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口40万的贫困县,年书画交易18亿元,书画收藏150万件

行政区 2022-04-01

导读:总人口40多万的通渭县,有活跃的书画爱好者1万多人,全县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到150万件,专业书画经营场所超过400家。通渭县书画市场年交易额达18.6亿元。



人口40万贫困县,年书画交易18亿元,书画收藏150万件


甘肃通渭县书画市场年交易额达18.6亿元,在书画产业链的打造上,通渭县已初见成效。


2013年通渭县画廊协会成立,目前已有165家画廊、128位书画家和书画经纪人加入协会。完成书画交易额18.6亿元。



一边是书画家“烧火”了市场,一边是书画收藏者“闹火”了市场。


来自襄南乡的一位农民一口气收藏了5幅作品。他说,收藏这几幅作品,花钱也不多,这些作品既可以在自家挂,也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贫困县农民不斗富,斗字画!


贫困县农民不斗强不斗富,却“斗字画”。作为贫困县的书画交易额却达18.6亿元。56岁的农民寇某说:“家里没几件有分量的字画,总觉得没活出样子。”


在甘肃省通渭县,“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这句话像家训一样世代相传,妇孺皆知。


81岁的李枝旺听说县城最近有书画艺术节,早晨6点多就搭车赶到县城。“我没钱买,来看看心里也舒坦。”“虽然我识字不多,但是爱书画,家里挂着十来幅字画。”



72岁的山东老人王江泉两年前来到通渭,“我要把自己的字挂满通渭所有的家庭。”


据统计,总人口40多万的通渭县,有活跃的书画爱好者1万多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5人,全县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到150万件,专业书画经营场所超过400家。



据了解,2013年通渭县完成生产总值27.3亿元,财政收入只有1.6亿元。“虽然通渭人爱字画,以前甚至有农民拿土豆换字画,但这18.6亿元不全是通渭本地人掏的。”廉牛辉介绍说,通渭因在业内名气大,加上画廊经营者们邀请国内书画名家来通渭创作,所以外地的收藏爱好者也会来通渭“淘宝”。“



在通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强看来,正是“人人爱字画、家家挂字画”的文化氛围,造就了通渭在国内书画界的名气和企业家的投资热情。根据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渭县启动实施了占地3000亩、总投资43.6亿元的书画产业发展平台,这个建设内容包括书画艺术交流中心、悦心画廊、西部书画艺术培训学校、牛谷河书画风情线及书画摄影采风基地的项目将分三期建成。



贾平凹:你可以大字不识,但中堂不能无字画


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通渭人家》里这样描述通渭:“你可以出门穿的衣裳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


甘肃通渭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仅有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可通渭县民间字画收藏总量却达到150万件,户均15件。



浓郁的“书画情结”培育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乡土书画家”,通渭不少人“拿起锄头干农活,提起毛笔作字画”。


据通渭县政府统计,通渭县比较活跃的书画爱好者有1万多人,书画创作人员3000多名。当地干部说,改革开放以来,输出“书画艺术人才”是通渭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的一大特色,“书画劳务”成了通渭的品牌。



经过几十年发展,这些乡土书画家、收藏家慢慢成了气候,通渭民间字画市场快速红火了起来。


58岁的通渭县城关镇坪乡村村民屈高荣文化程度不高,可收藏字画已经30多年,家里藏品有200多件。去年他在县城开了一家画廊,做起字画生意,年收入三四万元。“这是门雅生意,藏字画的人多,乡风民俗就好,对社会有好处。”屈高荣说。



文章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