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朝是如何统一台湾的

邓涛 行政区 2022-04-01

作者:邓涛

源:《学习时报》2020年5月4日第3版


1644年,清军入关,较快统一了北方地区,但清政府对南方的统一则经历了整个顺治朝。顺治末年,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根据地的郑成功挥师东进,率领将士赶走了盘踞台湾岛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地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康熙朝时,康熙恩威并施,取得了政治与军事上的胜利,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政府之所以能顺利统一台湾,在于顺应历史大势,展现了国家统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力量。


01

清朝为什么要统一台湾


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不久便去世,郑氏子孙偏安一隅,逐渐演变成为割据小政权。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去世,年幼的康熙继位,开始了康熙时代。随着清军击败了云南等地的反清势力,清廷在战略上开始北瞰南望,关注边疆地区的治理,在南方重点应对台湾郑氏政权,提防郑氏割据势力的骚扰,并试图招安。但康熙十二年爆发了“三藩之乱”,使得清政府经略和统一台湾有所延后。


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前,清廷不时遣人招抚郑成功的子孙,未对台湾施展足够压力,故郑氏政权“志得意满,断无输诚向化之念”。


面对清政府的统一要求,郑氏政权请求能像琉球、高丽等藩属国一样称臣进贡。可见,避居台湾的郑氏政权,已退化为割据势力,只求政权能够独立。


但康熙断然拒绝,认为台湾居民多为福建人的后代,统一台湾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绝不能视台湾为朝贡国。


康熙二十年,随着三藩之乱的结束,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解决对其他区域的统一问题。无论是出于历史原因,还是出于现实考虑,清政府统一台湾都已是势所必然。


台湾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适合农耕。“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可见,清代台湾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但清政府统一台湾,并非出于土地价值,而是认为统一台湾为理所应当,即使台湾“为不毛荒壤,必藉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沙线风涛,往来利便,遂为直隶、奉天、山东等沿海七省必达之咽喉”,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清代中国整个东南地区的安危。


三藩之乱时,郑氏政权派兵袭扰东南沿海,给清政府平定三藩造成了牵制。如果台湾迟迟不能统一,可能为外国所利用。郑成功逝后,“其子有十,迟之数年,长成群强,假有一二机觉才能,收拾党类,结连外国……终为后患”,台湾可能勾结外国,威胁东南沿海。台湾必须在清政府手中,才能够成为沿海海运的要道和节点,成为沿海地区的屏藩。


台湾迟迟不统一,“迁延岁月,虚靡浩费”,严重消耗了清朝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清政府为了预防郑氏政权对福建的侵扰,并在经济上孤立台湾,采取了迁界之策,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人迁入相对靠近内地的地方,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隔离出了一个沿海而蜿蜒的无人区,且在无人区边缘建造边墙,驻扎重兵,以应对威胁。


其实,迁界之策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管是清政府还是台湾,都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老百姓也苦不堪言。在郑氏政权拒不降清且不时骚扰东南沿海的大背景下,唯有尽快统一台湾,才能结束这种持续损耗,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即“至是台湾荡平,民再康矣。台湾灭而天下无事,诏息天下兵”。


02

清朝如何统一台湾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想法在顺治朝时即有,但囿于内外局势,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原地区,无暇东顾,暂无实力统一台湾。在康熙朝,国力日益强大的大背景下,在郑氏政权日益退化为分裂割据势力的前提下,清政府统一台湾不仅必要,且有能力。


郑经继承延平郡王之爵后,虽同清政府对立,但康熙统一台湾的策略,并非是纯粹的武力统一,而是优先招抚,积极争取台湾郑氏政权及其兵民的归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康熙七年,施琅在奏疏中提到:“去岁朝廷遣官前往招抚,未见实意归诚。”可见,清政府的招抚效果比较有限。不战而屈人之兵固然是至善之策,但亦应将伐兵和攻城作为万不得已之策。


对于清朝统一台湾而言,这个策略也适用。时人评价清政府统一台湾之举:“穷兵黩武,固非福世之图;而纵乱养奸,亦非安邦之策”,即虽然不提倡穷兵黩武,但也绝不能坐视台湾长期分裂,进而扰乱中原内地。


针对台湾偏安政权不接受清政府招抚,施琅曾言:“从来顺抚逆剿,大关国体,岂容顽抗而止。”认为若招抚无效,则当以武力相临。清政府在力行招抚的同时,也在筹备武力统一,以备他日之需。


康熙时,清政府耗时八年平定三藩叛乱,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才于康熙二十年完全平定。此后,清政府得以休养生息,即便偶有战争,亦无伤元气,康乾盛世渐有发端,国力日益强盛。


这一时期,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开始好转,有了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处理台湾问题,且彼时清廷君臣之间和谐团结,尽管有些臣工在出兵台湾的方式和时机上存在不同看法,但总体来说,清廷上下对于收复台湾的意愿是一致的,不愿坐视郑氏政权而不管,而且对收复台湾也有足够的信心。


反观台湾政权,则从三藩之乱爆发开始陷入困境。郑氏政权响应三藩,配合三藩反清,却在福建同靖南王耿精忠争抢地盘。此后,郑氏政权在东南沿海被清军击败,大伤元气。在清政府的封锁下,台湾经济陷入困境,彼时,台湾“谷价沸腾,粮饷匮乏,人心思变”。郑氏政权参与三藩之乱,在一定程度削弱了自身实力。


康熙二十年,郑经三藩之乱末期去世,为清政府统一台湾创造了一定的契机。此时台湾内部陷入内斗,郑经长子为冯锡范所杀,刘国轩、冯锡范拥立尚未成年的郑经次子郑克塽为延平郡王。


康熙得知此情形后,认为收复台湾的时机已趋于成熟。此后,正如康熙所预测,得势的刘国轩对反对势力大加镇压,造成台湾地区“人人思危,芒刺在背,间有向义内应,奈隔绝汪洋,难以朝呼夕应”。


台湾出现内争之后,不时有人从台湾逃至福建,为清政府统一台湾积累了条件。


此外,台湾地方相对狭小,民户有限,以有限之田赋供应独立政权,养育数万之兵,负担极为沉重,即如清人所言:“盖就其一隅之产,以供百万之费,政繁赋重,民心已思变久矣。”


“夫兵,凶事也”,古人亦认为用兵攻杀并非最优之策。因此,即使收复台湾的时机已经成熟,康熙仍秉持刚柔并济的策略。但由于郑氏政权拒不归附,甚至试图长期维持分裂局势,故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武力。在收复澎湖后,清政府重点打击分裂气焰,震慑分裂势力,用兵和招抚并行不废,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台湾各方势力的投诚,最终实现了此后郑氏政权的和平归附。


清政府统一台湾,筹划已久,但迟迟未能付诸实践,原因除了彼时清朝的内部和外部形势外,还有信心和决心问题。“台湾剿抚之说,纷纷数岁未决也”,清廷内部对统一台湾立场不一,而施琅认为,只主抚而不言武亦不可取,一方面全力向康熙建议统一台湾,另一方面主张在招抚无效的情形下武力攻台。


康熙亦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不统一台湾,“则沿海一带地方,民鲜干止之乐,兵有征调之繁”。


当时,清廷诸大臣对能否隔海统一台湾议论纷纷、并无自信,只有施琅“摅忱力赞”。在施琅的支持下,康熙坚定了统一台湾的决心。康熙认为施琅不仅能从精神上支持自己,还是领兵收复台湾的最佳人选,正如康熙所说:“朕惟国家有戡乱宁民之略,必有协谋宣力之臣。”


此外,福建总督姚启圣亦是统一台湾的功臣之一,施琅主要是练兵和领兵打仗,而姚启圣则是积极做好后勤筹备工作。攻台之前,姚启圣调兵制器,奖励士卒,捐造船只,无所不备。



康熙二十一年时,清军“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积极做好战备工作。到康熙二十二年,面对迟迟不肯受抚的郑氏政权,清军已开始准备正式攻台工作,未雨绸缪,注重后勤筹备和供应对战事的重要影响,开始积极筹备进剿军前所需兵饷、米折、应用器械及修理船只、预备物料。


此后,清朝统一台湾,已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个东风,便是海风,“夫南风之信,风轻浪平,将士无晕眩之患,且居上风上流,势如破竹,岂不一鼓而收全胜”,一旦风信适宜,清朝便可大军出动。


水师提督施琅深知“攻心为上”的策略,在主张武力统一台湾的同时,还提倡争取台湾民心,减少清军统一台湾的障碍,降低双方的战争伤亡。施琅治军严明、名声在外,在清政府出兵台湾之前,已有不少兵民逃离台湾回到福建,原因便是不少台湾兵民“私相偶语,提督不嗜杀人”。


清政府出兵台湾,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并不打算直接派兵进攻台湾本岛,而是先取澎湖,再以澎湖为突破口,以战逼统:“先取澎湖以扼其吭,则形势可见,声息可通,其利在我。”此后,清军亦按照此策行事,先待风信,此后全力攻取澎湖,同刘国轩带领的郑氏军队在澎湖鏖战。最终刘国轩战败,清军占领澎湖,在战略和地形上掌握了主动。


澎湖破时,台湾人心大震,清军占据了地理之利,也猛烈打击了郑氏军队士气,起到了攻心之效。清军攻克澎湖之后,虽然清军伤亡亦多,但并未虐待俘虏,而是“恤其被伤兵卒,予以医药,载其生还,此其恩威已遍洽于台湾”。此种行为,让台湾本岛兵民意识到,投降并无性命之忧,顽抗则凶多吉少,进一步瓦解了台湾士兵的抵抗欲望,“不敢复萌异志”。


在清政府的招谕下,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郑氏政权递交降表文稿,正式向清政府投降。在郑氏政权投降之后,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率清军进入台湾,台湾地区农业商业依然如旧,未受惊扰,民众扶老携幼欢迎施琅所率部众。


03

统一台湾后的策略


澎湖之战后,施琅驻扎澎湖期间,严格约束军队纪律,清军纪律严明、并不扰民,“王者之师”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台湾的郑氏政权,虽然曾武力抗拒统一,但澎湖之战后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大势而归附清朝,使得双方避免了更多死伤,所以清政府对他们采取了宽容政策,甚至对于部分投降官员,给予信任而加以重用。


此外,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通过采取轻徭薄赋、稳定台湾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等方式,实现了统一之后台湾地区的稳定和安宁。


在施琅率军正式进入台湾本岛之前,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施琅向台湾兵民发布了“安抚输诚示”,提到:“军纪素严,秋毫无犯……本提督言出金石,决不尔负。”施琅进入台湾后,践行了他的承诺。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在“谕台湾安民生示”中提到,此次清军入台,所有粮饷皆取自福建等内地,不用台湾百姓供应,只有日常食用的蔬菜需在台湾本地采购,但“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


施琅还禁止台湾百姓为清军犒军,“诚恐乡社保甲沿袭故套,各自派办劳军之费,致扰民生”,并申明如有地方官员敢筹办犒军,将严惩不贷。此外,施琅还规定:“官兵不许占住民居,弁目不许包贌乡社……糖蔗民间物业,严禁兵丁混折。”确保了军队不扰民,与民相安,赢得了民心。


澎湖之战后,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台湾。


算上招抚时间,清政府共计耗时两个月便统一了台湾。这一局面的实现,除采取了正确的军事和政治策略外,也同郑氏政权当权者能顺应形势、归附清朝有关。


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没有选择在台湾本岛负隅顽抗,避免了更多的战争和牺牲,如刘国轩“决意倾心,以生死听命于朝廷,免贻害生灵”。也因此,清政府在统一台湾之后,对郑氏政权官兵采取了优容的政策。


清政府一方面命郑氏家族和郑氏政权的权臣迁徙到北京,使他们安居;另一方面对于郑氏政权四万多普通士兵,施琅建议让他们愿入伍或归农,都各听其便。此外,对逃至台湾的明朝朱姓宗室人员,清政府也予以了安置,让他们在附近各省安插垦荒。


此后,清政府授郑克塽公爵,授刘国轩、冯锡范伯爵,而力主降清的刘国轩“更叨天津总兵之任”,成为一方大员,可见清政府对他们的信任和宽容。



战后善后之策,重在安民和休养生息。早在清军攻克澎湖之时,施琅便出告示,规定澎湖地区百姓“蠲三年徭税、差役”,以恢复澎湖经济。


施琅率领的清军入台之后,“其各乡社百姓以及土番,壸浆迎师,接踵而至”,之后,施琅赐给他们衣帽、布匹等物,台湾汉人和少数民族“咸皆欣欢踊跃”。此后,施琅规定:“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确保了台湾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此外,清政府还免除了台湾地区的正赋和杂饷,有助于战后民生的改善。


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在台湾设府、设县,并设一万绿营兵驻防台湾本岛和澎湖,标志着清政府在台湾行政和军事管理的体制化。


在清政府的治理下,台湾地区经济继续发展、民生继续改善,即如乾隆、嘉庆时人所评价:“台湾雄峙东海,横亘千余里,土田膏腴,家多殷实。”可见彼时台湾地区已为清朝的富庶之区。到光绪朝日本侵占台湾之前,“台湾银米尚不缺。且多富户豪民”。


清朝统一台湾既是出于历史原因,也是源于现实需要,避免了台湾被进一步割据化,也换来了清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清前期国力强大、君臣团结以及台湾地区的内耗为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和契机。


清政府在统一台湾时,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善用人才,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使得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对台湾的快速统一。


此外,清政府还十分重视统一台湾之后的善后工作,实现了驻军同台湾民众的和谐相处,妥善安置了台湾郑氏政权的投降势力,促进了台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较快恢复,为此后台湾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距台湾最近跨海铁路开通:京台铁路再迈一步|我叫平潭,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地方若大陆拿下东沙群岛、澎湖列岛,台湾会崩溃三维看台湾位置多重要?控制日韩咽喉郑成功收复台湾路线图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岛地形全对比100首经典台湾民歌,值得一听日本殖民时,朝鲜、台湾的行政区划是怎样的|台湾省汽车、摩托车保有量福建省2019年GDP总量超过台湾省台湾为什么叫“台湾”|为什么台湾女人有着柔美的“女人味”而大陆女人却是女汉子味台湾滋味|美国全票通过《台湾保证法》之后,意味着什么|各历史时期的台湾纸币|宝岛台湾,这么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