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部分高校1956—1965 年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入学人数说明

 

 

清华大学

1 9 5 6 年2 月2 5日,清华向高等教育部上报增设新专业和1956 年的招生计划,其中包括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电子计算机)专业。3 月31 日高等教育部(56) 工曾字682号文件正式批复:“电子计算机专业:同意你校提前于今年设置。”

清华收到批件后,在无线电工程系增设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电子计算机)专业,由凌瑞骥负责筹建,其中当年全国统招新生组成计11、计12 两班(实际65 人,1962 年毕业),从电机系、动力系、机械系抽调学生转入电子计算机专业,组成计01 和计09 班,四年级学生由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电机系抽调组成计7 班,组成四个年级共六个班,近两百名学生。

1957年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班(计七)毕业合影

 

北京大学

1955 年,北京大学的徐献瑜教授作为电子计算机这个新学科的开拓人着手筹组计算数学教研室,1956 年建立了全国高等院校的第一个计算数学教研室。徐献瑜任主任,胡祖炽、吴文达和董铁宝等一起组织教学和研究活动,之后出任主任的有胡祖炽、应隆安、滕震寰、徐树方。

1956 年,北京大学首次向全国招收六年制计算数学专业学生45 人,组成“计算56”班,之前入学的数学系54 级、55级学生升三年级时自愿选择专业。是年11 月“全校各系、教研室领导名册”,徐献瑜为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

1956 年12 月20 日,北大为三、四年级开设专门化选修课的项目及分配的学生人数文档:“数学力学系、四年级、计算数学专门化,31 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5 年下半年,学校从1951 年入学的电机系陀螺仪器专业的学生中挑选了徐则琨、李学诗、李性存、刘筱加上机械制造系董文存共五人,作为师资研究生,为开办计算机专业做准备。

1956 年2 月,哈工大创办计算机专业时,未聘请到苏联专家,由青年教师吴忠明、李仲荣挑大梁筹建。1958 年,哈工大计算数学专业成立,开设了数理方程、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十门课程,创始人是章绵教授和储钟武教授。三年后,计算数学专业停办,计算数学教研室后来改为计算室,1974 年,恢复计算数学专业。

1956 年9 月,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组建651 班,招收赵枋、刘曙阳等36 名学生。1958 年,调入56 级自控专业王福梓、孙裕等20 人,1961年毕业共58 人。

1958 年,从电机系等1955 级的学生中,调转一个班成为计算机专业四年级,1960 年成为哈工大计算机专业首届毕业班,其中有:陈正清、杨春华、钟国桓、孙业经、于永顺、蒋丁昌、张继泰、赵锡腾、钟致仁、杨欢荣、刘延武、刘明业。

1958 年,计算数学专业组建5611 班,有冯祥棣等学生七名。57 级计算数学专业5711 班,即“师资训练班”,学生有蔡跃祖等21 人。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1956 年10 月,“成电”院长吴立人授权许德纪教授组建电子自动化设备系,含“解算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两专业,江明德、刘锦德、周锡令三名成员参与解算装置专业筹建,年8 月成电在电子自动化系下设解算装置专业组,代号401,负责人刘锦德。

1960 年401 教研室主任张志浩,副主任刘锦德、周锡令分管模拟和数字两个组,增添火箭专用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由六系区亦勤开设。从6319 班抽调学生王正智、袁宏春、熊光泽、左家祥、郭宗桂到教研室。

1956 年入学调整后的6319 班24 人为计算机(解算装置)专业第一班:陈新铎、邓晋强、甘信莹、黄贤栋、黄元庆、黄贞蕴、敬万钧、李盛碧、李玉新、李云林、李智渊、刘大贞、刘继明、骆成熙、彭戴华、吴洁、杨大健、杨国纬、叶海龙、余希纯、禹华甫、曾荣森、曾贤麟、张有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大计算机专业1958 年创建,当年本科招生86 人,1959 年72 人,随后各届二三十人,至1965 年7 届共招306 人。1961 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停招。

1961 年,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拆分,5 月20 日,电子计算机专业调至自动化系。1964 年6 月30 日,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调到无线电电子学系,简称六系六专业。1966 年恢复为电子计算机专业,1982 年成立计算机系。

1966 年,数学系辖统计运筹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后者包括物理数学专门组和计算数学专门组,1972 年恢复计算数学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学院)

1958 年11 月18 日,京工仪器系副主任马志清宣布,原指挥仪专业12542、12551 两个班,以及从原光学专业8552 班调入12551 班的17 位同学从19 日起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

1960 年2 月,京工自动控制系成立,计算机专业归属于该系称为221 教研室,教师21 人、职工8 人。

1980 年7 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发展为计算机和软件两个学院。1959年,从四年级调整学生22 人,转为解算装置专业首批毕业班(1960年毕业),抽调1956 年入学的50 人组成61 届,抽调1957 年入学的51 人组成62 届,1958 年首次招收2 个班52 人,组成63 届,以上均为五年制。

1958 至1965 年专业招生405 人,1960 年起共毕业337 人(1962年停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1958 年11 月,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对教育部的批示,北航建立航空解算装置专业,设在航空自动控制系,系主任文传源、副主任林士锷,陈望梅任解算装置教研室主任,陈望梅老师带领18 名留校的青年教师,其中有1958 届军械专业毕业生周伯生、王仁庆;从1959届学生中提前抽调陈忠、胡建平、程代杰、陈枢、王应坤、王钧、闫志欣、朱中兴、李伟琴、肖明光、崔家麟、王本颜、李秀春、

张志诚和卢淑娴。加盟计算机教研室的还有蒋士副教授和陈真讲师。蒋士

从美国留学归来先入北航任教,1956 年被中科院聘为计算所筹备委员会委员,借调到计算所工作多年。

1959 年,从四年级调整学生22 人,转为解算装置专业首批毕业班(1960年毕业),抽调1956 年入学的50 人组成61 届,抽调1957 年入学的51 人组成62 届,1958 年首次招收2 个班52 人,组成63 届,以上均为五年制。

1958 至1965 年专业招生405 人,1960 年起共毕业337 人(1962年停招)。

1970 年,航空解算装置专业更名电子计算机专业,陈望梅任教研室主任,围绕计算机硬件开展工作,并入无线电系。

1975 年6 月,成立程序设计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周孝宽、副主任周伯生,当年招收第一届软件专业80 名学生。

1978 年,北航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胡孝宣任系党委书记、代系主任,下设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葛本修、周伯生、王以德、戴紫刚分任各教研室主任;硬件实验室主任田子钧、软件实验室主任杨文龙。

 

上海交通大学

1956 年夏,上海交通大学奉教育部之命调出15 名电机、电器专业三年级学生转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暑假后,交通大学另派五人参加中科院主办的第一届计算机训练班,这批学员学成后全部转到西安交大工作。

1957 年4 月17 日高教部批准交通大学(西安)增设电子计算机专业。1958 年10 月27 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建立16 个重点科学研究所,并规定其中的计算技术研究所由交通大学主办。上海紧跟北京、哈尔滨、西安成为计算机发展重镇。

1958 年11 月,高教部批准上海交大重建无线电系,下设计算机、自动控制、无线电(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专业的前身)三个专业。胡也担任交通大学新建无线电系总支书记,张钟俊教授任系主任,张吉锋任计算机专业负责人。  

从西安交大的发电、电机和上海交大的船电、电力机车等专业高年级抽调部分学生任预备教师,并把他们派往西安交大、清华、哈工大、中科院计算所、成电进修。

从电气类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中抽两个班的学生为计算机和自控专业的第一届学生,班级代号为10161 班(计算机专业)、10261 班(自动控制专业),每班30 人左右,于1959 年9 月去西安交大无线电系借读。

1960 年2 月去西安借读的师生全部回到上海继续教学和科研工作,并筹建实验室和研究室。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58 年11 月,哈军工901 舰用电子计算机项目顺利完成,奉命赴京汇报展览,海军工程系副主任慈云桂在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人才问题。

陈赓明确指示,人力不够,靠自己培养,学校就是培养人的,机器研制出来,人也要培养出来。你们回去,立刻成立计算机专业(学科),学员来源就在北京解决,马上写报告,找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审批。

那时,海军招收了一批高中毕业生入伍,正在烟台刘公岛劳动锻炼,1959 年2 月,他们调往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计算机专业,为59 级学员。

901 计算机工程组回到学院后,立即抽调教员组建实验室,由胡守仁负责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59 级学员入校后到计算机工厂参加研制实践,4 月补习文化课,经考试合格后入本科学习。

1960 年2 月,海军工程系电子计算机教研室成立,代号306研究室。

1960 年7 月,从地方大学抽调50 名二年级学生到海军工程系插班,组成电子计算机专业58 级学员班。

1960 年8 月,海军系从57 级抽调13 名四年级学员,在二科组成57-323 班、即数字指挥仪班,成为哈军工计算机专业的第一个毕业班。

二科另有57-321 班为火炮专业班,57-322 班为机电指挥仪专业班,一年后调整到海军工程学院。

1961 年2 月19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哈军工各系的电子工程专业集中组建新系。8 月8 日,电子工程系(四系)正式成立,下设军用计算机教研室,代号404 教研室,下属实验室。胡守仁(后为主任)、 陈亚希为教研室副主任,顾贤为协理员,实验室主任为周堤基。早期教员有张德芳、王风学、孙毅君、周风武、王鸿武、林凌海、杨振濂、张俊科等。

海军工程系(三系)也将901 计算机研制组扩大为海军导弹指挥仪系统教研室,代号304 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俞克曜、副主任柳克俊、宫德荣,协理员周跃南。

1966 年3 月29 日,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签发(66)科8 字189 号命令,任命慈云桂为电子计算机系主任。

1966 年4 月1 日,师生四百余人在一号楼小礼堂集会,正式宣布成立计算机系(六系),系主任为慈云桂教授,下设计算机教研室和计算研究室。哈军工各系的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和408 计算机研究室合并为六系,系党委书记张景华、系副主任夏常平、俞克曜、胡守仁、董玮。六系下辖五个学员队,一个研究室、一个教研室(含实验室)。研究室主任俞克曜(兼),协理员李景春;俞咸宜、柳克俊、刘德祯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陈亚希,协理员宫德荣。全系教职工158 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6 人, 教授慈云桂、副教授柳克俊,讲师8人、助教90 人,技术员、实验员36 人,进修与协作人员155 人。

笔者有幸参加了六系成立仪式,在场聆听学院领导宣布决定。当日适逢学院更名“哈尔滨工程学院”,全体转业退出现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军事电信工程学院)

1959 年6 月,拟定自动控制系设置弹道式导弹控制、飞航式和地对空导弹控制、无线电遥远测量、导弹系统与专用电子计算机四个专业,专业序号一至四。

1959 年9 月,自动控制系(新三系)正式成立,系主任:闵长生,政委:李导,一、二、四专业学员各120 名。三系各专业按六年制本科培养。

电子计算机专业方向是模拟机与数字机并重,重点是导弹控制系统专用计算机研究与设计。四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有自动调节原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方法、程序设计、逻辑设计,总学时3726 小时。教学规划需教员140 余名,当时只有周光耀、张汶、杜廉石、徐益缄、陈怀琛、王正光等专业教员和少量见习教员及实验员。

学院派出杜廉石、李云亭等26 名教员及从高年级学员,赴五院和哈军工培训专业教员。1960 年春,从二、四系三年级学员中选拔90 名优等生,组成自动控制系四专业的四年级班:561,562,563,564,其中一、二专业各30 人,三、四专业各15 人。 

本文摘录自徐祖哲《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三联书店出版)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陆续公布该书节略,欢迎关注。

微信号:jsj_195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