGBT 模块达百亿级市场空间,约占全球需求量的 40%。
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为 IGBT 带来广阔的增量市场。新能源车的加速能力、最高时速、能源效率主要看车规级功率器件的性能。硅基 IGBT 作为主导型功率器件,在新能源车中应用于电动控制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充电桩逆变器三个子系统中,约占整车成本的 7%-10%,是除电池以外成本第二高的元件,也是决定整车能源效率的关键器件。
报告内容
1. IGBT 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是现代电力电子产业的核心器件
1.1. IGBT 基本情况
电力电子技术是以电子(弱电)为手段去控制电力(强电)的技术,使电网的工频电能最终转换成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电能,以适应不同用电装臵的不同需求。电力电子技术以电子学、电力学和控制论相互交叉结合为基础,研究电能的变换和利用,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电力机车牵引、交直流转换、电加热、电解等各种领域中。
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电力电子器件即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为功率电子器件,是进行功率处理的半导体器件。典型的功率处理功能包括变频、变压、变流、功率放大、功率管理等,是电力电子装臵的心脏。虽然功率器件在整台电力电子装臵中的价值通常不会超过总价值的 20%-30%,但对整机的总价值、尺寸、总量、动态性能、过载能力、耐用性和可靠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IGBT 是现代电力电子器件中的主导型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IGBT 是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的缩写,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IGBT 作为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能够根据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的,被称为现代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
IGBT 既有 MOSFET 的开关速度高、输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损耗小的优点,又有 BJT 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的优点,是电力电子领域较为理想的开关器件。IGBT 可以看做由 BJT(双极型晶体管)和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功率半导体器件。
1.2. IGBT 的分类
IGBT 在应用层面通常根据电压等级划分:
低压 IGBT:指电压等级在 1000V 以内的 IGBT 器件,例如常见的 650V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电、工业变频等领域。
中压 IGBT:指电压等级在 1000-1700V 区间的 IGBT 器件,例如 1200V 应用于光伏、电磁炉、家电、电焊机、工业变频器和新能源汽车领域,1700V 应用于光伏和风电领域。
高压 IGBT:指电压等级 3300V 及以上的 IGBT 器件,比如 3300V 和 6500V 应用于高铁、动车、智能电网,以及工业电机等领域。
在产品层面通常根据封装方式分类:
IGBT 单管:封装规模较小,一般指封装单颗 IGBT 芯片,电流通常在 50A 以下,适用于消费、工业家电领域。
IGBT 模块:是 IGBT 最常见的形式,将多个 IGBT 芯片集成封装在一起,功率更大、散热能力更强,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平台,如新能源车、主流光伏、高铁等。
功率集成(IPM):指把 IGBT 模块加上散热器、电容等外围组件,组成一个功能较为完整和复杂的智能功率模块。
1.3. IGBT 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
IGBT 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大电流、高电压、低损耗、高频率、功能集成化、高可靠性。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IGBT 芯片经历了 7 代升级,从平面穿通型(PT)到沟槽型电场—截止型(FS-Trench),芯片面积、工艺线宽、通态饱和压降、关断时间、功率损耗等各项指标经历了不断的优化,断态电压也从 600V 提高到 6500V 以上。
第一代:PT-IGBT,使用重掺杂的 P+衬底作为起始层,在此之上依次生长 N+ buffer,N- base外延,最后在外延层表面形成原胞结构,由于体内晶体结构本身原因造成“负温度系数”,各IGBT 原胞通态压降不一致,不利于并联运行,第一代 IGBT 电流只有 25A,且容量小速度低,目前已基本退出市场。
第二代:改进版 PT-IGBT,采用精细平面栅结构,增加一个“缓冲层”,在相同的击穿电压下实现了更薄的晶片厚度,从而降低了 IGBT 导通电阻,降低了 IGBT 工作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 IGBT 的耐压程度。
第三代:Trench-IGBT,采用 Trench 结构,通过挖槽工艺去掉栅极下面的 JFET 区,把沟道从表面变到垂直面,基区的 PIN 效应增强,栅极附近载流子浓度增大,提高了电导调制效应减小了导通电阻,有效降低导通压降及导通损耗。
第四代:NPT-IGBT,使用低掺杂的 N-衬底作为起始层,先在 N-漂移区的正面做成 MOS 结构,然后从背面减薄到 IGBT 电压规格需要的厚度,再从背面用离子注入工艺形成 P+集电极,在截止时电场没有贯穿 N-漂移区,因此称为 NPT“非穿通”型 IGBT。可以精准的控制结深而控制发射效率,尽可能地增快载流子抽取速度来降低关断损耗,保持基区原有的载流子寿命而不会影响稳态功耗,同时具有正温度系数特点。
第五代:FS-IGBT,采用先进的薄片技术并且在薄片上形成电场终止层,大大的减小了芯片的总厚度,使得导通压降和动态损耗都有大幅的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 IGBT 工作中过程中的损耗。
第六代:FS-Trench-IGBT,是在第五代基础上改进沟槽栅结构,进一步增加芯片的电流导通能力,优化芯片内的载流子浓度和分布,减小了芯片的综合损耗。
第七代:微沟槽栅-场截止型 IGBT,沟槽密度更高,原胞间距也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优化了寄生电容参数,从而实现 5kv/us 下的最佳开关性能。
栅极结构方面:早期 IGBT 是平面栅结构,随着 Trench(干法刻槽)工艺的成熟,将平面型栅极结构变成垂直于芯片表面的沟槽型结构,IGBT 的本质是通过控制栅极与发射级之间的电压大小,从而实现对 IGBT 导通和截止状态的控制。当栅极-发射级电压≤0 时,IGBT 呈关断状态,当集电极-发射级电压≥0 且栅极-发射级电压>阈值电压,IGBT 呈导通状态。沟槽型结构单元面积小、电流密度大、通态损耗降低约 30%,击穿电压更高。
纵向结构方面:早期是穿通型(PT)和非穿通型(NPT)结构。PT IGBT 是最早商业化生产的 IGBT,随着使用应用中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对 NPT 结构的基区宽带要求越来越宽,又有了在高压领域向穿通结构的回归。
以上仅部分报告预览,更多报告内容可领取后查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推荐阅读:2021年7月第4周会员资料库更新(776份)详情请点击图文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报告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报告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