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拍摄难,过审难,药厂难,患者难,这个世界太难了...
好吧,如我所预料,《我不是药神》火了:霸屏朋友圈,冲上热搜,才公映一天就累积了3亿多票房,豆瓣得分也被我猜中是9分…
正如我在本周一所写的,这是一部现象级国产电影,它配得上观众厚爱,配得上咋舌的票房,配得上豆瓣高分,也配得上观众甘当自来水,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把它推荐给身边的每个人…
就在昨天,2018年7月5日,星期四。
这部《我不是药神》顺利提前公映了。乌鸦悬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四天前,2018年7月2日,星期一。
乌鸦写过推荐《我不是药神》的文章,24小时内,收到读者1500多条留言。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有人说,这部电影很像韩国批判现实主义电影。
我倒是认为,除了人物原型有一些相似,它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没有太多共同点。
美国奥斯卡得奖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而《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商业电影。
不同的类型,不具可比性…
如果硬要分个高下,我更喜欢《我不是药神》。
正如我在一个专访中看见监制宁浩说:分明周星驰影响了你半辈子,你非得说金棕榈电影最伟大。摸摸你的良心,不要那么虚伪…
我当然喜欢《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喜欢马修·麦康纳的表演。但是,我更喜欢《我不是药神》,更喜欢徐峥的表演。
原因很简单,一个演的是美国达拉斯牛仔,一个演的是上海小混混。
我不知道美国牛仔啥样,但我知道上海小混混是啥样,徐峥离我更近,离中国观众更近,我们自然更偏爱徐峥一点。
而且,我认为,《我不是药神》与绝大多数韩国现实主义电影相比,不落下风,甚至还有很多胜出的地方。
比如,伟大的韩国电影《熔炉》,女主角在电影中有一句著名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台词当然很精彩,也很让人感动。但是,出自一个社工之口,是不是有点勉强,有点不自然?值得商榷…
反观《我不是药神》,徐峥所说的每一句台词,都是贴合他作为一个上海小混混的身份。
比如,那句震撼的:他才20岁,想活命,有什么罪?
在振聋发聩的同时,这样的台词,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比很多韩国电影处理得更好。
当然,不能因为几句台词,就说《我不是药神》比《熔炉》好。
必须承认,《我不是药神》与韩国的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相比,有一些差距,比如《辩护人》,比如《熔炉》,比如那几部不好提名字的…
《辩护人》剧照
但是,总体来说,《我不是药神》的煽情很克制,人物的成长与转变很自然,比国外很多相似电影处理得更好。
硬要说,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有两个:1、《我不是药神》海报有模仿韩国电影《辩护人》海报的嫌疑。宣发团队应该反省一下,这么好的电影,不该在这些地方让人诟病。2、电影中,正版药厂代表的“奸商”形象有点脸谱化,立场可以更客观公允一些。
除此之外,《我不是药神》无论在剧作上,在表演上,在制作上,都近乎完美,豆瓣9.0分,实至名归。
这样的电影,能够在中国电影院放映,很不容易。
据我所知,光是电影名字,至少改过四次,从最开始的《生命之路》到《印度药神》,再改成《中国药神》,最后才定名《我不是药神》。
名字都定得这么费劲,其它的困难,可想而知。
怎么可能不费劲。我在拍摄花絮里看到,徐峥有130多场戏,经常哭得稀里哗啦。
徐峥说:哭戏对我来说是一个障碍,我从来不在很多人面前掉眼泪。在我自己导的电影里,我都是能躲就躲,能遮就遮…
但在这部戏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除了带给我们欢笑之外,更立体,更丰富的徐峥。
王传君扮演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为了演出一个病人对食物的珍惜,对生命的渴求,他在一场戏里吃了44个包子,还吃了5碗面,吐了三次…
为了角色,他拼命减肥,每天跳绳跳8000个。为了有一张苍白的脸,有一双无神的眼睛,他两天两夜没睡觉…
饰演“黄毛”的章宇,打斗戏不用替身,有一场骑自行车摔跟头的戏,也自己上…
谭卓练了一个月钢管舞,浑身是伤…
杨新鸣为了演好片中的一个翻译,60岁的人了,跑去学英语…
不过,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完全有资格骄傲,他们创造了近15年来,第一部超过9分的国产院线电影。
可以这么说,这部《我不是药神》是拍摄难、过审难、药厂难、患者难、政府难...总之就是各种难,这个世界怎么这么难啊。
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又引起对原型人物和瑞士某药厂的种种争议“美化假药贩子”“支持侵犯知识产权”“人命和法律哪个更重要”“人命有没有价”...
五花八门、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我倒觉得,争议是好事。
当年,正是因为“陆勇案”的争议,引起了政府关注。今年开始“天价药”格列宁被纳入医保,今年五月起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可以这么说,这些进步,是争议推动的。
现在《我不是药神》所引起的争议,也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改变我们的生活。每个中国人,都不是看客,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受益者。
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谁家没个病人?
要知道,曾几何时,中国没几个人愿意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资方不爱投,审批不易过,院线不爱排,观众不爱看。
今天,《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向市场发出了信号:中国观众喜欢看我们身边的故事,喜欢参与社会话题讨论,喜欢现实题材的电影。
今天,《我不是药神》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趟出了一条路。希望,有更多后来者,踏上征程...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我不是药神。
徐峥所扮演的程勇,他不是神,是凡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点自私、软弱、贪婪、狡黠的凡人。
准确的说,程勇应该算是个“烂人”。在电影前半段,他对印度药商说:我不想当救世主,我就想赚钱,命就是钱!
这种话,如果被传到网上,他说不定会被充满正义感的网友人肉搜索,揪出来,批判一个月...
这么个烂人,却最终在阴差阳错、机缘巧合、不经意间,做出了神圣的事情。他虽然不是神,但他在某一个瞬间,具有了神性。
我很喜欢电影中的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镜头,程勇在印度药店里买药出来,恰好碰上了印度的迦梨女神节...
在滚滚烟尘中,抓着一颗人头的迦梨神像缓缓驶过,程勇身为凡人,具有神性的行为,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正如电影主题曲《只要平凡》歌词所写:沾满泥土的脸,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
因为太喜欢这部电影,忍不住又写了一篇。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更多人能走进影院,邂逅这部了不起的中国电影。
祝《我不是药神》好运,祝中国电影好运。
乌鸦强烈推荐
现象级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
正在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