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前的海南“公交车”长啥样?

行政区 2022-04-01



回溯历史,海南岛从民国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路运输,透过车轮滚滚扬起的尘土,我们仿佛看到了百年前的画面———那是一个迫切渴求交通,又无法无章的时代。


1923年,琼剧作曲家吴梅的父亲从新加坡回来海口后,成为第一个开公交车走海榆中线的司机。当时风华正茂的吴梅父亲摁着喇叭,带着颠簸的轰响闯入了永兴一带闭塞的乡村。乡民们挑着荔枝、龙眼争先恐后挤公交上海口去贩卖,吴梅的母亲也羞涩地夹在人群中。


“我拉你上车,不收你的钱带你看海口。”吴梅父亲暗藏私心地向她盛情邀请。


后来永兴许多人就这样搭乘公交走进了海口,成为当时的新海口人。





民国初期海口周边仍有马车在跑






















最早的三台美国“多利”牌七座旧车



















虽然海口很早就成为重要通商口岸,但是过去交通十分落后,主要以马匹和轿子为主要交通工具。


清末,海口成立了琼利马车公司,拥有三四十辆木制马车运营,往返于海口至府城之间,不定班次,每车坐4-6人,额满即开。


据说民国初年的交通工具有汽车、马车、人力车、独轮车等,但路不好,汽车总共只有三四辆可用。陈铭枢1933年出版的《海南岛志》中提到,“人力车取价殊低廉,周行海口市内约铜仙20余枚。由海口往琼山县城,途程7里,亦不过30余枚而已。


马车营业无公司组织,或二三人合购一车,或一家置二三辆。停车于海口红坎坡村,限来往红坎坡、府城间,每辆坐4~6人,每人收费160文,自晨至夜额满即开,每日可得溢利一二元。


因为马车、人力车,仅行于海口、琼山之间。其他地方的运输“尚有牛车、独轮车载人运货”,每里约收钱百文。感恩、昌江两属最多,儋县、崖县、临高、澄迈次之,陵水、万宁又次之。


此外还有牛车,独牛拖行车,可载重二三担。二牛拖行车,可载重六七担。


独轮车可载重担余。此类车辆笨拙迟钝,运动不灵,且身重轮薄,易于损坏路面,只可用于农场山坡间,聊代挑运而已。”


那么真正的汽车运营是在什么时候呢?《调查琼崖事业报告书》、日文《海南岛》、《琼崖史海钩沉》以及陈献荣1934年出版的《琼崖》中,都提到海南岛第一条马路“琼山至海口一段”修建后,同年(1917年)12月,商人黎晋隆集股组织开办琼州汽车公司。


黎晋隆最初的策划是筹集10万元,开通海口、定安、文昌县城为一运转区域,但招股却没有想象中顺利,仅筹到2万元,于是决定先在海口与府城之间跑。


黎晋隆用这2万元到香港买了三台美国“多利”牌七座旧车。“次年(1918年)开始营业,是为本岛公路客运之始。”《琼崖史海钩沉》这般记载。


“多利”车每辆载客6人,每日往返海口至府城20车次,每人车费4角。

人力车仍是民国初年海府的交通工具






















廉价车上岛拆装改,路烂损车又耗油



















海南岛早期的公共汽车是什么样子呢?吴梅回忆说跟四轮马车的外形差不多。


由于海南气候炎热,汽车一上岛,经营者立刻拆掉封闭性的车体,改造成仅有顶棚、护栏的开放型车身。


《海南岛志》统计,民国初年汽车则多数为美国福特之廉价车所改装,普通速率每小时可行130里。“惟各属公路建筑简陋,未能合工程法则,而车身多由旧车改造,购之已久,用之又滥,时或载量过多,故其能力损失,效率低减,每小时仅行六七十里”。


民国十五年的“海关报告”中提到,“输入车辆价值与修补机件胶轮等价值为2:1”,修车配件损耗高得吓人。到民国十六年的报告,该比值下降到36.3%;民国十七年再下降到16%。


至于油耗,民国十六年的电油输入占输入车辆价值的百分比为23.7%;民国十七年为43.7%。《海南岛志》认为,“两年比较,车辆输入减少一倍,而电油消耗反增一倍”。


为何损耗如此之大,油耗如此之多?这得从收费说起。


《海南岛志》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南岛的运输汽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称“勿甲车”,每车坐6人,每客一位每10里收车费2角5分;二类称“小多利车”,每车坐9人,每客一位每10里收车费2角;三类称“大多利车”,每车坐10余人,每客一位每10里收车费2角。每货150斤当客一位。


但坐远一点,“合公路处之筑路附加费、车路公司之通过费等,行车百里需费约五六元”。


据文昌县汽车营业调查报告,“每辆汽车每月可得溢利千数百元。彼等行驶于文昌、海口间,每日二次,其收入约五六十元,而销耗费不过二三十元”。


拆细了算,当时电油1罐值4.6元,机油5斤值1元,车夫2名工资2.2元,车夫伙食1元,车价利息0.8元,筑路附加费1元,车损耗1元,机件补换1元,又文琼路通过费7.2元,琼文路通过费9.6元,其支出共29元。


跑运输如此赚钱,一时之间,旧坏车辆纷纷加入行列。

民国初年在海口城郊见到的牛车






















持牌照交捐税,日寇侵琼由盛转衰


















既然旧坏车纷纷登岛上路,路面又坑坑洼洼,再加剧了“车辆旧坏,机身销耗率增加”。结果可想而知,“车价抬高,乘客受损,且足以妨碍车业前途之发展”。


后来政府发布规则开始限制车辆入岛,已经运营的车辆管理措施有“随时检查车辆,机件不健全者悉不给牌照,勒令停驶”。


民国时期在海口街头上跑的汽车,分不清是客车还是货车。


但法不责众,“惟本岛从来习用不良车辆为数已多,一时尚难尽数更革”。


此后便出现了最早的行驶证,持牌照上路。领牌照就像交份子钱,“每月应纳牌照费额数,汽车甲种照费15元,乙种照费30元,丙种照费2元,丁种照费1元;马车照费8角;人力车照费2角;单车照费营业车3元,自用车1.5元”。


1980年代编撰的《海汽发展史》记载,民国汽车运营有三种方式:一是既有汽车,又有公路的行车公司;二是只有汽车,靠向筑路公司纳款租路,承包专线运营的行车公司;三是仅有一辆汽车,靠临时向筑路公司或承包路段行车公司缴纳“通过费”,进行个体营运的私家车主。


归纳而言,民国汽车营运的苛捐杂税大体分“路租”(也称通行费)、“牌照费”、“附加费”三种。虽然捐税名目繁多,但基本上仍有利可图,还是促进了汽车事业的兴盛。


1939年秋,日本侵略海南岛,全岛实行残酷统治,公路破败,私人汽车运输公司大都倒闭,全岛汽车运输业整体处于艰难维持,频临破产的地步。


此情形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结束。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