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侍郎复置与梁代政治文化胡 鸿【摘 要】梁天监三年复置尚书侍郎是汉唐之间尚书省的一次官职调整,可以从制度设计和政治文化背景两方面加以分析。魏晋时期,汉代原有的尚书侍郎被省去,只留下尚书郎中主理一曹事务,其品级得到提升,也具有较高的清望度。东晋以降,高门士族鄙弃庶务繁多的尚书郎之职,在任者亦懈怠政务,导致都令史部分替代了尚书郎中的职能,尚书郎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梁朝建立不久即恢复曹郎的奏事,接着又复置尚书侍郎。借助曹郎奏事,梁武帝试图突破内省对皇帝视听的垄断,并以此督促尚书郎勤于曹署政务。作为对尚书郎的激励手段,消失已久的尚书侍郎被复置,在官阶与清望度上都较尚书郎中有所提升。中古时期“侍臣”的显耀所带来的“侍”字价值的提高,构成尚书侍郎复置的又一政治文化背景。梁武帝设置了一些带“侍”字的官职,让暂时无法成为侍臣的中级官员分享侍臣的荣光,尚书侍郎便是这类官职之一。【关 键 词】尚书侍郎;政务运行;制度设计;侍臣;政治文化;梁代【作者简介】胡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原文出处】《北大史学》(京),2023.第1辑.127~156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中国多元传统的竞争、互动与交融研究”(ZZJJD770006)成果之一。
孝思与神仙:云峰诸山北朝题刻的形成魏 斌【摘 要】天柱、云峰、大基三山的北魏郑道昭题刻,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表达孝思的碑铭和意味着修仙的石室,天柱山和云峰山均对应出现,在神仙之游和逝者纪念之间建立了联结。在任职地复刻父亲墓前之碑,这种不寻常的做法,可能与郑羲死后的谥号贬字和家族名誉有关。云峰山题刻的九仙世界和大基山营造的修道空间,则延续了汉晋以来传统的神仙世界想象和修仙观念,不同于江南流行的神仙洞天和山中道馆。五十年后郑述祖故地重游,强化了三山题刻的情感意义,使之成为叠加性的纪念景观。【关 键 词】云峰刻石;郑道昭;孝思;神仙;北朝【作者简介】魏斌(1976-),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京),2023.3.89~106
隋炀帝首巡扬州史事考辨马俊亚【摘 要】唐、宋文献关于大业初年隋炀帝巡游扬州的史事过于违反常识。其中,仅五月余在扬州一地制造的包括龙舟在内的数万艘皇家豪华游船这一数据,相当于整个北宋每年造船能力的10倍以上;龙舟为超大型楼船,不能作为长途航运工具,且隋唐时由黄河、汴水、淮河、山阳渎组成的洛阳至扬州运道根本不能通行巨舶。隋炀帝船队龙舟的记载源于杜宝所撰《大业杂记》。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后朝的政学人士惯于抹黑前朝帝王,夸大其骄奢淫糜做派,对末代君主尤甚;另一方面,《大业杂记》本质上是志异小说,不可作为信史。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出于为宋代君主政治服务的目的,大量转录《大业杂记》中的无稽之言,遂致这些明显的史实谬误流传千年。【关 键 词】隋炀帝;通济渠(汴水);山阳渎;龙舟;《大业杂记》;《资治通鉴》【作者简介】马俊亚,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210023)。【原文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7~1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7ZDA184)。
论党项社会的发展与交融李华瑞【摘 要】党项族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一,北朝后期出现部落制;其二,党项内属,唐朝设置羁縻府州时期;其三,唐朝方镇时期的拓跋氏崛起;其四,宋初李继迁叛宋,元昊追封继迁为太祖,表明西夏雏形已形成。唐朝设置党项羁縻州给党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特别强调唐朝设置党项羁縻州在使党项融入华夏民族、沐浴华夏文明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只可惜过去的研究多把党项社会的发展与唐王朝国家对立起来,总是强调党项族自身发展,和党项社会在华夏文明中的特殊性,而忽略唐王朝国家在党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和统领作用,更不应过分强调拓跋氏的党项族身份。【关 键 词】党项;部落;唐朝;羁縻;华夏【作者简介】李华瑞,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杭州310058)。【原文出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京),2023.3.39~59
敦煌藏文P.T.1082甘州回鹘登里可汗诏书研究陆 离【摘 要】P.T.1082号文书是甘州回鹘登里可汗仁美写给凉州嗢末首领仆射的诏书,具体时间是934年。文书中出现的天平军是驻守凉州的原唐朝郓州天平军戍卒后代,令公应该就是后唐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唐王()应该是后唐明宗皇帝李亶,天使大夫是934年后唐派出的使节。该诏书显示出当时甘州回鹘政权同凉州嗢末、凉州唐朝天平军戍卒后代、后唐王朝、瓜沙归义军政权以及凉州、廓州、河州等地吐蕃部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珍贵史料价值。【关 键 词】甘州回鹘;凉州嗢末;后唐;天平军;吐蕃【作者简介】陆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7)。【原文出处】《西藏研究》(拉萨),2023.4.39~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敦煌、新疆等地出土古藏文官府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AZS001)、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古藏文官府文书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5YJA770013)阶段性成果。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造像的形式变迁八木春生/著 牛 源/译【摘 要】文章以初唐前期(唐前期第1期洞窟)至盛唐后期(唐前期第4期第2类洞窟)的代表性洞窟为例,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初唐(唐前期第1期洞窟和第2期洞窟)和盛唐(唐前期第3期洞窟和第4期洞窟)诸窟造像各自的形式特点。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之后制作的造像存在着3个顶点:一个是以第328窟为代表的第2期诸窟末期,一个是以第66窟为代表的第3期,还有一个是以第45窟为代表的第4期。可知敦煌莫高窟唐前期造像不断地受到中原(长安)新的流行样式、形式的影响。【关 键 词】莫高窟;唐前期;造像;长安形式【作者简介】八木春生(1961-),男,日本筑波大学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佛教美术史研究(日本筑波305-0006)。【译者简介】牛源(1973-),男,甘肃省敦煌市人,敦煌研究院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佛教美术史研究(甘肃敦煌736200)。
【原文出处】《敦煌研究》(兰州),2023.4.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