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指食物 为什么在辅食添加中不可或缺?

2016-10-08 拾味爸爸

手指食物并不是真的拿手指当食物,而是婴幼儿可以用手抓起来放进嘴里吃的小块食物。它可以是一根蒸得软软的蔬菜条,炖得软烂的小块肉,也可以是一块烤得微黄的土司条。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准备好接受手指食物了,那么以下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在科学喂养的道路上,顺利过渡到新的里程碑。




什么时候该引入手指食物?

我们在前一篇文章“顺应喂养和一日膳食安排”中,提到了辅食的引入时间是满6月龄。而这一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眼手口协调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从“看到食物-抓起食物-放入口中”的一系列精细化动作。


在2016版《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提到: “ 当你看到宝宝可以坐直,也可以用手抓起东西往嘴里塞,这时,你就可以开始为宝宝提供手指食物去学习自己吃了。”这段话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自己吃”,也就是让宝宝自主进食;第二个关键词是“手指食物”,既然要让连勺子都不会拿的小宝宝自己吃,那食物自然要适合手指抓握了。


西方家庭目前盛行的“Baby-led Weaning”自主进食法,就主张6个月起的宝宝开始添加手指食物。但是,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我建议还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手指食物并不需要急于添加。在开始喂泥蓉状辅食时,我们可以给宝宝一些已经添加过的固体食物。比如今天喂南瓜泥,我们可以多准备一些南瓜,蒸熟后切成条,和南瓜泥一起放在宝宝的餐盘里,供宝宝“探索”。




手指食物有哪些?

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可以用下颚进行上下咬合的口腔运动,用牙床将食物磨碎。这一时期的宝宝,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可溶于口的手指食物。主要包括:

☞ 蒸软蒸透的蔬菜条:南瓜条、胡萝卜条、红薯条等。

☞ 成熟的软质水果:切成条形的牛油果、香蕉等。

☞ 市售的手指食物:磨牙饼干、泡芙、小溶豆等。


接下来,宝宝可以运用舌头将食物往喉咙推送以便吞咽,同时手部的精细化运动进一步加强,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抓捏食物,我们可以提供小颗粒,并且更有嚼劲的食物。主要包括:

☞ 蒸熟的蔬菜块:土豆块、胡萝卜块、西兰花块等。

☞ 稍稍蒸过的硬质水果:蒸过的苹果块、梨块等。(注意要先去皮)

☞ 煮熟的非条形意面:贝壳形、车轮形等卡通意面。(注意如果是长条形的面条,需要用辅食剪剪成小条)

☞ 煮熟的肉和蛋:切小块的鸡蛋(或鸡蛋黄),白水煮后撕小条的鸡胸肉丝、三文鱼块等。



添加手指食物的同时是否需要勺子喂?

这取决于添加时间,以及宝宝吃多少。

一般来说,1岁以下的宝宝,手指食物更多的是作为“训练工具”,让宝宝有更多机会锻炼手部和口腔肌肉,以及眼手口的协调能力。7~12月龄婴儿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以及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仍然需要通过高铁米粉和辅食泥中获取。


1岁以上的宝宝,自主进食过程中洒落的食物逐渐减少,也能够从手指食物当中获取到更多营养。到了2岁左右,已经可以自己用小勺好好吃饭了,并且食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也就逐渐不再出现“手抓饭”的现象。


宝宝出现干呕或噎住情况怎么办?

宝宝在进食过程中会出现干呕、噎住的现象,事实上是宝宝学习吞咽过程中的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会出现。“噎住”会伴随干咳和干呕反应,甚至把食物吐出来。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进行干预。




唯一要警惕的是被食物“呛到”。宝宝开始进食时,要练习怎么协调咀嚼、吞咽和呼吸。如果没有协调好,一些特定性状的食物很容易就进入气管当中,发生危险。例如过硬的食物,像生苹果和梨,以及圆颗粒食物,还有就是宝宝吃东西时分心了,都很容易被食物呛到。


呛到的风险并不是手指食物才有,泥蓉状的食物如果喂得不恰当,也会发生。经常吃手指食物的宝宝,口腔精细化运动锻炼的机会更多,口腔肌肉更为发达,协调性更好,反而不容易发生呛到的危险。要防止危险的发生,除了食物的种类和性状要把控好外,家长要在宝宝整个进食过程期间守在一旁监督,并让宝宝始终保持好坐姿,专注手中的食物。万一宝宝不幸发生呛到,家长应给宝宝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END          ...



拾爸碎碎念

在培养宝宝自主进食的过程当中,手指食物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学会顺应宝宝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提供相应的手指食物,是爸爸妈妈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并且在喂养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强迫喂养,不在宝宝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时强制干预,充分尊重宝宝的意愿,保持耐心和微笑,是每一位家长都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2016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