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是自己动辄讲观点、作指示,大谈指导意见;还是在现象中找规律、在群众中汲取智慧、为解决问题找办法。既体现不同价值取向,反映不同的工作作风。

    现实中,领导干部调研与指导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门还未出、人还没到基层,就已经让秘书准备好了讲话稿;有的,刚听完汇报、还没走进现场,就说“你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还有的,不是把调研当成一种负担,就是把当成一种表演,要么“走马观花”走一圈、看一下,要么“虚晃一枪”讲一通、没了下文。

    不能揣着问题下去,不能带着感情深入,总是在调研中放不下自己的“身份”,随意作指导指示,就会让基层干部群众感觉无所适从、身心疲惫。甚至,还会因为“瞎指挥”“乱指导”而留下“外行指导内行”的笑柄,既影响了实际工作,也损伤了领导干部形象。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调查,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真实情况;研究,是指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说的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研不是“跑趟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开展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古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做调研设若“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只有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才能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既不应“走偏路”、更不应“念歪经”,而是应该用心、用脑、用力,带着责任、带着目的、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基层的现状,真正让调研成为解决问题、干好工作的载体,成为掌握情况、支撑决策的抓手。

    有什么样的调研,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把问题情况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决策、再做指导,才是符合群众意愿的调研方式,才是让基层干部佩服的好领导。这也正如有评论所说:“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本领就会大起来,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发挥领导调研应有的价值,其实就是要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等方面很下功夫,避免让形式主义影响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给干群关系带来不必要的“负效应”。(李吉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