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岁还要打工?看完心梗,这新片拍的是恐怖片吧!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2-05-05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出生在二战后(1947年-1951年间),推动了日本社会发展,被视为日本经济腾飞的脊梁,同时还是日本社会最富有的一群人。


这1000万人,被称作:团块世代。



但是,对团块世代“衣食无忧,半生不愁”的刻板印象,却被一项项社会调查所颠覆。


从最强中产,到泡沫谎言,他们经历了什么?



位于东京通勤圈内的埼玉县,生活着大批团块世代。


河口晃,就是其中一员。


年轻时,他在一家大型运输公司工作,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4万)的年收入,在当时来说相当可观,但接连遭遇的离异、泡沫经济破灭,令他的生活急转直下。



河口晃从未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会如此窒息:快步入中年的儿子,还在为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而四处投简历;97岁高龄(2016年)的母亲,住在横滨的护理中心,年金只够维持护理中心的开销…


独居的他,手握月均1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550)的年金,夹在母亲与儿子中间,有太多事情无能为力。



比如,每次去看望老母亲,河口晃都要花费5000日元,但水电费、医药费、生活费加在一起,已经是一串不小的数字,入不敷出的局面下,河口晃只能抑住对母亲的思念,根据资金状况,决定探望次数…



此外,他不得不成为一名高龄打工人,做着时薪1000日元的驾驶员工作,守着空空如也的银行账户,一筹莫展…



67岁的惠子,比河口晃的情况,更加悲观。


她和丈夫吉春,在23岁时结婚生子,买车买房,是典型的日本工薪家庭,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不料却被40岁时发生的泡沫经济破灭,打乱了生活节奏。



惠子和丈夫的年金,每月有2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800多),但这点钱,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惠子36岁的儿子,待业在家,妻子去世后,他就带着两个孩子,住在父母家啃老,惠子和丈夫不仅要负担生活费,还要照顾孙子的起居;



惠子89岁的母亲,老年痴呆严重,慢慢失去了自理能力,无奈只能将老人家寄养在日间护理中心。


每周4天,每月花费3.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00多),但老人的年金每月只有3万日元,多出的部分,以及老人的生活费,都由惠子负担…



一家6口,每月水电煤气费开支5万日元,伙食费15万日元,房贷每月9.9万日元(要还10多年),零零总总每月要支出4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0多)


算上惠子丈夫做殡仪馆外送的15万月薪,还超支了10万日元,他们只能拿存款填补缺漏,但银行账户只出不进,最多也只能再支撑两年…



步入老年的团块世代,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养老问题,仅仅是上下两代人,就耗费了他们太多心血。


一旦“老年破产”,3代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变,重压之下,他们必须拖着年迈的身体外出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采访中,甚至有团块世代表示,已经不抱希望,等钱用光后,可能会考虑自杀…


养老危机,是团块世代在年轻时,从未担心过的话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跨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的背后,是日渐严峻的养老问题。



在中国,很多人因为生活成本大,年纪轻轻的,就夹在父母和子女中间,养老养小,奔波挣钱,一刻都不敢懈怠。


还有不少空巢老人,风烛残年,病痛缠身,却苦于无人照料,日子过得孤单冷清…


乌鸦身边的80后、90后,甚至有些00后的孩子,都已开始讨论着自己的老年生活,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嘴上说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但现实给我们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的社会,一直在积极推动养老体系建设,让刺耳的养老问题,变成和谐动听的旋律。


在腾讯新闻和联想联合出品的节目《守护向往》中,我们能深入感受创新型养老模式,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广东,珠海市。


这里的健康老龄化水平,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里,名列前茅。


单是香洲区,养老服务站点就多达132个,为8万多名老人提供服务。



区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在“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人的生活不再只是“吃喝拉撒睡”。


沉浸在丰富的文娱活动里,欢笑声环绕着日常生活,老人们乐此不疲…


人老后,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反应变得迟缓,有太多不方便的地方,但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养老启发,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养老的便利程度。



比如,珠海的长者食堂,像乘客进站一样,刷脸就可以领饭…



比如,工作人员会将线下活动的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与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比对,从而优化数据…



比如,新型护工可以通过物联网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将数据传回服务器…



在“福满珠海”这个平台上,详细罗列着香洲区九街一镇,8万名老人的各项数据,包括上门服务、养老机构、健康状况等,为更细致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持…



这些步入垂暮之年的老人,也曾目光灼灼,意气风发,在时代的洪流中,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而拼搏奋斗,但人免不了有衰老的一天。


伴随各项身体机能的退化,难免有个病痛,这也是养老问题里,最难解的症结。


不过,在科技的护航下,“看病难”早已不再是沉重的养老包袱。



拿珠海市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举例。


2014年,珠海第五人民医院接管后,39位常住老人的养老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五院的医护人员,常驻于此,为老人提供着更加贴心的,24小时管家式的护理服务,五院还特别开辟了3个绿色通道,涵盖了就诊的方方面面。


有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医疗服务,老人日常的就医看诊方便了不少,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享受到安心的医疗保障…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了科技支持,养老问题不再是一座陡峻的冰山,高效高质的养老服务,是儿女的福气,是老人的福气,更是全社会的福气。



其实不光是养老,科技在教育和就业问题上的应用,也带给社会一抹明亮的色彩,效率和品质,让未来的路,无比平阔…


比如,联想智慧课堂的捐赠,为村小的孩子们带来了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给孩子们的童年,打开了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



比如,得益于科技的运用,厂房实现了智能化运作,工人们告别了传统的流水线作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帮助工人实现了自我升级…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谈论养老话题了?


是因为在大时代炮制的焦虑下,连养老也开始“内卷”,传统观念的弊病,暴露无遗。


是因为人们发现,养儿不一定防老,但日新月异的科技,能帮我们扫除忧虑。



便捷高效的科技养老,加上新型护工无微不至的关怀,辛苦奔波一辈子的老人,才有了最安心的去处。


“科技养老”这一概念的普及,也唤醒了整个社会的养老意识,只有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而这个过程,需要更多养老从业者参与,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共同努力…


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总有一些老人,还待在光找不到的角落里…


科技改变养老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们去思考,该如何对这些一直等待光的老人,施以援助之手…


我想,有了善意的良性循环,未来的世界,才会更加温暖…



▼戳“阅读原文”,即可观看《守护向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