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后招聘: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其相关专业
你应该来深圳理工大学
学习和工作的九个理由
· 优厚的工资待遇(35-45万/年+各种奖金)
·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研第一梯队)的科研经历
· 资深专家深入、系统的科研培训和指导
· 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流行病学、医学等交叉学科研究
· 学习与应用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型研究和分析方法
· 入职后可认定为中科院助理研究员职称
· 获得本大学教职的优先机会(工资待遇不低于香港名校)
· 获得深圳科研机构与公司工作的优先机会(工资待遇领跑全国)
· 体验深圳这个中国最具现代化魅力的城市
凡年龄≤35周岁,获博士学位3年内,未在广东省内做过博后,均可申请,在海外或广东省外做过博后者也可申请。
关于深圳理工大学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介绍,请参考以下微文:
深圳理工大学招聘以下领域的博后、优青、教授: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数据挖掘、医学大数据、临床研究及其相关专业
—————————
此招聘长年有效,
请及时保存申请电邮:
zh.lin@siat.ac.cn
团队资源与研究方向
深理工建设依托的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计算机、数据储存、数据挖掘、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已拥有显著的优势。
在医学大数据领域,形成了包括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健康大数据研究院、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健康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健康大数据工程实验室构成的综合性研究平台,现已设立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并拥有深圳市2000万人级的医疗数据资源,将与正在建设的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临床研究方法、医学技术评估、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领域形成强势互补,打造一条完整的从技术到转化到应用的医学研究通道。
加入我们,你将参与或主持各种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应用型研究项目,并参与建设深圳2000万人级的医学大数据研究平台。
你将加入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临床医学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转化研究项目”团队,依托深理工流行病学与医学大数据系(暂定名)和先进院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深圳多方医疗卫生机构,围绕医学和健康领域重大人群和社会问题展开科学研究,并有机会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命健康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等有关学科以及医院和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展开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医学技术效果的评估和转化工作。
团队PI及成员
唐金陵,深理工流行病学讲席教授,流行病学与医学大数据系(暂定名)系主任,数字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孔雀项目团队带头人。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流行病学终身教授、流行病学系主任、副院长、署理院长。
200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世界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高级临床研究编辑、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研究总监。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亚太公共卫生联盟前副会长、国际流行病学学会资深会员,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院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大数据、疗效评估、临床研究方法、心血管病预防等。在The BMJ, Lancet, Nature Medicine等主要医学期刊(IF>40)发表论文逾40篇。
李金艳,深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杰出教授,2022年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获得者。
1991年以来长期致力于机器学习理论、数据挖掘算法、图概念创新以及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前沿研究。其中包括首创数据挖掘概念“显露模式”及其在基因表达数据问题上成功应用;提出了“双疏水假说”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绑定能量位点预测的新算法;提出了基于最小生成树和链式互编码的融合二代三代测序读长数据纠错和数据压缩算法。
吴浩教授,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杰出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生物统计学博士。2010 到 2022 年任职于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学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吴教授一直致力于生物统计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主要研究方向是高通量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处理算法以及临床诊断应用。近年来,研究方向逐渐扩展到其他生物医学大数据,包括医疗影像,穿戴设备,电子病历等。
至2022年12月,在国际期刊上共发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40余篇,包括Nature Methods、Genome Research、Genome Biology、Nucleic Acid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顶级杂志。总引用量超过15000次,h-index为47。
进一步了解三位PI,请点击文尾“阅读原文”。
杨敏,副研究员,香港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博士;
杨智荣,助理教授,剑桥大学流行病学博士;
贾元熙,副研究员,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博士;
吴红艳,高级工程师,东京大学计算机(数据库方向)博士;
蔡锦辉(兼聘),副教授(生物统计学与流行病学),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研究中心。
现有科研团队由副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后、研究助理和研究生等18名成员组成。
近一年来,团队成员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BMJ、Lancet Microbe、JAMA Network Open,BMC Medicine、Eur J Epidemiol、Neurology等国际一流医学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基金、深圳市科创委抗疫基金、腾讯公司、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先进院优秀青年创新基金等资助的多个项目。
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以下专业的博士学位: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生物医学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医学信息学,循证医学、卫生技术评估、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其相关专业。
2) 热爱科学,专注、勤奋、认真、进取,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与独立工作能力,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
3) 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博士期间有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的记录;
5) 年龄≤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3年内,未在广东省内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在广东省外或海外做过博后者也可以申请。
// 深圳理工大学(西丽校区)
基本待遇
1)博士后最低年薪35万,优秀者可获得45万的年薪,外加各种奖金和补贴。
2)博士后出站最低要求两篇SCI文章。优秀者出站可优先留院或留校工作,特别优秀者可被优先录用为中科院深理工教学或科研的中高级职位。出站后如留深签约3年工作劳动合同,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深科研资助30万,每年10万共计3年。
2)另外,入站后还可以竞争申请以下项目:
-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80万/2年)
-先进院优秀青年创新基金(10万/2年)
特别优秀者可竞争性申报项目:
-国家“博新计划”(国家给予每人两年共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补贴,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40万补贴/2年);
-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40万补贴/2年);
-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后引进项目(在站60万/2年,出站留粤住房补贴40万,总额100万)。
注:以上项目不予广东省日常经费及深圳市生活补贴兼得。
4)入站后,单位可协助申请深圳市人才廉租房,协助解决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调户入深问题,以及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问题。博士后与正式员工同等享有年度考核奖、年终奖、项目奖、横向课题奖、专利申请奖、发表优秀论文奖,产业化和宣传突出贡献奖,以及伙食补贴等福利待遇。
(注:与政策有关的内容均以广东省及深圳市文件为准,如政策变化相关资助会随之变化。)
应聘方式
1)应聘者可将个人简历以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送至林老师电邮:zh.lin@siat.ac.cn
2)初审合格者还需通过面试考核,面试需要准备10分钟左右PPT(介绍教育背景、科研经历、研究成果、研究兴趣等)。
团队说
01
WAYNE
非常幸运地加入唐老师课题组,我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科研旅途。组里既有思想的激烈碰撞,在碰撞中豁然开朗,也有师生的温馨陪伴,在陪伴中携手向前。餐桌上的人间烟火味,K歌房里的炫酷民族风,大沙河边的一起走四季,都串成这个繁华都市里宁静而治愈的回忆。在这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一点一滴地完善着自己,也成全着彼此。想加入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行列?我们就在大沙河边翘首等你!
02
福大
若要从疫情中提炼出一点积极意义的话,那我要感谢它颠覆了自己对于计划和安稳的偏爱,学会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并在毕业时离开了安营扎寨10多年的北京,只身来到素未谋面的深圳。有些原则还是要坚持,就像选择博士导师一样,我始终相信追随着有智慧有格局的前辈才能收获真知。来深大半年,熬过最初的新鲜、孤独和迷茫,当有朋友再问起时,我终于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这个选择非常棒!我未曾想象过,同事们不仅可以满怀激情的干科研,还可以谈文学聊红楼;不仅有击掌共鸣,还敢面对面互怼;不仅下班一起运动,周末还想聚餐,步调一致的人真的相处不厌。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这个以工具人自居的时代,团队对我的期待不只是产出硬指标,而是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支持,倾听我的意见,回应我的需求,帮助我成长为更完整的自己。难道是深圳特色?是我太幸运吧!这个团队很新,我们很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过去我不确定,但现在我信。
03
JASPER
团队的学术专业性是无需质疑的,跟着一众老师和师长,学习效率非常高。每周组会老师们会非常认真地跟进每个项目,团队有丰富的课题和项目资源。
对于学术问题,大家会有一种更高的人文的眼光来看待,对于一些日常话题有时也是如此。工作之余阅读文史哲的这种团体氛围或个人习惯,是对个人学术甚至人生的一个很好的滋养。如果你是一个学术理想主义和富有使命感的人,这里会非常适合你!
团队遇到问题就会讨论,大家互帮互助。你有想法,老师们会耐心倾听并且评估可行性;你有疑惑或者困难,他们会“get their hands dirty”地帮你解决。我们是一个互助的团队,绝对没有“It’s your/my own business!”的孤立感。只要你有想法、你主动去想事情、做事情,团队都会尊重。
我们是一个新的团队,充满机会,没有怀才不遇的憋屈感,只有每日思考拖延症晚期的自己配不配得上这么好的团队(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