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犹记当年侯园村——侯园记忆之一

武陟融媒 2022-06-10

七十年代的侯园,还是个极小的村落,虽在木栾店外,可也近在咫尺,很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嬉戏、这里成长。现在侯园能留给人们的信息,大概只剩下县城兴华路北边的侯园一、二、三巷了,但我儿时记忆中的侯园景象,却无论怎样,也不会忘记。


当时的侯园很小,前后两排,前面6段庄基,后面有4段庄基,但住户不少,住了总共有十五六户人家,有的一个院子就住三四家。村子建在一个1米多高的台地上,村西的南北小路,就是现在的侯园一巷位置,而今天的兴华宾馆这块地方,当时还全部是耕地;村东边的南北路就是如今“华丽照相”这个胡同,路东沿还打了一道1米来高的土墙,墙东边全是耕地和菜地,村里人都呼作“东墙外”。村南,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路:向西直通红旗路,在红旗路口那还建有一个公厕,改革开放后,这个地方建成了全县最早的啤酒馆——建设啤酒馆,此后又扩展发展成兴华宾馆(啤酒馆就在现兴化宾馆西南角的位置);向东直到现在的泰通商厦正门口,转而向北,直到侯园人以及建设街人都熟悉的著名地标——“三间房”。
从侯园到“三间房”,还可以从村东北角的机井沿着垄沟向北再向东走到,那时人小,觉得垄沟也够“宽”,垄沟里时常淌着清凌凌的井水,还长有红红的小柳树嫩苗。“三间房”有较老的东屋三间,较新的北屋三间,东南角是机井和出水池,在水池南边、小路之西,是一棵大柳树,大人都说是“神树”,我们小孩子也不懂,只管上树嬉闹,特别是有一股基本平着伸向东南的树干,离地面也就2米高左右,我们就爬上去,沿着树杈走“平衡木”,再从上往下跳练胆量,渴了喝井水、热了钻水池,玩的是不亦乐乎!“三间房”的北边、东边都是打麦场,打麦场往东有一条较宽的生产路,通向侯园另一个著名地标——“五间房”。
五间房是建设三队的马房,记忆里是座宽大的房屋,位于路北,坐北向南,房子西边是条南北向的生产路,比较宽,路西是一段2米来高土墙,墙根长有一些小枸桃树;房子东边有几棵大树,大约是槐树和杨树,树下的草长得很稀疏,因为树下经常遛牲口,把地上沙土都踩的虚腾腾的,别说长草了。马房南则是打着木桩用来拴牲口的空院,西边南边都打有土墙,西南角是一眼浇地的水井,同样有水泥砌的储水池、出水口;南墙外一溜有几棵不大的柿子树,品种有大柿子也有小火罐柿子,不过那小柿子每年都出现灰白色的斑点病害,我们上去摘点青柿子也是拿去当“手雷”扔,几乎没吃过熟透的红柿子,倒是在马房里看饲养员给牲口添水喂料,闻马房里的那种特殊味道,是我们一帮小伙伴的一大“爱好”!
五间房往东,还有一部分是三队的地,再远就是仲许的地了,但是放眼一望,树木森森,幽远无人,一望无际都是田地。里头有啥?我们不知道,想想会不会万一有狼了、狗了啥的,一堆人还都可害怕。于是乎,我们的游玩界限就止步于五间房东边的那条南北生产路,从不往东越雷池一步!

 荆小斌

推荐阅读


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暨总攻动员电视电话会召开

“五红工程”铸就武陟县高质量特色党建

驻村书记“接地气”,安庄脱贫有底气


总监制:李骏鸣监 制:张迎军统 筹:刘   凯  责 编:薛艳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