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科技和产业的进步,也是一场观念革命,展现出的是工业产品,真正表达出的是隐身在后面的设计能力、工艺规范和现代管理的进步。我国计算机工业就是在这种充满创造精神和热情、但也有失误的情况下起步和逐步成长起来的。真正需要的实力是计算机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也就是产业创新力。

1960 年,经历两年“大跃进”后,包括军用飞机在内的工业产品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飞机制造厂只管生产,但是不能起飞一架,不能出厂交付部队,主持军委工作的贺龙元帅下令全国军事工业整顿产品质量。《中国计算机工业概览》认为“计算机的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原因是赶进度的“浮夸风”和缺乏生产经验,最大的问题在电子器件的质量和精密机械加工达不到要求,导致计算机的稳定性低,最长稳定运行时间不到8小时。在技术因素方面的教训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738 厂很快就传达了文件,计算机停产整顿。从10 月份起停止对外供货,明确要求“推倒重来”、“从头开始”。103 计算机的电路设计整顿用时一年,效果明显。国家对于计算机的生产质量一直十分慎重,就是在1958 年“大跃进”的浮夸时期,科学院和二机部在任务规划中仍然保持了科学态度。

104 机模仿的是相对成熟的苏联БЭCM机,因此没有成为质量整顿的对象;而103计算机的样机苏联产M-3 机因属试制产品,存在较多的设计问题,中国有了计算机的消息传出,电子计算机和中科院计算所名声大振。科研、设计部门和高校,纷纷向国家科委、四机部要求尽快提供计算机,研制新的更强的计算机的呼声也很高。压力之下,738 厂只得加速生产,没有时间去解决存在问题,适逢1958 年,科学和政治的冲撞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104 计算机的定价是200 万元,维护费用也高。用户特别看好仅仅25 万元的103 机,只相当于400 位大学毕业生的年工资。

738 厂在1959、1960 两年生产的103 机,出厂执行的是一种低标准:工厂只保证103 机插件和整机接线装配正确,电源用仿真负荷检查,机柜未在接通电源情况下测试,一切运行的技术问题都由用户自行处理。当时以“科研样机”的名目让装配好的计算机直接出厂,用户迫不及待地认为能够胜任机器调试,可以边学习,边熟悉,边操作。用户兴高采烈地把103 计算机搬回去,有的单位装机半年甚至一年都还不能运行,能够勉强运行的机器也越来越不稳定。在装修一新的机房里,身着白大褂,脚踏软底拖鞋的操作人员感到了压力,急等计算的课题也都没有着落。

一些用户束手无策之时,另一些更着急的单位,却想“平地起高楼”,制定了自主开发计算机的研制计划,许多单位以能够自制计算机为荣。翻阅一些单位30 周年、50 周年的“纪念册”,都有自己动手研制和调试计算机的经历,踌躇满志创业,“不是已经开始制造计算机,就是在参观计算机的路上”。几家自主开发计算机的大学和研究所虽然得到技术资料和图纸,但是受到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研制出来的计算机,有的装配好后只能运行一次,有的干脆就不能运行,哪怕几分钟都不行,又一次表现出“形似神不似”。从北到南,几乎所有动手自制计算机的单位,都开始了质量整顿。冶金工业部的计算机专家漆永新说,1960年考入兰州大学,在物理楼的顶楼第一次见到了电子计算机,“那是1958 年‘大跃进’年代的创造,管子、底板和接线已经残缺不全,一具‘研究恐龙’的骨架犹存”。清华大学911 机、复旦大学602 机,北京电力设计院研发的电子管计算机都坚持下来,精心设计、严格工艺,甚至重新组装,终获成功,运行良好。“出厂的计算机要让用户能够使用”成为738 厂停产整顿应达到的要求。重新制订了103 机出厂标准,如试算15 阶矩阵方程,稳定连续工作24 小时等等。

738 厂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了质量问题:氧化铜电路的设计与器件质量;触发器电路翻转不可靠;对全机电路的电位链进行校核。成批投产103 机时, 按照原图纸使用了氧化铜。建筑科学院、铁道科学研究院等装机使用三四个月之后问题出现,氧化铜元件每隔几天就要更换。经过反复测试,发现苏联原型计算机的设计差错,因为使用氧化铜的串联数量不够,器件分担的反向电压过大,负荷过大造成元件性能失效。738 厂使用国产锗二极管新产品替代氧化铜,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铁道科学研究院李泮林副院长访苏时,用自己的30 卢布零用钱买回苏制二极管,交给计算机研究室替换氧化铜。磁鼓读出放大器、电位链漂移等信号问题和脉冲有效宽度陆续解决。当年的技术人员认为738 厂生产的磁鼓其实没有问题,1959 到1960 年出厂17台103 机,除去送到计算所的第一台样机所配磁鼓有技术问题之外,其余产品都能正常使用,配套磁鼓的加工精度和表面镀膜的工艺都达合格标准。整顿,使技术人员静心解决质量问题,每一项问题的解决,当年都要付出多少个日日夜夜。获得每一次成绩,都使他们欢欣鼓舞,然后转身投入下一个问题。

738 厂原三科人员,左起:孙强南、任公越、高兆庆、闫天民。


质量整顿,让“调试”成为一道正规工序,这是计算机生产的一项重大改进,计算机的研制、生产经验和管理流程,经过了整整一代人才一点点积累起来。计算机的生产力量逐步增强,厂部调过来四名大学生:孙强南、阎天民、王方定、张树梧,还有机动科的董俊清和北京大学数学系应届毕业生何锡荣。

夏纪寅是清华大学1957 年首届计算机“计7 班”毕业生,上海人,计算机训练班一期学员。仿制103机时,他是三科的技术员,1959 年上半年,夏纪寅发现磁鼓读出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信号互相干扰,磁鼓存储器的标志脉冲计数器翻转也不可靠,找到了原因,就此攻克了磁鼓的质量关。

计算机的重要电路——阴极跟随器存在电平漂移,通过数值控制,确定误差等级,保证了整机质量,还有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逐个得到解决。

日出日落,开机关机,多少次春夏秋冬的循环,电子管、晶体管,先后退役,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已经远去,变身文字的回忆也仅是只言片语,新一代电脑中畅通无阻的脉冲还在铭记着先驱们的功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