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要讲环境问题的话,我们可以怎么讲?

建筑大王 建筑大王 2020-02-11

2010年,tao 在国内本科毕业答辩的时候出了点状况。他讲完一通自己的毕业设计之后,下面的一排教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一位教授问:「你的这个设计,创新点在哪里?」tao 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没有创新点。」后来竟然成功毕业了,还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2013年,tao 在意大利研究生答辩,这回是跟 yoko 一起。又出状况了。讲完论文,超了差不多40分钟时。下面的一排教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一位教授问:「你们的这个研究,创新点在哪里?」带着似曾相识的感觉,tao 想了一下回答说:「没有创新点。」后来竟然也成功毕业了,还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

别小看我们!

……不对,是想说,我们,其实是很保守的人。

可是,刚毕业就搬到山里住,到现在已经住了5年多,这种人,能被称为保守吗?

能。如果你仔细跟我们聊一下,就会发现还是很保守的。比如,我们来山里的原因,不是「逃离城市」、「隐居」、「不与世事混淆」、「诗与远方」、「理想主义」等等,都不是,而是很简单现实的原因:山里房租便宜,环境又好,why not。别人问起来,我们都会说,我们其实是很欣赏城市的,没有城市,没有市场经济,没有网络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我们这样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现在的所谓「回归自然」的生活,不是历史的倒退,不是对现实的否定,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在全球化自由市场发展的最前端。(嘿!)

相比之下,山里这些老村民可比我们激进多了。提起城市,提起「现代生活」,提起米兰,他们简直完全无法忍受,甩头,左右甩,嘴恨不得撇到天上。我们在公交车站等车进城时候,只要碰到了老村民,就会被搭讪:「今天去哪个山啊?哦,是去城里啊?呵呵。」

那些学校里的教授,其实也比我们激进。记得有一次,我们跟一位米兰理工的老教授兼著名建筑师讨论正态分布曲线,我们说,陡一点呢,大家就趋同一点,平一点呢,大家就多元一点,对吧,所以呢……结果教授没等我们说完,愤然画了一条以 x 轴镜像的正 U 型曲线,即所有点在 y 轴上都是负值:「你们说什么呢?这根曲线应该这么画。我跟你们讲,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他妈烂的时代。」

你看是吧,我们跟这些人比起来,真的是很保守的。

我们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不走捷径。对看起来答案很明显的问题和大家口耳相传的「常识」,我们都要自己推理一遍。现在有网络,做这件事情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方便。这个过程始于纯粹的好奇,止于自然产生的结论…如果有的话。这个结论有时候会跟别人说的一样,有时候又不一样。创没创新,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

因此,思考方式虽然保守,但结果反而是完全开放的。

这样做,我们自己可以非常满足,而且非常安心,因为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保持完全诚实的状态,可以在一切不同的情境与人面前表现出完全一致的「自己」,没有任何社会面具带来的压力。

所以我们总是跟别人说,我们本人,才是我们的作品。一个个我们做出来的「作品」,只是在对自己打磨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

当我们意识到这样很好的时候,「这样很好,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这个问题几乎就会同时产生。

但对别人,我们有一条红线:绝不说教。

一方面,我们不可能代替别人思考,每个人都有完全不一样的成长背景和生活境况——甚至不同的生物构成(天生xx),谁知道呢。

另一方面,我们对「幸福」有一个无比简单的定义,即「全神贯注/全力以赴」(absolute engagement)。当你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有幸福。是的,就这么简单,跟你是做什么的,有没有钱,健不健康,有没有新鲜空气,都没有关系。如果一个人觉得不够幸福,只有可能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事情去做。

最后,我们坚信,真正的好东西,一定会以各种方式自动传播开来。

总之,我们只需要保持现状,「做好自己」,把各种东西尽可能完整的分享出来,让大家看到「这样也可以」,就够了。能否启发到别人,全靠缘分。

你看我们在公众号里写过的那些,除了自己的设计以外,其它的时候最多只是在跟大家说,面对一个你自以为熟悉和确定的事物,请再想想(think twice),而不会说,喂,你别这样,那样才好。

……因此!讲了这么多,是想说,综合「保守」和「自我」的这两个特点,以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这个客观事实,我们几乎是不可能去「搞环保」的。想都不会想。

最多就是「建筑大王爱自然」,把我们看到的自然之美分享给大家,告诉大家自然也是可爱的(can be loved?)。不可能是「建筑大王邀你爱自然」,更不可能是「建筑大王要你爱自然」。自然就像是一个公园,有人去,有人不去。

可是等等——也许你已经看出问题了:能把自然比作公园吗?好像不行啊,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自然里面,去不去都在里面。说起来都是 yoko 和 tao 住在自然里,但谁不是住在自然里呢?

或者可以说,所有的事物,无论你喜不喜欢,都是被自然紧紧绑在一起的。——更准确一点,是被地球绑在一起的。如果大地是一张床,大气是一条毯子,那么所有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见过的、没见过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就都是睡在同一张床上、同一条毯子下面的。

© nasa

你可能觉得地球很大,天空很远。但如果从你现在所在的地方往天上拉一条垂直的路(请抬头),用步行速度,只需要6-7个小时,就可以钻出毯子,到达太空——当然,正常人,只需要走1.5小时左右,就窒息而死了。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就是垂直往上一个半小时步行距离的这条缝。而这条缝,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然」,或者「环境」。

© nasa

今年年初,我们看了一个 jane goodall 在网络公开课平台 masterclass 上的课。大家知道,她是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是她于1960年代在坦桑尼亚对黑猩猩的实地研究,才彻底改变了西方世界认为「人不是动物」的社会共识。我们之前对她和她的研究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在订阅了 masterclass 之后很长时间都没看她的课,觉得不就是那些事儿么,以至于决定看之前还相互问了一下:我们到底是看过还是没看过?

© hugo van lawick / national geographic

结果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她贯穿整个公开课的核心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她的研究,绝大部分,则是在讲环境保护: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为什么困难,你可以做什么,怎么做……看完了才发现,原来这个课的名字就叫《jane goodall 教环境保护》。

jane 的环境意识,是这样产生的:她先研究了黑猩猩——并不是因为喜欢黑猩猩、要研究黑猩猩才去研究黑猩猩,而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才去研究的。然后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它们跟人类有很多共同点,它们也有情感,它们也能跟人类产生交流。再然后,她得到了研究对象的信任,与它们成为了朋友。再再然后,她发现了黑猩猩用树枝插入蚁穴,取食白蚁。从此,人类再也不能通过「会使用工具」这个标准把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再再再然后,在1986年,一次因为她的研究成果而开展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有一个关于黑猩猩保育的研讨环节。在这个环节中,jane 看到了这些跟她朝夕相处了20多年的黑猩猩的家——森林——被摧毁,看到了它们被当作「野味」捕杀和交易,看到了黑猩猩妈妈被击毙、幼仔被卖给马戏团和动物园,还看到了医学实验室里秘密拍摄的影片中,研究员给黑猩猩植入各种病毒,用于人类疫苗的开发——正是 jane 的研究让医学界认为,黑猩猩是人类的表亲,用它们做实验,应该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jane 崩溃了。在那次会议之后,她决定不当科学家了,退出学术界,去当一名社会活动家(activist),保护黑猩猩,保护环境。

作为联合国和平使者,今年4月就要过85岁生日的 jane 每年有300多天都在旅行——去世界各地参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好像每年要去好几趟中国。

课程的最后,jane 说,每个个体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要马上行动起来——否则就来不及了。

上完《jane goodall 教环境保护》,一贯保守的我们,决定先去看一下环境到底怎么了:问题要严重到什么地步,才能促使一位85岁高龄的老奶奶一年到头都奔波在外啊……

结果,是问题先找到了我们。

先是新闻。我们基本上是不看新闻的,因为新闻里全是不好的事情(可能新闻联播不是)。但我们每天早上会听 bbc 音乐台的广播,这个台每半小时就会插播几条新闻。据我们观察,五条新闻,起码有三条跟谋杀/死人有关,剩下的两条,一条是脱欧,一条是天气。然而,从2019年开始,除了杀人和脱欧以外,有另一类新闻异军突起,比如:

- 澳洲出现史上最高温。

- 美国出现史上最低温。

- 2015、2016、2017、2018 四年,是人类有气象记载以来最热的四年。

- 英国小学生在老师支持下集体罢课,上街游行,抗议气候变化。

- 英国出现史上2月最高温。

然后是名字看起来十分中性的鸟类资料。为了搞鉴鸟爱鸟活动,我们在 BirdLife International——全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国际自然保育组织——的网站上,下到了一个2018年的年度报告,叫 State of World's Birds(全球鸟类状况)。

这个报告我们饿着肚子从头看到尾…因为设计的很好,是伦敦的 data design studios 做的平面及数据可视化设计。它表面是在讲鸟类的生存状况,但鸟类的生存状况,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联

后来实在是饿的不行了,tao 去做饭,做完发现 yoko 在电脑前面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就正式开始查资料了——你知道,我们很保守——所以尽量找原始资料,主要通过下面的这些地方:

- Science 杂志,我们从去年开始订的,可以看到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还可以看到历史档案。

- 联合国,可以看到对人居环境各个方面的报告和分析。

- OECD data(经济合作组织数据库),可以自助调出和排列组合各国经济发展相关的数据。

- World Bank(世界银行),有点像上面两者的结合,它还有一个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板块。

我们还看了几本讲自然历史的书,和一些纪录片,把对生命的认知从上下五千年推到了人类诞生的200万年前,再推到了地球诞生的45亿年前。

……

活了差不多32年,这是我们第一次以第三人称,像建筑师看建筑模型那样,了解了一下这个我们从未离开过,却从未注意过的「环境」。

到目前为止,首先,屡屡被认为「过于理性」的我们,被吓到了。

其次,如果要讲给别人听,我们不知道我们知不知道可以怎么讲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