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4000年公路发展史:从秦直道到丝绸之路,从公路到铁路……

行政区 2022-04-02

转自微信公众号“AsphaltPMT铺装技术星盒子”

  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和科学进步的标志。


一、中国古代公路发展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1、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2、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商朝道路遗址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车战频仍,交往繁忙,《国语》载有东周单子经过陈国时,看见道路失修,河川无桥梁,旅舍无人管理,预言其国必亡,后来果然应验。当时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称为栈道,是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一大特色。

4、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 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的道路网。秦始皇还统一了车轨距的宽度(宽6秦尺,折合1.38米),使车辆制造和道路建设有了法度。除修筑城外的道路外,对于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有突出之处,如在阿房宫的建筑中,采用高架道的形式筑成“阁道”,自殿下直抵南面的终南山,形成“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壮观。

秦开辟驰道示意图

5、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西汉王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远抵大夏国(即今阿富汗北部) 而载之于史册。丝绸之路主要路线,起自长安(今西安),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为沟通了中国和中东与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6、唐朝(618~907年)唐太宗下诏全国,保持道路的畅通无阻,实行道路日常养护。唐朝不但郊外的道路畅通,而且城市道路建设也很突出道路两侧有排水沟和行道树,布置井然,气度宏伟,不但为中国以后的城市道路建设树立了榜样,而且影响远及日本。


7、宋朝、元朝、明朝(960~1644年)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但中国的道路建设发展至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已是驿道时代的尾声,代之而起者是汽车公路的逐渐兴起。从此,近代道路的发展史重点,由东方而转移到西方。



二、中国近代公路发展


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道路发展的时期,但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的马车路(有的也可勉强通行汽车)和驮运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交通设施。这个历史时期大致可分为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1、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公路建设处于萌芽状态,城市道路受到外来影响,有了现代化设施的雏形。而“公路”一词的出现,据考是1920年广东省成立“公路处”开始遂普遍应用于国内。中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苏元春驻守广西南部边防时兴建的龙州-那堪公路,但因工程艰巨,只修通龙州至鸭水滩一段,长17公里。在北方则以张库公路为最长,自河北张家口至库伦(现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全长965公里,是沿着原有的“茶叶之路”加以修整而成,在当时是交通最繁重的一条公路。其他商营公路、兵工筑路和以工代赈所修的道路,出现于沿海、 华北、华东一带,也促进了当时道路建设的发展,并且开始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华民国的肇创者孙中山先生倡言:“道路是文明之母和财富之脉”,并有百万英里“碎石公路”的设想。虽未能实现,但倡导之功,不可泯灭。到北洋政府末年(1926年),全国公路里程为26110公里,大都是晴通雨阻的低级道路。当时东南沿海各省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情况下,大都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修建的公路既无规划,又无标准。在20年代,上海、天津等城市,开始出现了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有沥青拌和厂及压路机等筑路机械,对于中国道路建设的现代化有了深渊的影响。

2、国民党政府前期(1927~1936年)是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1932年,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用。据统计,截至1936年6月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300公里。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抗战初期,几条主要铁路(如平汉、粤汉等)运输干线,几乎全被日本侵略军切断,上海、广州等口岸也被封锁,为沟通大后方交通和打通国际道路,公路成为陆上交通主要通道。那时,为抗日战争的急需而抢修了一些公路。这一时期新建公路共14431公里,其中多数是远在地理与自然条件均较恶劣的边陲地区,不论勘测设计或施工,工程都是十分艰巨的,其使用多服务于军事,对标准和质量要求不高,而且时兴时废,往往修筑和破坏交替发生。据统计,截至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达130307公里。

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抗战胜利后,由于进行解放战争,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国公路能通车的只剩下75000公里。

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修建的公路多为泥结碎石路面。关于科研方面,1933~1941年间,曾在南京修建两条试验路,一条主要试验国产材料的筑路技术,一条主要用进口的沥青材料试验表面处理。1937年又在西兰公路上咸阳市附近,试验水泥稳定土壤路面。1940年在乐西公路乐山附近又修建了级配路面试验路。至于试验研究机构,虽有所创建,由于时局的动荡不安,未得巩固发展。1932年间,在上海曾试用冷拌沥青碎石路,获得成功。1941年滇缅公路,修建了沥青表面处治路面155公里,采用筑路机械200余部,是中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端。一般公路大多采用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泥结碎石路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多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全国通车公路10倍于建国初期;而且工程标准和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建成了从首都北京通往各省、市、自治区重要城市的国道网(见铁路工程中国铁路公路网图)。1981年由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路面设计理论和参数,拟定了全国统一的规范。


中国现代公路(1949~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逐步现代化的时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这个时期内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同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规,对公路留地办法、公路养护办法、动员民工整修公路办法、养路费征收办法等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是公路建设稳定发展阶段。各级公路部门补充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公路建设队伍进一步充实发展,使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这个时期内确立了通过养护,分期改善和逐步提高公路质量的方针;确定了依靠群众,就地取材,大规模改善土路,加铺各种路面的原则;创立了泥结碎石路面加铺级配磨耗层和保护层的养护技术;推行了木桥防腐,改良工具等措施,大大改善了路况。


3、“大跃进”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6年) 是公路数量猛增、再进行巩固的阶段。1958年,制定了“简易公路”的标准,公路里程猛增,但质量标准较低。1962年,公路建设开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恢复和完善了若干基本政策和制度,调整健全了公路机构和建设队伍,试验推广了渣油路面、双拱桥和钻孔灌注桩桥基等技术成果。


  4、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公路建设仍有发展。渣油路面发展较快,十年中增长了10万公里;还相应地改善了线路标准;绝大部分木桥改建为永久性桥梁,使桥梁永久式比重由原来45%左右提高到90%以上;一大批干线上的渡口也改建为桥;公路自办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机械设备逐年增加。国防边防公路建设和县社公路建设也有不少进展。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公路修筑、管理和养护的影响和破坏,有的地区路况下降,工程质量事故和交通事故相当严重。


  5、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1977~1983年) 是公路改革和提高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恢复并改革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养护,扭转了路况下降的局面,对原有已使用超龄的渣油路面进行了及时维修补强。


中国现代公路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路面工程方面创立和发展了泥结碎石路面和砂石路面的养护、改善技术;发展了石灰稳定土路面基层;研究利用国产多蜡渣油和沥青修筑了高级、次高级路面;使公路行车条件大大改善。在路基工程方面研究成功了一整套路基爆破新技术;在冰冻地区发展了防治公路翻浆的措施;在盐湖地区修筑了世界上少有的盐块路;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修成了沥青路面。

此外,还学习、引进了各种国外先进技术,如乳化沥青、预应力混凝土桥,各种勘测设计新技术以及交通工程学的理论和应用等。在公路养护方面随着公路和汽车数量的增长,增加了养护里程,壮大了养路队伍。截至1983年底,经常养护的公路已占总里程的80%以上,基层养路段有2700多个,养路道班近5万个,固定的养路从业人员达78万余人。公路养护质量逐年有所提高。同时对公路逐年进行一些技术改造,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御灾害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