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搞CP,国产职场剧就有救了吗?

兔丸 第十放映室 2022-05-29
如何用最短的字数,讲个笑话?
我的答案就五个字:国产职场剧。
毕竟一想起它,脑海里就自动浮现了成串的联想词:
人设浮夸、情节狗血、画风悬浮。

就算再列个职场剧“七宗罪”,也不是问题——
月薪3K住豪宅,名牌高定随便穿;
基本常识都没有,精英气质全靠装;
披着职场皮,全程谈恋爱;
少到可怜的职场戏要么悬浮,要么就是现代版宫心计。
如果真有愿意无视以上所有雷区,美滋滋追剧的朋友。
我只能说,敬你是条好汉。
大概是在骂声和奚落声中吸取了教训。
长期处于低谷的职场剧,竟然也有了肉眼可见的改进。
虽然缺少代表作和精品,好歹粗制滥造和悬浮现象得到了些许克制,开始变得耐看。
再形象点说,这块“国剧洼地”正逐渐被填平。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剧是份绝佳样本。
透过它,我们能够检验职场剧的改良成果——
《平凡的荣耀》
本剧改编自高分韩剧《未生》。
“未生”,原意是指棋盘上被困住,仍留有希望的棋子。
换句话说,成为弃子or活棋,仅在一线之隔。
如果按照世俗标准,孙弈秋(白敬亭饰)绝对是枚社会的弃子。
26岁的他,干过代驾、送过快递和外卖,最后靠打零工过活。
直到家人疏通关系,把他硬塞进金宸资本的项目组。
弃子,总算迎来转变的契机。
在精英遍地走的金融圈,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就好比是被丢进斗兽场的小白兔,可怜、弱小无助。
身边每个不起眼的新人,都能在学历和能力上碾压他。
要说封他为“史上最惨空降兵”,也不为过。
一踏入公司,男主的表现就处处戳心,让人回忆起初入职场的窘迫。
身处陌生的环境,既紧张又兴奋。
一边四处张望,一边连背着的包都忘了放下。
没经历过实习培训、不懂任何规矩,见面就直呼老板。
更绝的是,他连“入门”都难。
这边“憨憨”孙弈秋还没搞清楚状况。
另一头,林宇明(张子贤饰)在得知HR安排了个废柴萌新之后,懵了。
他赶紧把孙弈秋喊去单独问话。
让他老实交代,到底是哪家的富二代跑来体验生活了。
孙弈秋连连摆手,表示自己跟富二代、独角兽都扯不上关系,就是个普通人。
或许是出于同情,或是出于对下属的怜惜。
得知真相的林经理没有直接劝退,而是一脸复杂地吩咐他好好学。
接着,孙弈秋就被林经理安排参与会议,负责传达交易的内容。
刚坐下,领导让他复述重点,他一问三不知,只能低头狂翻笔记。
1分钟,2分钟,3分钟…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有如实质,一股脑地聚焦在他身上,完美诠释什么叫“如芒刺背”。
越慌越乱,越乱越慌。
笔记翻不到,耳机又缠成一坨,半天扯不开。
那种身临其境的羞愧和紧张感,简直让人当场自闭。
好不容易熬过第一关,“职场受难记”还得继续。
身为“关系户”,男主既要扛下上司的冷眼和不信任,又要应对同事的误解和排挤。
分配任务,有人暗搓搓地拿他开涮;
就连倒杯咖啡,也被拐着弯儿嘲讽,“不用做报告真好”。
最惨的是,孙弈秋遭遇了真正的“社交隔离”。
顺利完成调研任务之后,新来的实习生们决定组团庆祝。
除了陷入失联状态的孙弈秋,电话不接、手机关机。
平时对他爱答不理,不拿他当回事儿。
直到此时出了状况,众人才发现微信群里压根没他。
幸好,有学霸高思聪(庞涵辰饰)替他出头。
他及时制止了其他人的嘲笑,一直积极地联络孙弈秋,通知他聚会的地点。
和接连翻车的新晋菜鸟不同,高思聪是典型的“三高人士”:
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
孙弈秋不知从何下手的会议记录,他光速整理完毕,让领导刮目相看。
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他如鱼得水,应付自如。
正因如此,这个角色的观感才显得更加微妙。
一方面,他经常替男主解围,尽可能传达着暖意。
另一方面,他的精英光环又过于耀眼,愈发衬托出男主的卑微与笨拙。
在职场,人人都有难处。
对于新人,愁的是如何适应环境,学会生存。
对于老人,愁的是如何如何保住位置,升职加薪。
就算是公司的中层领导吴恪之(赵又廷饰)也不例外。
业绩能力突出,性格耿直的他一直没能得到公司的重用。
反而由于得罪了领导,他被下放到专门负责垃圾项目的综合四组。
日子久了,他成了公司里的专职背锅侠。
前途无限的新兴项目,其他部门说抢就抢;
不被看好的业务,就想着打包甩给他。
总之,别人吃肉他喝汤,只背锅不占好处。
菜鸟、精英预备役、职场失意人,构成了剧中的多重视角。
是的,现在你应该反应过来了——本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主。
取而代之的,是职场群像戏。
不搞CP,专注搞事业。
光凭这点,《平凡的荣耀》已经足以让人心生好感。
只是没想到,好感度来得快,崩得更快。
“励志”和“代入感”,是原作《未生》打动人心的招牌。
许多观众从男主张克莱身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影子,为之共鸣。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嫌弃剧中的大段独白过于拖沓和温吞。
本剧在改编创作时,并没有想过该如何处理“情感表达”与“节奏感”之间的矛盾,而是变本加厉。
结果就是,每集必备的鸡汤环节,让人忍不住怀疑男主是不是深受“职场圣经”的荼毒。
但凡遭遇一丁点挫折,就会触发复读机制。
洗脸的时候,要以自嘲的口吻给自己打鸡血;
在天台和女同事谈心时,不忘自我激励;
就连在江边散心,还得来段暖心的自我安慰。
熬过前三集的鸡汤轰炸,我满脑子都是绮绮子那句“垮掉!全部垮掉!”
如此密集地抛金句,上价值,自然会导致一系列“后遗症”。
首先,是挤压了剧集的思考空间
不光是《平凡的荣耀》,现在的热门剧都热衷于替观众做总结。
往往还没来得及从剧情里琢磨出点滋味儿,旁白就忙不迭地把观后感甩到你面前。
有时,还会冷不丁地借角色之口,抬高故事的立意。
比如《三十而已》,剧里就无数次提及30+女性该如何应对世俗挑战、寻找自我价值云云。
讲真,编剧这套强行扣题的创作模式,像极了初中时抓耳挠腮,使劲往作文里塞名人名言的我。
实际上呢,片方试图讨好的并非观众,而是社交媒体和一批潜在观众。
这些碎片化的段子、金句、高光时刻,不过是与物料式营销相配套的零件。
至于观众是否真能从中汲取养分,体悟到生活的无限可能?
抱歉,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何况,作为“点睛之笔”的金句永远是求精不求多。
剧中输出的励志鸡汤看似长篇大论,却毫无咀嚼的意义,只是些片汤儿话。
既不蕴含哲学思辨,也不具备多少启发性。
就算加在一起,照样抵不过《四重奏》里那句:
“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
再者,也混淆了人物的内在逻辑
正所谓,狂拽金句一时爽,人物逻辑甩一边。
剧里,余经理安排实习生轮流上台讲述个人卖点,顺便总结上一位的说法。
轮到男主时,他借着复述名义,挨个表扬了平时善待他的同事。
同事们被哄的眉开眼笑,就连余经理也听得津津有味,露出迷之微笑。
我:???
培训演讲的出发点,难道不是希望新人们能尽快意识到作为集体的一份子,能够为公司做出的贡献以及个人定位。
怎么就变成让新人上台,借机讨好同事了?
然而,他接下来的台词才是真·雷点。
“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但如果不能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又凭什么去购买它?”
“所谓的卖点,不就成了自说自话吗?”
乍一看,他巧妙地反驳了“卖点论”。
不仅打脸其他老老实实挖掘自身卖点的同事,还隐约讽刺了“以学历论英雄”的价值体系。
可这番言论却犹如一枚回旋镖,最后扇的还是孙弈秋的脸。
因为要真如他所言,他就应该辞职走人。
作为最不符合公司价值和需求的人,他又凭什么以“我很努力”的理由,厚着脸皮恳求上司和同事包容他的不称职?
人物言行不一、逻辑无法自洽,无疑从侧面折射出《平凡的荣耀》的矛盾之处:
既要贴上“现实主义”标签,又想给观众猛灌鸡汤。
和《安家》的编剧六六一样,本剧的导演吕行也声称主创团队做了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
不仅做了充分的行业调研,还走访了大量业内人士。
深入观察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了解金融圈的专用术语等等。
说来也怪,明明有翔实的案头工作,可一旦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层面,又开始放飞自我。
比如,吴恪之就时常处在人设崩坏的边缘。
光是前四集,孙弈秋就被吴恪之公开处刑两次,每次都会引起整个办公室的围观。
众目睽睽之下呵斥下属、劝退员工、影响办公秩序。
如果这就是他一贯的行事作风,那情绪管理失控的他是如何一路做到公司中层的?
放到现实中,想必早就被boss喊去谈话了吧。
再比如,孙弈秋平时战战兢兢,生怕出错的“怂样”,挺符合职场菜鸟的设定。
一到关键时刻,该开的金手指,还是一点不带含糊。
围棋,是他平庸人生里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所以我一早就猜到,这个技能肯定会派上用场。
但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如此突兀,乃至不合情理。
由于分身乏术,林经理派孙弈秋接待某位远道而来的外籍投资人,并且强调对方只会说英文。
偏偏负责圆场的孙弈秋又不会英文,口语能力相当捉急。
于是,得知消息的吴恪之瞬间急眼了:
派这么个废物去接待客户,岂不是砸场子吗?
等他着急忙慌赶到现场时,才发现两人竟然好端端地坐着,正忙着以棋会友呢。
见状,吴恪之便答应要给孙弈秋一个实习机会,权当是回报。
从剧情结构上看,这本该是个改变人物命运的转折点。
我看到这,却感觉智商受到了挑战。
既然语言不通,孙弈秋是如何教会对方下棋规则的?
一个抽空前来参与跨国合作的业界精英,碰到不专业的对接人,居然丝毫不动怒。
你可能想说这是主角运气好,碰上了比较平易近人的客户,fine。
可对方不仅被这手围棋技能给唬住了,事后还上赶着要加孙弈秋微信,表示要多多切磋…
其实,倒也不必深究这其中的逻辑。
反正编剧的目的,就是强调主角光环胜过一切。
哪怕一无是处,也会有天降救星来助他一臂之力。
光是人物塑造,就能挑出一堆槽点。
那么要求更高的职场戏份,可想而知。
就拿剧中投资一碗鲜的案例来说。
有人指出,一碗鲜数据造假和金宸资本的调查方法,恰好与“瑞幸财务造假事件”相吻合。
行,那我们就来看看现实中的调查公司是如何戳穿瑞幸造假骗局。
据悉,浑水公司全程雇佣了92名全职和1400多名兼职调查员,收集了25000多张小票,录制1W+小时视频。
为了将这些庞大数据整合到一起,出炉的研究报告甚至长达89页。
无论是耗时、人力、数据规模,这绝对是项大工程。
那剧里又是怎么做的呢?
吴恪之事先派了大约10名实习生前往一碗鲜,而且仅用1天时间来收集数据,象征性地做出了几张PPT。
然后,就以此推测出一碗鲜门店的全年销售额,并要求对方做出让步。
数据样本小、数据来源有限、调查时间仓促、推演方式不够精确。
最后得出的调查结果,本身就难以服众。
更加诡异的是,谈判方居然没有意识到数据的不合理,反而表现出了心虚……
当一场正经的商业谈判也变得错漏百出,处处透露着随意,这不禁让人怀疑导演的诚意。
抛开存疑的现实底色,《平凡的荣耀》也未能突破现有职场剧的桎梏。
揭露业界内幕,或反映社会症结。
豆瓣上的高分职场剧,至少二者占其一。
比如,精准踩中加班和996等社会痛点的《我,到点下班》。
《重版出来!》《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则从不同角度,对日本出版业进行了细致的生态特写。
凡事也有例外。
比如,以“复仇”为卖点的《半泽直树》,大家深知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浮夸的人物和情节。
凭借酸爽强劲的故事线,它照样俘获了观众的心。
尴尬的是,这些职场剧的精髓,《平凡的荣耀》里统统没有。
有的,只是不痛不痒的社会批判
性别歧视、职场霸凌,还有抱团现象。
落脚点看似深刻,实际只是浮皮潦草,一笔掠过。
以及,落入俗套的创作模式
对大多数职场剧进行浓缩和提炼之后,无外乎几个关键词:
“奋斗”、“逆袭”、“成长”,以及“自我关照”。
于是,有人总结出一套创作公式:
“主角____心怀梦想,历经磨练_____,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___的_____。”
总之,就是职场小白入局,然后一路闯关升级,最后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平凡的荣耀》也是如此。
截至目前,故事规规矩矩,没有值得惊喜之处。
后续的发展,也完全在预料之中——
废柴男主逐渐适应职场节奏,成为合格的投资人;
当初排挤男主的同事们,选择慢慢接纳他;
吴恪之与孙弈秋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决定携手闯荡职场。
最后,即便不提“宣扬走后门”的价值批判,我也有点想不明白。
为啥非得让一无学历,二无资源的门外汉挤进投行,不能换个门槛更低的行业?
从男主的简历来看,他曾经做过代驾、外卖、快递,工作经验丰富。
那么更贴合实际的成长曲线,应当是从基层做起,然后争取做到站长、片区经理。
难道就为了遵循套路,给男主安排一条先抑后扬、触底反弹的成长曲线?
恐怕,这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层原因,是国产职场剧始终不愿舍弃精英视角
律师、医生、白领,合称职场三剑客。
在此前提下,但凡提起职场剧,脑海里最先蹦出的必定是一堆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的业界精英。
说到底,还是编剧认为体力劳动者的生活不够体面。
否则,就不需要借角色之口,强调只有大公司的白领才是正儿八经的工作。
往浅了说,这是迎合市场环境和受众预期。
往深了说,这是种“隐形歧视”,它默认底层阶级不具备关注和书写的价值。
根据这份职场剧关键词词云图显示,“工人”处于最边缘的地带,而“白领”则稳居C位。
难道聚焦底层,就意味着挖掘不到好的故事吗?也不尽然。
台剧《做工的人》就把视角转向民工群体,讲述他们是如何在暴富梦中日渐迷失。
故事画风,也是一如既往的荒诞又不失温情。

▲本剧豆瓣评分9.0
远的不说。
内地也有部高分老剧《生存之民工》,它以更加贴近现实的笔触描述了民工的生存状态。
剧中涉及的讨薪话题,在当下看来甚至显得有些敏感。
我们必须承认国产职场剧的进步,但同时也不该忽视那道“玻璃天花板”。
缺乏故事的多样性和深入社会肌理的魄力,只是一味地展现职场日常。
再加上模式化的创作手法,最终成品也只能是些包装精美的行活儿,没的灵魂。
- END -



 互动话题 

你觉得《平凡的荣耀》怎么样?


📪

 如何投稿 



↑上下滑动查看如何投稿↓


投稿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不白拿,有稿费。对脾气我们就将约稿进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聪明才智,看几篇我们的推送,心里指定有数。


实习通道


wangxiaowo929@163.com


1.会写,能写,热爱写写写。

2.满足第一点万事好商量。


凡是来稿来信,小十君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哦!

后台发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细则。




推荐阅读


在劫难逃摩天大楼


国产职场剧冲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