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文章第122篇

在研制计算机的同时,中科院计算所、高等院校和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计算机动态”、计算机图书、刊物和辞典。技术情报和技术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科研工作,图书刊物是科研工作的总结,又是下一代项目的前期依据,记载了国内外计算机科技发展过程。

数以千计的编辑人员为了这些刊物、辞典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计算机学刊中科院计算所筹委会创办了《电子计算机动态》,筹委会副主任王正为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期至1980 年)。

                这是创刊号之后的一期

1958 年12 月1 日《电子计算机动态》创刊号出版,16 开本,53 页,印数2000 册,定价0.3 元,是中国第一份计算机技术刊物。《动态》发刊词说,在苏美等国,电子计算机制造已成独立工业部门,应用广泛,“八一型”(103)计算机和其他专用机的制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计算技术学科。出版一份以译述为主的一般性学术性和情报性刊物,介绍国外的计算机研制和发展动态,以便借鉴经验,识其动向,以利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动态》创刊号有13 篇文章,有宏观发展介绍,也有具体技术描述,短文千余字,长篇三五千字,另有10 余篇简讯,有新型计算机的产品介绍,也有英美计算机数量和订货量的市场情况。有的材料是有针对性的,两页篇幅的《计算机在军舰上的应用》,应与找上门来协作的哈军工901 研制组有关。

1959 年5 月,《电子计算机动态》由计算所与中科院情报研究所合办,发行工作也由情报所负责。

1960 年5 月,中科院计算所筹备的首届“全国计算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于1961 年12 月在汕头召开;第三届于1963 年10月在西安召开;第四届于1965 年8 月在哈尔滨召开。名为电子计算机学会第五次“年会”的交流活动,1979 年12月在昆明召开。

1964 年12 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次全国电子计算机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以下简称《选集》),由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编辑,《选集》内容覆盖之广令人震惊。

康鹏先生收藏的《第三次全国电子计算机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这些文字与出版物,保留了一代科技人员的工作成果,成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和他们毕生努力的见证。

1965 年8 月,复旦大学徐研人(左)、张开明、罗文比(右)赴哈尔滨市,代表该校首次参加全国第四次计算机学术会议(654 会议),途经北京留影

第三届“交流会”收到各类有关计算机的论文132 篇,论文选集收入体系设计与逻辑设计,整机与逻辑线路,内存储器,外部设备,电源与通风散热,元件与线路,工艺、测试与测试设备等七个部分的72 篇论文,约100 万字,印刷1500册,每册8.9 元。

在《选集》中,高庆狮和沈绪榜两人分别撰写或合作的论文五篇,慈云桂撰写和与陈福接等合作论文三篇。清华、北大、哈军工、哈工大、西安交大、中科院计算所、十五所等单位的教师与技术人员都有论文发表。

江学国、汪家云的《一台实时计算机中的程序中断系统》,胡守仁的《不还原法直接开平方的串联运算器》,虞浦帆的《非接触记录法高鉴别力磁头头形的探讨》等论文都是实际工作的成绩和克服诸多困难的收获与总结。

作为列席代表的康鹏,提交的《隔离—阻塞式它激间歇振荡器》和与周堤基合作的《推拉式双稳电路研究》两篇论文,在441-B 晶体管计算机研制中发挥重大作用,受到吴几康等科学家的重视和鼓励,给到会代表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文革”中,交流时断时续,软件、微机和网络技术交流活动,更受关注。

1970 年,四机部在西安召开108 乙机软件推广应用会议。

1977 年4 月,全国首次微型机专业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1980 年12 月,全国第一次中小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编印计算机刊物也提上了日程,刊物的类别和发行量就体现了产业的规模。

1964 年,《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创刊,主编陈崇连,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编辑出版,发行量4000—5000 册。

如今想在《计算机学报》上发表文章,至少要排队多时。

1978 年,《计算机学报》创刊,主编夏培肃,副主编,王湘浩、金兰、董韫美,由中科院计算所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量10000 册。其他还有华北计算所的《计算机技术》,四机部六所的《电子技术应用》,航天部计算中心等单位的《计算机工程应用与设计》,华东计算所的《计算机工程》、《抗恶劳环境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译文》等。专业文献如一扇扇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计算机科学的全球动态。

上海有线电厂早已调整,只有这些文件记忆着往日的进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