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行政区 2022-04-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你有时间捡史吗 Author 抽空捡史


转自公众号: 你有时间捡史吗

这篇文章从较长时间维度和不同角度,分析山西经济的处境和出路。回答三个问题:


山西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山西经济如何一步步滑落

山西经济未来的解药在哪

i

山西经济第一问


在山西遇到其他省市的朋友,尤其是北上广深过来的,常常问我一个问题:“山西经济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首先之一问里反映的事实是,山西落后了。

在大陆31省市中,2018年山西GDP 排名第23,人均第25,山西曾有过经连续三年GDP增速倒数第二的光辉“战绩”(同时环境排名倒数第一,真是啥也没落好)。

从夜晚城市明亮程度看山西与隔壁的差距,山西只有10个地级市依稀闪烁,而山东河南河北除了地级市之外,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县级城市群,山西与东部各省竟然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与陕西倒是没有,堪称黄河患难兄弟)。从全国百强县看,山东有15个,河南有8个,而山西一个都没有,如果跟江浙比,差距更大。


其次,里边的潜台词是:山西应该不至于吧。

就像问平常成绩很好的人,你为什么这次没考好一样,人们对山西有期待。在你印象里,山西是非常富有的,过去到处是晋商,现在到处是煤老板,开玩笑都说人“家里有矿”。

原因来自山西两次文化输出,首先90年代到00年代,山西有钱且会玩的煤老板,砸钱屯房,玩女明星,豪车嫁女,这一波把山西有钱人的“范儿”起得太高了。然后紧接着《乔家大院》这样的晋商电视剧搬出来,从另一个维度再次炫富,然后大家就觉得山西全是土豪。

类似的误解还有山东很穷、苏北很穷、河南不富裕等,然而真相是现在这几个地方都比山西经济好得多。


不会吧,山西有矿啊?!

没错,山西确实是中国矿产资源第一大省,矿业总产值接近4000亿,为全国最高。但是,山西矿业产值贡献GDP总量1/3,对比之下,山东虽然矿业总产值是山西的一半(1900亿),但山东的矿业产值只贡献1/10的GDP,GDP 总量是山西的5倍。


有矿,但只有矿,山西同学,你偏科了。

 ‍

ii

山西发展起来过吗


简直经不起这样的灵魂拷问。

因为,山西好像一直在走下坡路。

东南沿海那些省不用得瑟,山西牛逼的时候你们还穿兽皮裙呢。上古时代,尧舜禹都城都在山西,文明起源的地方能不牛逼吗?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你以为唱的是上海五角场的太阳和月亮吗?不,是山西的太阳和月亮。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获得发展,盐业资源垄断,河东富甲一方,晋文公称霸春秋,瘦死的骆驼还分出韩赵魏。一直到汉朝,山西气候都比较湿润,主流产业-农业发展的比较好,在北方几个经济大省/国的PK 里,山西都能占到便宜,此时山西定位应该是:

拱卫京师,天下富饶之地三有其一。


山西下滑的第一个节点:西汉时期农垦达到饱和。

农业社会发展需要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气候好且无战乱、耕地充足、有足够劳动力。有耕地就能继续生娃,生娃就能继续开荒,开荒打粮娶媳妇再生娃。足力能及的地方劳作,周围的土地养不活全村人的时候,一波人带头去另一片地再聚集一个村子。中国平原区域自然村落之间距离大约都是5里,大概是人走过去干一天活再走回来时不至于太劳累的距离。

西周至西汉山西的耕地开垦向北推进

‍西周时期,山西的可耕种农田集中于晋西南临汾-运城盆地,以交口-汾阳-孝义-汾阳为界,其北无人耕种。此后,山西的的耕地面积向北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人口增加,都有新的土地被开垦,都有新人去建立新的村子。到了西汉武帝时,山西的耕种界限推进到岢岚-神池-山阴-大同一线,这条线后来稳定成为北方中国农牧区分界线的一段。再向北就不能种粮了,换句话说能够开垦的土地基本上开垦完了,山西的农业经济由增量增长时代进入存量增长时代,发展受限了。 

‍西汉以前的电视剧里常说“河东富庶”,狭义来讲,河东只是晋西南的运城-临汾-上党(长治)一代,再狭义一些,仅仅指运城

‍我认为尽管古人在说“河东富庶”的时候,没有涵盖晋西、晋北和晋东的山区,但仅仅是运城-临汾-长治-太原,也已经足够繁荣:汾河、黄河、涑水怀抱,土地充足,文明起源,开发最早,人口最多,至今这四个地级市仍然排名山西GDP前四。


山西下滑的第二个节点:唐宋经济中心南移。

唐宋时期,山西经济地位逐渐下降,但也能算主流经济大省。

唐宋都有和平发展的时期,工商业机器发达带来城市化率超过20%(明清均低于10%),唐朝前期,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河东获得较大的重视和发展。唐安史之乱和宋人南迁后,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开始南移,北方经济区关中、河东和河洛在全国的权重降低。唐末,革命老区风光不再,勉强能入选唐朝城市前20。宋朝开国时,赵光义火烧晋阳,山西最大城市太原元气尽失,再也没有入选前20名。至宋朝中,中国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山西经济政治重要性均降低,三晋大地愈加星辰暗淡。


山西下滑的第三个时间节点:明初晋人外迁。

宋元至明朝,南方愈加繁荣,山西沦为中游。

明末战乱,山西因为波及少而获得过发展良机,元末明初两淮-中原一带是战争主战场,东南是朱元璋陈友谅们“杀进江南百万兵”的地方,朱棣靖难之役再次从华北到华东征尘踏遍。而山西表里山河,易守难攻,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吸引了大量难民,赢得了发展机会。但伴随明朝开始的18次晋人外迁,百万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出发,补充华北和中原,尽管留下的人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但对山西实力的削弱显而易见,山西的人口排名下跌持续明清两朝,长达600年之久,有清一朝,山西实力仅在东北和西南诸省之上。

明初洪武24年山西有420万人口,占全国6%,清末光绪19年有1000万人,占全国2.5%,600年时间,全国人口增加6倍的前提下,山西仅增加2.5倍。


 ‍明清晋商不是很发达吗?

“市场的性质受制于主体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首先,清以前生产主体阶层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购买力被压抑在维持人口生存与人口再生产的最低水平线上下,他们无法形成购买力,也不是晋商生意的主体阶层。晋商主要做盐业和票号,兴于官商合作的“开中法”,盛于官商勾结的税收银,繁荣的背后是官僚经济巨大的泡沫,主流农民和手工业者并没有被惠及。

因此,晋商的繁荣是一种工商业的“伪繁荣”。

从晚清山西经商人群比例分布可以看到,真正繁荣的是农业发展和人口积累为先导的晋西南,晋商大院集中的晋中和平遥并不突出。晋商富可敌国,但对全省经济带动而言,作用有限。

其次是清以前,经济占比中农业主体地位是工商业无法撼动的,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8-9%,而农村中经商户数比例低于1%,工商业≈0。


地位山西下滑的第四个节点:改开后,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情况下,选择发展煤炭经济。

从明清到新中国建立,山西一直不温不火,跟江南、湖广、两广、四川几个南部大省没法比,也落后于直隶、山东,跟陕西难兄难弟,晋民汗牛痛仆,仰天续命。

山西最后一波光辉岁月,是阎锡山主政山西的前半段,也就是1911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山西再次躲过战乱,获得发展良机,此间建成了轻重工业的大致框架,成为民国的经济模范省。建国前后,虽然整体并不领先,但山西工业基础仅次于东北和京津沪。


建国后,山西经历三次经济转型,除了目前经历的第三次转型外:

  • 第一次:70年代,为补短板,山西开始轻工业大会战,成果显著,轻重工业平衡改善。

  • 第二次:80年代开始,山西定位于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煤炭产业,1979-1989年,国有和私人煤矿遍地开花,数量和产量均增加近3倍,煤炭开采产业成为主流产业。

在第二次转型时,没有预料到煤炭产业发展后期会一家独大,汲取营养、遮蔽阳光,制约其他产业健康发展。


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门槛低,投资少,收益大,挖就能赚钱,挖多少赚多少,那么谁来挖呢?关系硬的挖,拳头硬的挖,直接后果是权利寻租、黑社会猖狂和环境污染;长远看不仅阻碍了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导致山西经济的脆弱,而且在80-90后年轻人的印象中留下了“山西≈煤炭省≈环境污染”的印象,于我而言,这种印象直至再次被迫转型,才有所改观。2018年我第二次去山西时,看到大同的蓝天,颇有些惊讶。


80-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东南沿海迅速崛起,传统的江苏和广东继续领跑,而浙江、福建一路青云直上,山西差距逐渐被拉大。90年代以来,山西经济虽偶有反弹,但基本上被牢牢拍在全国倒数前五名。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山西煤炭经济尾大不掉,能源景气时能排到15名,不景气时就倒数,谷底的山西不得不被动开始艰难转型。 

不得不说江苏山东一直富裕,改革开放造福东南沿海,而最该反思的好像还不是山西,而是辽宁和黑龙江。


iii

山西经济会好吗


地区发展是资源、资本、劳力以及政策、历史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农时代,土地是主导因素,现在是政策和资本。山西的基本省情是:


  • 山多地少,煤多水少

  • 文化历史多,现代创新少

  • 黑色产业多,绿色经济少

  • 国字号/老字号多,民字号/新字号少


其中有两点制约需要点明:

  • 水资源。排行全国倒数前五名,黄河拍岸而过,河水不仅难以直接用于灌溉农田,甚至无法建设水电站(回想一下壶口瀑布)。山西煤炭储量第一,产量占全国1/4,煤化工却只有一家进入全国前十,缺水是主要原因之一。

  • 交通。境内高速还算发达,但铁路可谓落后,看铁路网络,会发现华北中部空了一大片,那个地方是山西。高铁通车里程全国排21,位于海南之后,仅为贵州的1/3,中长期内会极大制约山西(尤其北部)发展。


现在山西经济的问题,所有人都知道是煤炭经济,一煤独大。然而这只是表象,山西最严重问题在于“大政府-大国企”体系,以及该体系影响下,思想僵化、市场失活和腐败滋生。山西百强企业中,有80家是四大传统支柱(煤炭、焦化、冶金和电力)企业,100强企业营收的90%,是国企贡献的。


同时,在政策、资本都向国企倾斜的情况下,民营经济没有活力,很多直接是依附大企生存。带来的影响是,政府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寻租经济比自主创新土壤肥沃,塌方式腐败比真正的煤炭塌方更加触目惊心。

亲历几个场景印象深刻:


  • 某大型矿山国企一线已经停工,供应商着急供货复工,而国企的采购还不紧不慢喝着茶跟你聊天。

  • 某设备经销商为某排名全省前5的煤炭企业供应一台200万左右的设备,在打点完各路关系人之后,经销商老板看到毛利还是正数,大喜过望。

  • 某因安全事故停工半年的矿山企业,所见附近县城整条街的配件、餐饮、物流等商家的老板都垂头丧气,话题离不开三个字:等开工。

工业领域,有人说煤炭采掘的升级产业-煤化工是未来山西的出路,有人说钢铁重工业的升级产业-装备制造是山西的出路,有人说一带一路将会带动山西的钢铁和设备产能外运等等。我认为这都治标不治本,山西之疾在骨髓,激活山西经济的钥匙一定是在政府反腐倡廉的前提下,进行彻底的国企改革。

当然山西的老百姓都知道,山西离不开煤电,但煤电没有未来。未来山西需要明白自己的动态比较优势。


战略上,山西在对外开放试点、战略新兴产业、维稳处突、守疆卫海没有大的存在感,但在能源经济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及国企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相当的发言权。山西的动态比较优势在文化产业(丰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区位优势(中部枢纽,劳力价格、陇海并行线,西部开发桥头堡)、土地资源(因为落后而便宜)以及传统的能源工业升级(传统能源领域绝对话语权)等。


山西过去的战略是:为了一个黑色产业,牺牲其他绿色产业。现在应该是:用一个健康的黑色产业,扶养其他绿色产业。


以旅游业为例,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令人惊讶,山西除了矿产储量中国第一之外:

  • 全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第一;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第一:

  • 全国现存古建筑数量第一。

‍‍山西旅游资源全图,个人认为山西古建筑真堪称一绝。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在山西发现的唐代建筑,山西很多农村仍然保持清末民国建筑风格,如同穿越。

‍数量多,质量不行?

五岳之一恒山在山西,佛教第一名山五台山在山西,四大石窟之首云岗石窟在山西,中国古城第一平遥古城在山西,还有有名的乔家大院、壶口瀑布、绵山、悬空寺、晋祠、雁门关,还有无数红色纪念景点……

《中国市长》纪录片中,耿彦波强调“大同五百年来只有这么一次翻身的机会”,那就是转型文化旅游,走过那么多古城镇,我还是着实被大同震撼到。

山西与京津冀经济圈一山之隔,发达的京津冀和山西周边的河南、陕西,应该是山西目标游客来源地。但据统计北京人国内游最喜欢去的10个城市是上海、天津、深圳、广州、重庆、南京、青岛、杭州、西安与济南,山西的城市在哪里?请问一下京津冀的小伙伴,有多少人来过山西?山西要反思:


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姿势不对?

如果一提起山西印象里全是乌烟瘴气煤灰漫天、土不拉几煤老板和抓壮丁的黑煤窑,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坟修在那里我也不会去参观的。


但是这不代表没有势能和潜力,跟陕西比没有优势,跟河北比没有吗?如果把河北十大景点列出来跟山西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河北就靠这点资源,都比你山西旅游收入高。


是不是基础设施不到位?

北京到太原最快高铁只需两个半小时,北京到大同有多近,大家可以看一下地图。别的不说了,先把北京-大同高铁修好,用不了一个半小时就从北京到大同了,让北京人可以领略佛教名山大石窟,有助于势能动能转化,北京到大同每次都坐飞机/大巴肯定发展不起来旅游业。然后,高铁把晋A和晋B联通起来吧,难以想象太原去大同还得做三四个小时绿皮车,中间信号巨差到电话都打不通。

‍这两年我看到山西的天越来越蓝了,虽然现在每年以超过20%的速率增长,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看看副班长贵州,2018年旅游接待人数排名全国第三(山西第11),收入增长33%,尽管旅游资源不及山西丰富,但旅游业已经成长为贵州支柱产业了。


这一点上,山西追赶贵州的路都还很长。


iiii


一把资源牌改革激活,一张旅游牌突出重围,或许是山西经济的解药。

毕竟已经在谷底了,山西人民乐观一些吧,因为以后无论怎样,都不会再下滑了。

/完

后记:

*这篇文章主要从经济意义上去看山西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与山西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及意义并不重合,山西扼华夏之咽喉而抚其背,整体的政治军事地位比经济地位重要许多,将另文详述。

*最后这个小节,我本来想通过分析,给出更多山西经济发展的方向,最后发现在每一年的《山西省情报告里》,山西的历史和未来、挑战与出路、症结和良药,政府都用官方文体写得明明白白。

厉害的人还是在庙堂,只是希望最后不要变成“打官腔”。

*文献参考:历年《山西省情报告》《左手晋商 右手徽商》《十里八村:近代山西乡村地理研究》《金融发展、山西产融结合新思路》《山西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城市发展学》等,以及山西经济日报、简法频道等公众号。

转自公众号: 你有时间捡史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