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种逃避类型和3个行动的理由

建筑大王 建筑大王 2022-09-09

1. 
「知道」和「行动」是两回事

当我们理解了一件事情,我们就得到了知识。但知识本身无法导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改变的动机,并且这个动机强大到一定程度,我们才会改变。
这就是「知道-行动」心理学模型。
喜闻乐见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锻炼。即使我们都知道锻炼有益身心健康,但还是有很多人不锻炼,或者在应该要去锻炼的时候不去锻炼,或者锻炼过一阵子但后来就放弃了,等等。
不锻炼的人,可能是没有找到锻炼的动机,即使他们知道锻炼是好的。
在应该要去锻炼的时候,不去锻炼的人,应该是已经有锻炼动机的人。但就在要去锻炼的那个时刻,这个动机被其他更强大的东西打败了,比如懒惰、生病,或者是要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工作等等。
锻炼过但又放弃了的人,可能经历了一个锻炼的动机不断被其他东西冲击直至消失的过程。动机消失那一刻,他们就会彻底停止锻炼,虽然此时你如果问他们,锻炼好不好,他们还是会说,锻炼好。
以上这些,你们是不是都懂?
但 yoko 一直没懂,直到前两天看了这个「知道-行动」心理学模型。在此之前,她就没明白「知道」和「行动」之间,还有一个叫做「动机」的家伙。但她仔细一想,她也是有「动机」的,而且是一个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效的普适动机:
自洽(consistency)
yoko 对自洽有着超乎常人的追求。对于这样的人,当 ta 知道了一个新的信息,就不能再假装自己不知道了,而当这个新的信息需要 ta 做出行为上的调整才能重新回到自洽状态的时候,为了自洽,ta 必须做出调整,即行动。
因此,yoko 一度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明白了道理还不做出改变,她甚至特别认真的问过 tao,认为「因为动物不希望受到伤害就不应该伤害动物」的伦理学家是不是都不吃肉?
tao 说不是。
这个回答一点都没让 yoko 意外,她也知道,不自洽才是常态。
因为,对于一个务实的人,自洽可能没什么用,有时甚至会阻碍自己实现短期目标。更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天生是自洽的,换句话说,自洽很累。
像自洽这种可以将「知道」和「行动」在一切情况下捆绑起来的动机,虽然强大而稳定,但却一直是少数人的选择。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知道」和「行动」之间,是被各自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激发出来的,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的「动机」。
同一个「知道」和同一个「行动」之间,有各式各样的「动机」。
让一百个知道锻炼有益身心健康的人真的去锻炼的动机,可能有一千种。

2. 
11种喜闻乐见的逃避环境问题的类型

借助「知道-行动」心理模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环境问题有不同的反应。
粗略分,有三种:1)不知道;2)知道了,不行动;3)知道了,行动。

前两种,就是我们常说的逃避现实的人。基于我们自己的体验和从书上看到的,我们发现有起码11种类型:

1. 耳边风型:知道了,又不知道了。
2. 破罐子破摔型:人类活该,都去死吧。
3. 宿命型: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我能怎么办。
4. 灾难美学型:哇哦,all-mighty nature(自然的力量好伟岸)!
5. 自我安慰型:人这么聪明,肯定可以发明黑科技搞定一切(去别的星球和进化成新型生物是常见的两种展望)。
6. 经济头脑型:赚够了钱才能抵抗灾难,我要赶紧赚钱。
7. 实用理性型:每天好多事情要忙,没时间管这个。
8. 管好自己型:自己尽量减排减塑,但不管别人的闲事(不推动更大范围的改变)。
9. 一阵一阵型:认真了解、行动过,但因为各种原因,后来远离了这个事情。
10. 害怕型:我不听,我不听。

11. 职业分工型:这个事有专门的人管,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我们的朋友里面,这11种人,一种不落,全都有。
欢迎各位对号入座,找不到座位的朋友,请一定给我们留言。

3. 
建筑大王要怎么做

从今年二月到现在的7个月里,我们读了很多数据和报告和文章,看了一些书和纪录片,四月在上海问了102个关于环境的问题,八月在长沙问了121个关于环境的问题,同时还搞了一次名为「再想想,以及不再想想会怎样」的讲座。

▵ 问这些问题是自然的吗?@三明治灵感商店//上海 (图: rivers)

▵ 问这些问题是自然的吗?@之间//长沙 (图: corner)

▵ 再想想,以及不再想想会怎样 @之间//长沙 (图: snowark)

现在,我们总算是建立了对环境问题的框架性认知。接着,我们打算把嚼了个把月的东西,吐出来。

我们希望把环境问题中的关键议题,以有组织的、通俗易懂的,甚至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利用一切机会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看。做到这些,我们也只是给读者/听众开了一个或大或小的「知道」的头。
我们好像还可以拉着读者/听众,从这个头,一直往下走。当路走到头的时候,他们会「知道」我们知道的一切。
所以我们有信心让不知道的人知道,让知道一点的人知道更多,让知道一面的人知道全面。
我们祈祷,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产生「动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思维方式(脑回路)、文化背景、观念,以及生存状态,我们很难知道什么样的动机可以促使别人行动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熟悉的人,甚至我们自己都搞不定。
自洽,倒是一个可以让所有人直面环境问题的动机。但前提是你要追求自洽。—— oh no,出问题了,我们怎么知道哪些动机能分别使得小明、小红,和大黄产生追求自洽的动机呢?
同理,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动机能分别使得小明、小红,和大黄产生直面环境问题的动机。
但很不幸,环境问题是一场覆盖面巨大、负面影响巨大、以及迫在眉睫的危机。如果更多的人可以行动起来,我们就可以以更小的代价渡过这次危机。
唉,不是,还是说实话吧,如果更多的人可以行动起来,我们得以继续生存在地球上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所以,我们只能努力让各位「知道」,并期待各位找到「动机」,从而做出「改变」。

4. 
附赠3个喜闻乐见的「动机」

a. 为了人类的尊严

为了人类的尊严,我们不接受人类把自己弄死这个结局。
你看恐龙脑子那么小,也不会语言,也没有抽象思维,也不会搞设计,连它们,都是被小行星弄死的。而具备整个太阳系最高智慧水平的人类,居然差不多要被自己弄死了!?
跳出来问一句,亲爱的读者,你能感受到地球的珍贵吗?
从宇宙诞生之初到现在的137亿年间,在我们目前可以知晓的浩瀚空间中,只有地球,发展出了多样的生命。这意味着,只有当地球、太阳、以及其他所有星球,全部都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的事情,才会有今日地球之面貌。
我们习以为常的感受、情绪、意识、思考,在地球以外的地方,完全不存在。那些地方,只有纯粹物质间的物理化学变化。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太阳系里其他星球的历史,你就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地球孕育生命这件事有多难得。
就拿大家熟悉的火星来举例吧。40亿年前,年仅6亿年的年轻火星上也是有海洋的哦。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内核,可是因为火星体积比地球小很多,它的内核很快就冷却了。内核一冷却,由它产生的火星磁场也随之消失。没了磁场的火星无法抵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加上火星的引力也小,于是,火星慢慢的失去了它的大气层。气压越小,水就越容易蒸发。因此,越来越多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到了正在消失的大气层里。后来,水就全没了,大气层也所剩无几,火星就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你看,生命诚可贵绝对不是一句场面话。
再问:那你能进而感受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珍贵吗?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类的珍贵,跟地球的珍贵,跟大熊猫的珍贵,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是无数历史事件以唯一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且相继发生之后的唯一解。不用算都知道,人类、地球、大熊猫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再加上人类、地球、大熊猫都是唯一的,所以他们都极度珍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觉得人类特别悲壮。
我们运用自己珍贵的智慧和合作能力,大规模的消灭其他珍贵的物种,并不断破坏地球珍贵的承载生命的能力,最终很可能导致自身的消亡。这样一来,所有的珍贵都失去了。
你们真的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b. 为了孩子

我们预计,从2020往后,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将会改变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中老年人羡慕年轻人年轻的现象。
届时,中老年人将庆幸自己上了岁数,庆幸自己虽然蒙在鼓里无所作为但也总归过了好多年无忧无虑的日子,以及庆幸自己将在崩盘之前离开人世。但有一个前提——中老年人不被年轻人「楢山节考」。
反之,年轻人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开始羡慕中老年人的岁数。虽说现在意大利就有懒懒的年轻人羡慕这个,但他们动机不纯,他们羡慕的是上了岁数可以领养老金不用干活。但在那不远的将来,年轻人将纯粹的羡慕起中老年人的岁数,原因就跟中老年人庆幸自己上了岁数一样。
我们真心建议,将要长时间生活在2050年之后的人,请你们务必从现在开始,积累勇气。

▵ 你看2050年往后,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加快了很多。即使不知道上升1米2米具体意味着什么,你都可以知道,你的孩子将面临巨变。顺便一提,我们可能正走在浅灰和深灰之间的一条道上。(Historical sea level reconstruction and projections up to 2100 published in January 2017 by the U.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 for the Fourth 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

喂喂,现在能看这个建议的人,会是这些人的父母吧。
是哦,那先跟父母说两句。

地球系统中有一些具备临界点(tipping point)的因素,科学家称它们为,临界因素(tipping element)。当临界因素的改变达到临界点,就会使得地球系统发生大范围的、深刻的、不受控制的、不可逆的变化。

▵ Map of the most important tipping elements in the Earth System overlain on the Köppen climate classification. There are three groups of tipping elements: melting ice bodies, changing circulations of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and threatened large-scale ecosystems. Question marks indicate systems whose status as tipping elements is particularly uncertain. Source: PIK, 2017.

临界因素有三种类型:1)冰的融化;2)气/洋流的改变;3)受威胁的生态系统。
我们这次只说冰。
冰是浅色的。相比深色的海洋和陆地,被冰覆盖的浅色地表可以反射更多太阳光。由于全球升温,以及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其他地区的四倍,冰不断融化。本来被冰覆盖的浅色地表变成了海洋、冻土,和岩石这样的深色地表。深色地表吸收了更多阳光,加速周围冰面的融化。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加速。
正是这个被称为冰反射率回馈(ice-albedo feedback)的经典自我增强机制,使得冰的丧失具备了让气候系统失控的能力。
2019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报告显示,起码北极和格陵兰岛冰盖已经到达了临界点。意思就是,不管我们是把升温控制在2度,还是把温度降到升温之前的水平,这两个地方的冰已经走上全部融化的不归路。
在资本和意识形态的双重裹挟之下,各国政府严重偏离了2016年制定的减排目标以及2010年制定的生物多样性目标,因此,更多的临界因素正在被我们推向临界点。
据说,我们还有几年的窗口期(window time),能把升温控制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但已经被科学家认为是天方夜谭的2度以内。所以,为了你们将要长时间生活在2050年之后的孩子,是不是起码应该在还有机会的时候,把握住机会(行动起来)呢?

c. 为了你此刻的身体健康

智人跟别的动物一道,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自然界里,生活了35万年。我们虽然懂技术,会语言,有想法,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我们的身体,甚至精神的很多部分,跟35万年前,也没什么差别。
如果我们可以吃塑料,吃钱,喝农药,或者可以不吃不喝,不怕热,不怕冷,不怕赤潮,不怕雾霾,待在不见天日的防空洞里也觉得十分快乐,就也不用在这里焦虑环境问题了。
今天,不管我们在意识层面跟自然有多割裂,我们的身体从来都是跟她同呼吸共命运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知不知道,承不承认,事实都是如此——在物质循环的层面上,你从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你吃她的,喝她的,屎尿垃圾又全扔回给她。
她也不跟你计较,也不觉得吃亏,默默的给予和消化着。到了负担不了的那一天,她才说,嘿,我好像没法继续满足你们的需求了也。
有人不信,有人不听,有人不管,我们继续。
这个有想法、会创造的小小物种,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成就,就是用自己创造出的宗教信仰、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成功的欺骗了自己:
我们是可以主宰一切的至高存在。
于是,我们忘了,自然可以给予,就也可以不给,自然可以消化,就也可以不消化,然而,我们必须吃喝,必须排泄,我们只能向自然要吃要喝,也只能排向自然。
自然不好了,我们不可能好。
我们把塑料丢到海里,塑料变成了塑料微粒,塑料微粒被浮游生物吃了,浮游生物被小鱼小虾吃了,小鱼小虾被大鱼吃了,大鱼被我们吃了,我们的身体里就有了塑料。
反之,对自然好的,往往对人也好。
比如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农产品。
农药会导致野生鸟类和昆虫的大规模死亡,破坏物种多样性。化肥会加速土壤退化,污染水源,破坏局部生态。因此,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农产品对环境是友好的。
农药残留会对人的健康有害。化肥种出来的东西总是个大无味,据说营养价值也不行。因此,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农产品对吃它们的人而言,也是友好的。
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不是看了谁谁说的,而是亲身体验的。
我们在阳台上种了一些菜,包括南瓜、香蜂草、洋香菜、罗勒、草莓、土豆、辣椒、金盏花、番茄等等。我们从没给它们打过农药,也不施化肥。于是,我们第一次体验到了以前的人去菜园摘了菜就吃的感觉,第一次知道了草莓应该是什么味道的,也第一次有了跟别的生物协作共生的经历(昆虫帮我们传粉,也被我们滋养)。
还有就是,可以把番茄摘下来在衣服上蹭蹭就吃。
我们一直没觉得蹭蹭就吃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前谁不是这样?但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才知道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法这样。
今年春天的时候,福州观鸟协会要搞一个名为「吃春天」的活动。yoko 记得的流程是:志愿者出门挖野菜,然后带回搞活动的地方,跟前来参加活动的家庭一起做饭,然后大家一起吃。
一看到活动信息,我们就觉得超棒——通过做菜吃菜搞自然教育,寓教于乐的典范呀。
但在实际操作上,他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去哪里挖菜成了争论最多的问题。大家都害怕,如果不精心选择地点,会让参加活动的人,尤其是小朋友们,吃到农药残留。据说,有关部门会开飞机喷洒杀虫剂除草剂,农田野地无差别打击。
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事情别人都做不了,这是很震撼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从自身出发考虑这个问题。几个月前,一位朋友表示,她知道不用农药化肥的农产品对她的健康更好,但她还是不会买,因为她买,她就是在鼓励市场往有机种植倾斜,这会阻碍转基因、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拯救世界饥民于饥饿之中。
在此,我们想做出一个迟到的回应:你醒醒,「绿色革命」早就结束啦!工业化农业,以欠自然债的方式,在上世纪给人类带来了短期的粮食增产。但现在,很不幸,自然要我们还钱了。单一化大规模种植和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了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昆虫大量死亡、局部生态破坏、水污染、基因污染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工业化农业正威胁着本世纪全人类(包括你的孩子)的粮食安全。
扯远了。
拉回来:类似有机种植这样「对自然好的,往往对人也好」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会慢慢说。
所以,如果你只在乎自己的健康,也请以此为动机,行动起来,好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