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前言:1958年8月1日,在中科院计算所,103工程组完成了这台电子计算机的调试,从此中国有了电子计算机。为了纪念六十年来几代人的前仆后继,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将在7月下旬陆续上传有关回忆文章。   


       60年前,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调试成功,开创了中国的计算机事业,60年过去,当年自制的计算机早已悄然退役,无影无踪。

 

   1985年6月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张梓昌被推选为副理事长(右三)

   张梓昌先生(2010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张梓昌先生

       张梓昌先生在航天二院的住宅楼。

        1957年11月下旬,通信兵部主任王诤将军派出8人去中科院计算所筹备处支援筹建工作,指定张梓昌参加M-3任务,其他人服从计算所统一安排。

         2010年春节,笔者第一次见到身着40年前的蓝涤卡制服的张梓昌先生,5月12日,我和张梓昌先生谈话时,张先生对103机组的合影照片报出了一个又一个名字,对没能说出名字的人,他深情地说:“这几位同志我都认识,都很熟,几十个单位,来来往往的,就是一下想不起他们的名字了。”是啊,近90岁的老人,50年的记忆,他们是计算机事业的开路先锋,有这样辉煌经历的人可不多啊!103计算机的第一张照片是在调机成功的第一天拍摄的,只要讲到中国计算机的历史,都会列举这张照片。

       103计算机是中国的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58年8月1日完成四条指令的运行表演,称为“八一型”。组长莫根生另有任务调出,张梓昌提出以完成“正确性”调整来“献礼”,以后再解决“可靠性”和实用的问题,指令调测也算反映了计算机的逻辑能力。

        这台计算机投入使用,是在一年后的1959年8月。表演程序太短,当然没有实用价值,可总算体现了一台计算机的基本要素,标志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号称“八一机”的第一台103机,1966年还在中科院计算所运行。103机和不久后完成的104机,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82个题目,包含气象、水坝、交通、建筑、桥梁、冶金、机械、石油、航空、原子能等诸多方面。

        日出日落,开机关机,多少次春夏秋冬的循环,电子管、晶体管,先后退役,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已经远去,变身文字的回忆也仅是只言片语,新一代电脑中畅通无阻的脉冲还在铭记着先驱们的功绩。

        张梓昌先生静悄悄的走了,他拍摄的照片和回忆文字永远留了下来,我们大家都要记住有这样一位实干和讲实话的前辈。

   《溯源中国计算机》的封面,加入了张梓昌先生的照片,这是中国计算机辉煌的一页。


张梓昌,1921年10月3日出生于江苏崇明,194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44年毕业于内迁重庆的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到北京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后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历任技术员、研究所室主任,计算处工程师,第五设计部主任,测控公司总工程师。1963年参军,授中校军衔,1965年任706所所长,1979年晋升研究员、技术三级,1983年,当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1989年退休,2013年9月21日去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