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宏:上海可能是疫情爆发风险最高的城市

张文宏 行政区 2022-04-02

要复工了,还在感慨这个假期,虽然无聊但是总体来讲上海还算蛮太平的,秩序什么的各方面都还可以。


好了,感慨归感慨,从复工开始大家的脑子一定要清醒,各种防护措施务必要十二分到位。

元宵节前的上海和元宵以后的上海完全是两回事情。

为什么会这么讲?

因为有几个因素在起着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未来上海的疫情控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文章里的任何观点是从事实出发,结合我个人的经验给出我认知范围内的逻辑推断,没有任何歧视、贬低某些群体或是地图炮的意思,请看文章的外地朋友客观体会我的立场)。





第一个因素人口总量

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从本质上和其他城市是不一样的,这点大家能理解伐。就拿上海来说,上海总人口2400多万,有近1000万是外来人口。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春节,元宵以前上海是一座“空城”,街道上空荡荡的,地铁里人很少,这是节日里上海在疫情控制方面巨大的优势,我们的人是往外跑,净流出

反观外地其他地方,春节前我们这里1000万人散出去了,大量的务工人员就流入到县、市、镇、村,人员一密集,于是前一段时间到处都爆发了

好了,现在元宵一过,大批回沪务工人员都回来了,人口净流入,900万没有,进来7-800万是肯定有的。


第二个因素:人群特质

我们上海人有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怕死”。因为就算工作一般,但老底子里都有房子。

有房子有贷款所以考虑的就比较多,都很惜命,戴帽子、戴口罩、戴眼镜无所谓的,该戴就戴,也没人嘲笑。

不但自己对自己,同样在朋友间也会相互提醒,比如要一起出去玩的,就劝对方不要出去了,比如年初一要一起出去烧香的,也提醒一圈注意安全,能不去就不去了。

要是换外地某些地方你试试,面子上肯定是挂不住的,感觉很坍台,掉价,没腔调,说不定还会被别人嘲笑SB,被人家嘲笑胆子小,被看不起。

不是开玩笑,有外地朋友的可以问问人家,一开始的几天是不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严重性,不像上海人大年初一就开始都缩在家里了。

这种务实的城市氛围下面,使得上海人的防护意识比较到位,都做的比较好,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所以元宵节前你可以看到上海的路上空荡荡的,地铁里人很少,到处是很有秩序的样子,没什么人出来浪。

所以这是上海人在这场疫情发展到目前可控状态,很重要的一个人群素质优势

.

第三个因素:医疗资源

上海人对于自己的医疗资源是很有信心的,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医疗资源比较牛逼。

像外地这种被发现了还不愿意去隔离的事情,在上海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上海人想法很简单,这个毛病要真的被惹上了,就去医院,去金山。一来不会连累到家里人,二来我被关在医院,一套东西都给我用上,一圈医生围着我转,肯定比在家里等死的要好。

所以上海人一旦被传染,很配合,愿意去隔离。

好了,上面三个因素打包在一起:全是本地人,人口比平时少1000万,而且是疫情爆发前净流出,本地人还都理性,配合政府,怕死,并且医疗资源丰富,对应这1400万本地人还算可以匹配。

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春节假期里,复工前的上海本地人圈子里,是一片相对宽松的氛围。

这点大家都承认的,对吧。





但如果上面这三个因素都产生变化,我们上海接下来会面临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张文宏教授的解读是:武汉来沪人数排全国首位上海可能是下一阶段疫情爆发风险最高的城市。


要理解张教授的这个观点,还是要从前面的三个因素入手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因素:人口总量

昨天是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

大家都还记得吧,一般往年人流回沪其实从初六、初七就开始了,因为很多公司初八就开工了。务工人员很少拖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回沪。

今年碰到这个事情,复工时间延迟了。延迟到几号呢?2月10日。好了,所以大家都会过完元宵节,第一批会吃完汤圆在午夜开着自驾车出发回上海,选择午夜就是怕后面大堵车。

然后大部队会在9号以后一波接着一波的回沪。然后大家赶在10号开工(除了零星的公司会往后面再拖两天)。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张文宏教授为什么他会说后面上海的疫情形势是最危急的,因为返程的春运高峰,其实是潜在感染人群的大转移。


好了,我们来算一笔账,上海2400万总人口,1400万本地人+1000万流动人口。

这个春节1400万”惜命“的上海人都缩在家里,所以事态相对可控,人心还算平稳。

而元宵节之后的几天里至少会从四面八方涌入7-800万人,这样上海的总人口至少会立刻膨胀到2200万。多增加的这800万人口将会瞬间使防控疫情的难度增加很多。

由此,人口因素向不利于防控方面发展了,事实也证明这绝不是虚言。


第二个因素:人群特质

前面说了,春节期间的比较平稳是因为上海人都”惜命“,躲在家里不出去,客观造成了上海是一座”空城“。

而2月10日之后,上海就是一座有至少2200万人的”满城“了,每天路上都是人,地铁里沾满人,电梯里还是人。。。以至于这几天在上海人的朋友圈流传着这么一句黑色幽默: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心态。

上海人都怕死惜命,所以展现出很克制很理性的样子,这样的人群特质,其实对所有人都好,也有利于疫情的整体管控。
那么返程人员的情况如何?

我这里没有大数据,也拿不到大数据。

但我知道对于人性这个东西,大家是要做好思想准备的。


如果上海这种人口密集的超级城市,由于个别人员的不负责任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传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绝不是一个武汉、一个湖北所能比拟的

而浙江的案例也提醒大家,个人对疫情的淡漠将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由此,第二个人的不确定性,也使疫情管控朝着更高的难度发展。

第三个因素:医疗资源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随着800万流动人口的涌入,上海的医疗资源会瞬间下降35%。

这样一来,心比较定的上海人显然会在心态上产生极大的波动,所以才会有元宵节在上海人朋友圈里的刷屏倡议:守住上海,做一个有教养、懂规矩、守纪律的上海人


为了应对后面可能爆发的疫情,其实上海市政府早在春节期间就已经开始做出部署。

下面这张照片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没错,这就是位于金山这次集中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在施工的是扩建600张病床的场地,因为形势可能不容乐观。


当初在做预案的时候主管部门甚至连下面的管线都已经预先埋好了,在上面铺上草地。

一但出事就直接把草地挖开,以最快的速度在上面搭好房子投入使用。


660张+600张=1260张,疫情爆发,金山马上可以投入超过1200张床位。

但在22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一旦爆发疫情,床位是不是够,上海还能不能引来全国的支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


同时医疗资源里最重要的因素:医生,目前上海也是全面吃紧,我们的精英都在支援湖北。。。


至此,春节期间上海在疫情管控方面的三个有利因素,已经消耗殆尽。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听懂了吧。

由于各种因素的转化,使得上海的防控形势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人家的疫情爆发在开工前已经处于可控状态,而我们上海的疫情是在2月10日开工以后才开始全面爆发!

要维持前面春节期间280几人的确诊人数,显然是不现实的。而要压住疫情的势头,不惹祸上身,就需要所有人从现在开始真正的打起12分精神,投入超过之前数倍的重视程度。

朋友圈那些口号是喊给别人听的,真要让自己能度过难关,就要必须仔细的去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外地现在是打扫战场,压力减轻了很多,所以新闻联播这几天才会开始提各地关于恢复生产的新闻,舆论的导向才会向这方面的倾斜。

而我们上海才刚开始投入战斗,前面只是热身。

最后,给我们上海市民一些建议吧:

  1. 你们要明白,现在返沪的很多务工人员在上海的住处是没有存货的,过年回去之前肯定已经清空了。

    所以这几天大部队会先冲到大超市去搬东西,买方便面,买各种喝的,买各种蔬果,买各种肥皂、洗衣服,总之各种采购,因为超市什么都有。大超市搬空了就会去全家这样的超市买,然后去菜场买。

    他们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就为了屯点东西,二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隔离14天,所以准备吃喝。

    记住,不管哪种原因,这几天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老人,都尽量少去不去超市、菜场。

    道理很简单,大部队都赶着这几天去采购,那肯定人多结账要排队,到时候你上海人夹在排队的人里面干什么?

    说的好听一点是耽误人家买东西,说的不好听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2. 接下来一段时间进家门前,把鞋子留在外面。你穿着这双鞋子每天要在外面走,跑到东,跑到西,鞋底全是脏东西。这种脏鞋底,显然在这种特殊时期不能穿进门,所以你必须要把鞋放在外面。放心,这种时期是不会有人偷鞋的,没人吃的准你这双鞋有没有病毒。
  3. 准备点牙签,不干别的,就用来戳电梯按钮,戳完就扔
  4. 准备一副平光眼镜,有那种包着的防风镜更好。在电梯里,地铁里这种密封环境,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的,所以眼镜带着肯定有防护作用
  5. 至于出门戴口罩,进门洗手这种事情就不需要再提醒了,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就直接去外地吧,不要占用金山的一张床位资源了。

接下来,再给外地回沪的朋友们一个倡议吧,这也是上海1400万市民的殷切希望


拜托了
14天留在家里,上海人民感谢你!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疫情地图|多维度,让你一目了然返城高峰来临,这10座城市防疫压力山大疫情之下:防控压力最大十城市秦淮神区!疫情图里 万红丛中一抹绿疫情期间,散装江苏成了我的快乐源泉倪鹏飞:城市战胜疫情实现强韧的三支箭最新限制中国公民入境102国名单各地疫情缓和日期预测

全国人大回应:武汉是否要授权才能披露疫情信息?北大教授专访:疫情演化至今,是制度不足还是人的问题?刚刚,武汉疫情把环保专家们多年来所谓雾霾形成原因的重大研究成果击的粉碎!中金:疫情带来的十大潜在改变新冠病毒疫情对世界GDP及亚洲各国旅游业的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