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逃离五通桥到五通桥大火——可是乡愁忘不掉啊!

年猪之猪 滤镜 2021-07-08


还记得今年8月20号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张明萌,发表了一篇引发无数人共鸣、在朋友圈疯转的文章《逃离五通桥》。因为那天,他的家乡五通桥发生了“疑似化工厂气体泄漏”事件,化工厂区烟雾弥漫,大批居民慌忙逃离,街道上挤满了撤离的人群和车辆,出城道路发生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今年8月20号,五通桥居民集体出逃(资料图)


而就在今天——10月12日,距离上次发生“疑似化工厂气体泄漏”事件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网友们“氯水青山”的无奈调侃还不时浮现在脑海里,雷同的情节就又在五通桥上演了。

视频来自网友


今日上午11时左右,我突然接到手机报消息,称上午9时许,五通桥一工厂爆炸,“现场浓烟漫天,升起灰色蘑菇云,有明火燃起,工人们四处逃离。”随后,媒体从五通桥区委宣传部及应急、消防部门获悉,发生火灾的系竹根镇一处废旧铁锅厂房,无人员伤亡,但起火原因尚在调查中。另外,五通桥新闻网发布消息称“环境监测未监测出特征污染物。”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看来,又是一次“狼来了”的故事的演练。在网友的视频中,我们看以看到,火灾发生时,附近居民惊慌失措。一位朋友得知消息后感叹说:可怜五通百姓,已成惊弓之鸟。


说来也巧,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五通桥画家幸星家中小坐,并参观他的五通桥系列作品,“我是土生土长的五通桥人,家就在竹根滩,永祥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天然的湿地公园,大片大片的芦苇花......”画家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回忆他记忆中的故乡:摇摇晃晃的浮桥、古色古香的工农街、黄角树下的露天茶馆、布满青苔的石阶......那是他童年时期的五通。


丰子恺笔下的浮桥


听到“大火”的消息传来,画家陷入短暂的沉默,眼神里闪过一丝焦虑,接着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我知道他不会轻易离开,他舍不得这花香四季、绿树掩映的闲适小院,更舍不得这片生活了半辈子的土地。


“居民们也不知道,这座名为家乡的城镇会拥有怎样的未来。就是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全城撤离。”张明萌曾在《逃离五通桥》中这样写道。可是今天,我却听说定居成都多年的著名画家杨永福先生放弃了“安逸的别墅生活”回到了五通老家。

吴冠中笔下的露天茶馆



五通桥人正在经历的是一种“爱与痛的交织”,无论他们逃离到哪里,但总有一份乡情的牵绊。如今的五通,虽不复昔日荣光,但是五通人始终热爱这片土地——痛着,但仍爱着。我猜想,杨永福先生在决定回到五通桥之前,心里一定知道这里会有“环境污染之虞”,但仍然回来了。因为他无法摆脱的是对家乡的眷恋。


所以,谁会背叛自己的故乡呢?五通桥人的内心并不想逃离,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根。


在网上随便找一篇关于五通的文章,都可以看到网友们这样的留言:


我想,对政府来说,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平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重获五通桥乃至乐山百姓的信任这样的课题,更加值得深思吧。总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在,让我们在幸星老师的画中,再来感受一次记忆中的五通桥吧。



五通老桥——据《犍为县志》记载,此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俗称“老桥”。



远眺朝峨山——山顶建筑为昔日朝峨寺,后为工人医院,即今之彩印厂。


鹤林——昔日栖白鹭无数,后因环境污染及人为因素乃至绝迹。


灯笼桥——上方为四望关,下方连江声码头,每年汛期拆桥,到了下半年枯水期再重架。



工农街——旧称“宝庆街”,茫溪河穿街而过,对岸是“花盐街”。


虹桥——地处白鹤林树王处,主体建于1972年,桥下有倒虹管,可用于农业水利灌溉,桥面供行人通行。



锁龙巷——原(兴隆里)紫藤花园、龙家大院、船型屋等建筑都安静伫立着。


茫溪河——五通桥城区依山傍水,城内榕荫披覆,两河碧水四季如镜。




浮桥——始建于1957年,这个用小船作为水上浮体的木质浮桥,把四望关和竹根滩两地连接了起来。


看到这些作品,大家有没有既喜欢又遗憾的感觉呢?我是喜欢画中五通桥的秀丽,但遗憾的是,五通桥人还能经得起几次折腾?

---

其他阅读推荐:

大别山是无辜的

回老家看看

泼彩峨眉山艺术展

远去的605厂,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国王拟走“邪路”之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