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北京、武汉,后人的思念(图片补充版)
据说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等许多家庭都保存有5代长辈的照片(画像),生平、功绩文字和物件。而我家做过乡村小学校长的的祖父,于1918年病逝,却没有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片纸只字,只有曾经声名显赫的几个学生姓名。
近年来,随着口述历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开始记录长辈的经历和种种家事,有条件的人,还一路向前探寻几百年前先辈的事迹和家族的迁徙史,一度被销毁、抛弃的家族谱志,又开始恢复与修订。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兴起,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历史也成为热门学科。越来越多的学生、创业前辈的家人,也在关注计算机的历史。
前几天李毅先生给我留言询问他的父亲李玉珍是否在738厂工作过?以前他只知父亲在北京的电子工厂工作,后来调到武汉雷达学院。2022年12月,李玉珍先生不幸去世,单位的讣告具体写到他曾在738厂工作。于是他上网搜寻,找到了研发150机的文章,其中738厂派赴北大的队伍里边,软件人员有李玉珍,这是1969年的事啊!
738厂(北京有线电厂),现兆维集团。
北京大学在昌平的200号,研发150计算机的基地。
他向我询问,想证实这是否就是他的父亲,因为重名人也是有的。我询问了150机技术负责人,也是150机文章作者孙强南先生,他记得的确有李玉珍,当时刚分配到738厂不久,开始软件工作量不大,在向北京大学派出的36人中,只安排了两位软件人员,其中一位就是李玉珍。
孙先生说:1969年底开始的150工程规模很大,一个记录名单就有209人,共分5个排,李玉珍在三排“管理程序班”,一共8个人,北大4人,石油地质3人,738厂就他自己。一位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毕业生是管理程序的班长;北大的知名教师,曾经留学苏联的研究生杨芙清女士是副班长,她后来成为院士。150机的程序有管理程序、符号程序、语言程序,还有地震数据处理程序、输入输出等。李玉珍负责编制管理程序,150机的多道管理程序做得很好,多道程序那时刚刚兴起,是一种新工作方式,他编制的效果很好,李玉珍工作很努力,及时圆满完成了任务。1972年完成全机联调。
北大虽然是名校,工作条件并没有738厂好!大概不光因为是在本市,所以不执行全国统一的出差补助;就连每日晚上加班的夜餐,也是没有的,可是150机工程,200大楼每天晚上大家都是灯火通明的继续在工作。孙先生说,在738厂每到23点,食堂就送夜餐到车间,所有加班的人同享,就是简单的面汤、包子,也是给大家补充的一分热量。150工程每日晚上加班,是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补休的,但是让人天天饿肚子干活,持续二三年,就是主管者的责任了。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北大批判的“资产阶级法权”?用到职工的肚子上了。
李玉珍先生
150机机房,1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规模庞大。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京10年,长城一游!
这个留影,可能是即将离开北京之前,给全家留下的一个念想。
这张照片,可能是在昌平区的北大200号?和图一同日拍摄?
150机的技术负责人孙强南先生。
李玉珍先生完工后回厂,不久后他调去了武汉。可以确定李玉珍的确参加了中国首台百万次150计算机的工作。在738厂也好,在北大也好,李毅先生非常高兴地确认了他父亲的这一段光荣经历。然而事情还没有完,他知道父亲是福州大学数力系1966年毕业生。当年,应届毕业生都留校参加“文革”,然后改造思想,下农场劳动锻炼一两年、两三年。而先生的夫人却清楚地记得,李玉珍当年是毕业就分配,立即赴京就职。于是我才知道了大历史中的一个小“特殊”,教育部门、电子部门对738厂,对计算机的生产和人员安排,应当是另眼看待的。
我与福建省计算机第一人康金昌先生熟悉,他就是福州大学的教授和首任系主任,向他询问,是否记得1966年数力系的李玉珍?回复很快到了:
“李玉珍是福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方法班)1966年毕业,莆田人,在班上担任生活委员,很踏实肯干的一个人,他们班上(入学)60周年,在福州聚会时,还见过一面。”
福州大学老校区,当年李玉珍先生学习地址。
福建省计算机第一人,福州大学康金章教授。
通过回忆李玉珍的经历,能够确认那一段动荡时期,他的人生轨迹。50多年了,738厂的构成已经解体,要能找到李玉珍曾经的同事,还会有更多的回忆。但是,终归他有幸参加到中国首台百万次的计算机工程,能够进入738厂、进入北京大学,是值得家族与后人为之记忆的一份荣耀。!
值此非常时期,对李玉珍先生不幸去世,表示深切地哀悼!他的人生已经融入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进程,连接在150百万次计算机的基石之上。愿家属节哀!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