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近日来,关于芯片芯片研制,各有说法,想起了60年前,中国人研制计算机时同样面临的二个方案,是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看看历史,会有新体会。
1956 年7 月,中国科学院为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组成了计算技术考察团。团长闵乃大,副团长王正,团员有:徐献瑜、范新弼、蒋士騛、夏培肃、吴几康、周寿宪、莫根生、严又光、孙肃,秘书何绍宗,翻译张伟、李象生、穆立立,共15 人。
1956 年9 月11 日,闵乃大、王正、何绍宗、张伟四人飞抵莫斯科,其余团员9 月底到达。12 月代表团成员分批回国,最后一批团员于12 月30 日返回北京,新华社作了报道。
1956 年,正是中苏“蜜月期”,闵乃大团长同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所列别捷夫所长、潘诺夫和姆亨副所长多次座谈,就研究所方向任务、重点研究课题、研究室建设、组织机构、业务管理等问题,以及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人员培训等问题逐项讨论。列别捷夫对中方规划提出了十分具体的、长达九十多页的建议书,还赠送了一些新研究的样品和技术报告。建议书包括研究室的建制、方向、任务,科研思路和措施,人员数量和比例,实验室面积及仪器配备,其中建议中国的计算技术研究所要设立八个部门。
在最后一次座谈会上,列别捷夫院士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1. 建立上百人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
2. 干部培养,五年到十年以后,计算数学专业每年要有200到300 个毕业生,计算机制造专业每年要有500 到600 个毕业生。
列别捷夫总结:可分三步走,先向中国提供尚未命名的新型计算机,培养使用和制造的干部;之后使用苏联材料自行装配新机器;再用中国自产材料来设计自己的机器,工作要有创造精神并自力更生。
面对中国“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的研制计算机规划,苏方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在苏联专门成立一个中国的数字计算机研究室,由中国派15 至20 人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设计一架中型的数字计算机。
方案二:由中国在国内自己设计计算机,苏联可派部分专家短期来中国指导,所缺的材料和仪器可向苏联订购,中国要提前派出相应人员到苏联学习。
苏方认为在我国研制计算机条件不成熟,到他们那儿手把手地教,更有把握。
中方代表团的多数成员认为应采用第二个方案。在国内自行发展,虽然遇到的问题会多一些,但是可以较快地培养大批专业人员,同时可以全面建立自己的生产与科研体系。“虽然要多花些外汇,但从全面来考虑还是值得的。”
选择第二个方案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决定,不仅大大提高了自信心,还节省了回国后重新启动研究机制的时间。最终按期实现了自行试制计算机的目标。
张效祥曾多次向代表团和国内提出看法,力主第二方案,“这对国内计算机力量的成长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架中型数字计算机来说都是最有利的”。
我国要建立计算机学科,而不只是造出一台机器,只有在国内进行,才能通过研制机器建立和培植我们自己的科研、工业生产、应用和管理的基地和队伍,以至得到全社会各种有关工业对计算机事业的配合,并利于争取国家和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事业的支持。归根结底是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基础才能发展。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计算机发展,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原载《溯源中国计算机》
题图照片:1958 年10 月19 日, 吴几康( 右)
和张效祥(左)陪同参与指导104计算机的苏联专家米里尼柯夫游览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