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上下七千年
今天下楼买煎饼果子,摊前赫然写着12元一份。
“10元一份都大半年了,怎么突然涨价了?”
“因为猪肉涨价了猪。”
“猪肉涨价和煎饼果子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我爱吃红烧肉!”
猪还会带领哪些商品的价格走向风口?
可能是我生不逢时,要是我生活在古代说不定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猪肉呢?
宋朝之前
早在六七千年前,华夏大地就出现了猪的饲养,此时猪肉和物价稳定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猪肉是餐桌上的美味;
其二在化肥发明并普及之前猪粪是主要的农田肥料;
其三猪在古代祭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时养猪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成本可是很高的,但养猪产出主要为猪肉,附加产值低。猪是杂食性动物,不能像牛羊那样只吃草,还需要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一般人家吃饱饭都不容易,怎么会养食量这么大的猪;一般一头猪出栏时间为2-3年,远远长于现在生猪的平均出栏时间6-7个月。由于社会有限的生产力,此时猪并没有进入规模养殖,也就很难进入百姓餐桌。
春秋战国时期,猪是贵族重要的祭祀用品。猪与羊合称为少牢,与牛羊合称为大牢“太牢”和“少牢”是上层贵族的祭祀用品,普通贵族仅用猪,当时的祭祀是贵族的活动,老百姓不受宗法制度的约束,不需要举行宗教活动。这样看来在贵族宗法制度森严的朝代,猪肉是天子乃至诸侯公卿才能吃得到的“奢侈品”。寻常百姓想吃到猪肉并不容易,越王勾践大力推行人口激励政策,百姓生了儿子,奖励酒两壶,狗一条;生了女儿,奖励酒两壶,猪一头。若非贵族,想吃猪肉?生个女儿让越王看看吧。
秦汉以后,贵族等级土崩瓦解,猪从高贵的贵族祭品成为百姓祭祀用品之一,但由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养的养殖成本依然很高昂,寻常百姓也只有到了重大庆典,才能尝到些许。
魏晋至隋唐时代,胡人南下统治中原,将羊肉带入中原饭桌,“羊羹美酒”是当时美味的代名词。除此之外,中医为猪肉“登不上大雅之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本草别录》
种种中医理论认为猪肉对人体没有益处,只会让人长肉,封闭血脉,百害而无一益。
从春秋至隋唐1600余年间,由于有限的生产力、严苛的等级制度、中医文化的渲染以及南北方文化的融合,社会猪肉产量低,猪肉价格贵,而认同度低。想吃到猪肉实属不易。
北宋
苏东坡让红烧肉一炮而红。
北宋初期,猪肉可是不受待见的食物之一,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一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移,带来的爱吃羊肉的习惯一直持续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认为猪肉配不上皇家的高贵气质,下令不许在宫中吃猪肉,上行下效,很快宫中的饮食习惯传到了民间,猪成了“不高贵”文化的标志。人们公认猪肉是低贱的食物,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在公众场合大口吃猪肉。
给猪肉带来转机的正是赫赫有名的苏大学士,中学课本中对苏轼的定位是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但苏轼还有两个更重要的身份:美食家和宣传家。苏轼仕途一路坎坷,因反对激进的王安石变法,入狱百余天,后被贬到黄州。拖家带口来到黄州的苏轼立马发现当地的猪肉价格特别便宜,而自己刚好特别喜欢吃猪肉,但老百姓不知如何烹饪,遂写下打油诗《猪肉颂》,说明如何烹饪猪肉。
宋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猪的养殖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苏东坡等文人的传播之下,人们逐渐了解猪肉更多的烹饪方式,猪肉逐渐走入百姓餐桌。
明朝
“猪,天下畜之。”
明朝是“朱”姓的天下,不巧的是“朱”与“猪”同音,“杀猪啦”这种话说出来让皇室的颜面放在哪里。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体恤百姓的明君,不让老百姓吃猪肉是不可能的,他下令猪从此不再叫“猪”,正式改名为“豕”或“彘”,民间有一个屠夫称猪为“肥肥”,多么萌萌哒的名字。
有趣的是,到了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这里出现点小的意外,这位皇帝很不巧生在了辛亥猪年,他一时脑热提出生硬的“禁猪令”,禁止养猪杀猪贩猪,就连用猪做祭品都是不可以的,祭祀活动都需要用羊来代替。百姓的爱猪热情如此高涨,这位皇帝的荒唐诏令不到三个月就流产了。
清朝
猪肉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些食材是乾隆四十七年除夕夜御宴,其中猪肉食材占了一大半,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猪肉的喜爱。慈禧太后最爱的肉菜非樱桃肉莫属了,将猪肉和新鲜的樱桃放在锅中烧炖,色泽红润,口感香甜,实则人间美味。清朝其他皇帝对猪肉也有着万分喜爱,福肉、阿玛尊肉、煳白肉、烤全猪都是清廷著名的菜肴。
猪不仅出现在宫廷餐桌之上,在皇室信奉的萨满教祭祀仪式上也十分重要。煮神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东北百姓家出生的全身黑色的小猪,如果有幸被司祭太监看上,可以从小在宫中长大,有吃有喝,而且是为数不多可以活着进宫被抬到正殿的猪,正殿中放着的是灶王爷的神位和两口大锅,此时可能是猪的巅峰时刻但下一秒它就是锅中美味了。电视剧“延禧攻略”中,满朝文武祭祀完毕,皇帝将猪肉分给在场的大臣嫔妃,以示将福气分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