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百张老照片,带你穿越老广州(中篇)
前言:广州,旧称广东“省城”,英文为 Canton,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发生最早与最激烈的城市之一。本中篇,将会展示清代广州城门、古塔、洋行、珠江,以及民国、解放后广州珠水堤岸的景色,细细为你解读这一帧帧珍贵的影像。
清末广东省成——广州
广州 旧称广东“省城”,英文为 Canton,是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发生最早与最激烈的城市之一。早期,广州是一座城墙围绕,房屋低矮的古城。十六世纪后,欧洲人在广州的十三行地区已有较大规模的西洋建筑活动。鸦片战争后,广州沙面被划为租借,侧面推动了广州本土的建筑业与建筑市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以西方建筑师为主体的商业设计市场。二十世纪初,岭南本土建筑师出现,他们来自出国留学归来、新式学堂学习、华侨建筑师与自学工程设计。昔日“营造”式传统建设渐渐转变,使得建筑有设计图,城市与街区建设有规划。
民国时期的广州
1911年民国政府成立,广州城市市政建设开启,大量华侨建筑师与留学海外学习建筑工程的建筑人才归来,拆城墙,拆低矮的旧屋。陈济棠时代的到来,让广州近代城市建设更达到一个巅峰高度,中西合璧的公共建筑与私人住宅大量涌现。广州从一个古城“转变”为一个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大城市,展现出那一抹珠江的“红尘岁月”。
『正西门的岗亭』广州“正西门”就是今天的“西门口”,这是1858年的照片,图中人物为英法联军的士兵,在岗亭前走过。
门楼上的岗亭比较大
应该具有居住功能
『越秀山山脚』这张照片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拍摄的,拍摄点就在今天的越秀山体育场。
越秀山脚的另一角度
『大北门』又称正北门,位于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越秀山斜坡的门口),这里曾是广州北面的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位于省城北部,旧时较为荒凉。1918年10月,民国拆城建马路,大北门被拆除。
1878年的大北门
大北门与清代广州人
行人通行于大北门
大北门外双山寺
后来改为义庄
『城东南角八角亭 』1878年的广州老城东南角八角楼,非常古朴,但暂时未能得知具体地点。
『宝岗夷人跑马场』位于今天的河南宝岗大道、宝岗球场一带。清代洋人在中国开展跑马“BOCAI”最早的地方,据说“输赢动计万金”。真想不到,宝岗球场一带原来还有这一段历史!
『广州万寿宫』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位于广州旧城文明门一带。每逢正月初一和皇帝、皇后的寿诞,广州的文武官员都要齐聚万寿宫朝拜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在皇帝驾崩或皇后逝世之时,所有官员亦须在万寿宫内相应的牌位前泣拜哀悼。官员途经万寿宫,都必须下马或下轿步行走过正门。
万寿宫颇有气势
堪称广州最有气派的殿宇
『广州将军府』明代中期为提督府行署。清顺治七年(1605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率领清兵攻入广州后,大兴土木,在这一块地方营建王府 。靖南王移师福建后,原靖王府便被平南王之子尚之孝占有。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决定在广州驻防八旗兵,并设置驻粤八旗将军统领。从此,昔日的靖南王府便被改名为将军衙门,又称广州将军府。上图两侧的将军府石狮子今日就摆在人民公园内,大家看看是不是。
1871年的将军府内
小桥亭台诗情画意
将军府内的凉亭
『六榕寺花塔』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大火。北宋绍圣(公元1097年)重建。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自古以来都是标志性建筑。
广州将军府望花塔
『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因塔呈圆筒形,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另一说为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故名。寺院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相传由唐初来华的阿拉伯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主持,为当时侨居广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捐资所建。
清末时期的光塔
清末光塔与花塔相互对望
『赤岗塔』广州现存的古塔之一,地处红砂岩山岗上,而得名赤岗塔。它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约50余米。是继琶洲塔、莲花塔之后修建的第三座“风水宝塔”。琶洲塔位于广州城东南40里,莲花塔位于城东南80里,赤岗塔则位于东南城下,构成“锁二江”“束海口”的“珠江三塔”,以聚“扶舆之气”。因此塔雄伟高耸,与东邻琶洲塔相呼应,成为珠江经广州出海口的风水双塔。
清末的赤岗塔
『琶洲塔』广州现存的古塔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外观9层内分17层,高50余米。传说当年珠江中常有金鳌浮出,所以原称海鳌塔,故可能也有保佑学子高中的“独占鳌头”之意;又因建塔的山岗为两山相连如琵琶,故称为琶洲塔。
清代的琶洲塔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
民国时期航拍沙面
气势非凡
另一角度的沙面航拍
1881年远望沙面建筑群
1879年的沙面岛埠头
1883年的沙面建筑与道路
西式栏杆相当豪华
沙面教堂与堤岸
上世纪80年代沙面教堂
1900s沙面租界瑞记洋行、怡和洋行及江面风帆
今天白天鹅宾馆一带
『旗昌洋行』(Russell & Co.)是19世纪远东最著名美资公司,1818年由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米德镇(Middle Town)商人塞缪尔·罗素(Samul Russell)创办于广州。从事广州至波士顿之间的跨国贸易。早期主要的经营项目是茶叶、生丝和鸦片,主要贸易伙伴是广州十三行富商伍秉鉴(1769年-1843年)。左后方远处依稀见到兴建中的法国教堂石室。
珠江西濠口河段 偏右的建筑是美商昌旗洋行
1868年 Floyd, W.P.拍摄
『白鹅潭』是珠江流经广州最宽和水位最深的河面,自古以来是广州对外通商的重要交通水道。清朝道光年间,白鹅潭一带有数千花艇聚集于此,热闹非常。花艇装饰清雅秀丽,船上莺歌燕舞,笙歌彻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面沦为英、法租界,白鹅潭被侵略者控制,成为外国舰只避风停泊的港湾。
清末的白鹅潭
『珠江帆影』清末的珠江,千帆横渡,艇仔与大火船并行。疍家人水上人家的时代,也是一种历史。
1875年的珠江
1883年珠江
1883年的珠江
1883年珠江
1870s 法国教堂石室
还在兴建中
1883年的珠江
可以清晰地看到石室与江边低矮建筑
也可以知道石室自古不直通珠江
珠江上的“金山号”轮船
1870年代 珠江边舢板停泊地
长洲岛黄埔船厂一带拍摄
远处依稀可见琶洲塔、赤岗塔
『花艇』是珠江与荔枝湾等广州河涌上行走的大型艇,千万不要以为是卖花的。其实,花艇是指一种养有艺妓以娱乐宾客的船艇。船舱比较宽敞,可以歌舞,为当时广州的特色。
停靠在荔枝湾的花艇
花艇内部极为豪华
『泮塘海口』“海口”其实就是泮塘与珠江交接的地方。当年珠江叫做“海”。岸边,叫做“海皮”;坐渡轮过江叫做“过海”。
『波楼与波台』位于滨江西路洲头咀。鸦片战争后,粤海关由英国人掌权,英国人在此设粤海关办公点,建有一座西式洋楼(波楼)和一座铁塔(波台)。此塔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高33米,上有测风设备,台风将至即挂风球(俗称波ball),故人称“波台”。于塔上可望到白天鹅潭一带船舶往来,据说当时用高倍度望远镜还可眺望到虎门,故此地有“海天四望”之称。波楼与波台尚存。
『广州大新公司惠爱分店』新大新公司原名大新公司,在民国时期与新新、先施、永安并称广州四大百货公司。1914年,由蔡昌、蔡兴两兄弟在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买了一块地,在此兴建了一座大楼而创办。因此,在百货公司旁边有一条街道,称为昌兴街。1918年,他们又在西堤开了一家分店,为了与中山五路的有所区分,就把中山五路的称为城内大新。解放后,城内大新易名“新大新公司”。
『太平南路』因位于清代太平门之南,故民国8年(1919) 拆城建马路时称太平南路,1966年改称人民南路。民国时期数十家商业银行总部扎堆在这个长度不足千米的路段,在中国近代商业银行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使广州太平南路成为民国时期广州“华尔街”。因为如此浩大的金融体系在此,激活了西堤与长堤,让西濠一带成为了热广州民国经济中心区!
宽阔的马路 高大的骑楼
西壕口多家酒店在此
嘉南堂新华、新亚大酒店今日尚存
太平南与十三行路口 大元茶楼
太平南与一德路交界陆羽居茶楼
太平南转向长堤路口牌楼
珠江上看西壕口嘉南堂
西壕口银行酒店林立
『西濠二马路』1949年3月由仁济路口西望一带夜景,街道右侧可见“笑记”肥鸡的招牌。
『航拍河南景』民国时期的河南(今海珠区)还是相对没那么热闹,别墅的田园风光,数叶小舟点缀江面上,一番景致。
『灯塔』清末民初在珠江礁石上的灯塔。由于旧时珠江礁石较多,船只也很多,灯塔成为水城江畔的一大特色。细心观察,至今珠江上其实还有不少灯塔存在。
『珠江帆桅』民国时期,珠江水上人家的帆桅景色,见证广州水城之名。
『东堤』清末民国广州的“烟花地”。1910年兴建的"广舞台",模仿上海天蟾大舞台,高达4层、平排16间的两座大洋楼作酒楼兼妓院,旁建2000多个座位的戏院,当时一下子成为广州人气最旺的消闲之所。广舞台因火灾被烧塌,烟花随水逝。
1949年东堤一带
『西堤』民国广州繁华地,邻近沙面租借,连接长堤,这里有民国著名的百货公司、粤海关、邮政局、码头林立、银行街、酒家、高级的酒店,堪称民国时期的“广州外滩”,民国国民梦之地。
广州外滩繁华
俯瞰西堤景色
西堤与新堤一带的景色
西堤码头停泊的大轮船
沐浴江风的广州西堤 民国景地
1949年的西堤景色
珠江码头(地点代考)
抗战前的西堤景色
西堤远望爱群
西堤酒店旅店林立
民国时期的西堤非常繁华
还看到今日转角位建筑尚存的的中央大酒店
西堤码头拍西堤
塔影楼、城外大新沐浴晨光中
日占时期的西堤
解放后的西堤望长堤
解放后河南望西堤
旧爱群背后的窗口多得有点震撼
无愧于无敌江景大酒店
『城外大新公司』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中国第一高楼,1922年建成,比天津最高楼劝业场早6年,比上海最高楼沙逊大厦早7年。一至七层是百货公司,八、九层及天台建成游乐场所。不仅自置有供水、发电等设备,还装了4部升降机接载客人。一至四楼设有一条环形的汽车小道,小车可沿着楼的四周蜿蜒而上直接通到四楼,其独特设计为国内罕见。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0月20日广州被日军侵占,城外大新公司被日机轰炸导致失火,连续烧了四天三夜,全部货物付诸一炬。解放后修复为南方大厦,成为另一经典百货。
西堤城外大新兴建前的筹备处
城外大新的经典景色
城外大新前的繁华景象
『广州邮局』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在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时为大清邮局所在地,原为美国华侨设计的衙署式楼房,1912年遭火烧毁,1913年该地址被划给粤海关扩建新邮局,邮局大楼是1916年建成的,是由英国工程师丹备设计的,当时,广东的邮政业务由粤海关兼管,1918年才由广东邮务管理局接管。1938年10月23日日军入侵广州,西堤一带因此失火,邮局大楼的窗户和地板全被焚毁,1939年在保持原大楼结构及外貌不变情况下重建,由杨永棠工程师设计修复,1942年1月竣工,邮局大楼是广州近代较有代表性的仿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这里曾先后作为广东邮务管理局、邮电部广州邮局和广州市邮政局办公楼。
民国时期的西堤邮政局
另一角度的西堤邮局
『粤海税关』俗称大钟楼,民国三年(1914年)粤海关大楼工程在现址奠基,民国五年落成。建筑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David C. Dick)仿照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设计,华昌工程公司承建,1916年5月竣工。粤海关大楼是现时全国历史最长的海关大楼。
粤海关 1883年 旧貌
大钟楼前与西堤码头人烟稠密
西式大钟楼前赶鹅的画面颇有风情
『西堤二马路』西堤二马路1920年建路,因在西堤大马路(现沿江西路)后侧,故名,全长414米,宽19.8米,民国时为沥青路面。西关著名的六街(即靖远街、荣阳街、源昌街、联兴街、兴隆街、德兴街)。广州沦陷时被日军焚毁,是为灾区。1951年,将灾区改建为"华南土特产物资交流大会",后又改为文化公园。
『大同酒家』1938年由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1942年因酒家亏损易主,招牌也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牌子。抗战胜利后,第三任老板谭杰南集穗、港、澳饮食人才,取诸家之长,锐意经营,创出特色菜式。
『爱群大厦』位于“新堤”之上,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陈荣枝、李炳垣设计,1934年10月1日动工兴建,1937年4月落成,7月开幕。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仿美国摩天式的高层建筑。曾夺广州建筑物之冠,被民国新闻界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
三十年代至解放前的广州第一高楼
据说是兴建中的爱群
航拍爱群
无愧于民国广州第一高楼
侧看爱群
民国时期的爱群 繁华之地
爱群大厦望新堤
海珠岛已经填平
民国时期爱群前面的骑楼下
解放初期的爱群酒店
解放后的爱群
左边光楼变成“中国人民银行”
『长堤』广州“外滩”、“十里洋场”,曾是“老广州”的骄傲,民国时期就有“不到长堤不算到广州”。广州长堤,从修筑开始就与商业、金融有直接关系。清末张之洞为“防洪”、“兴商务”而兴建广州长堤马路,将西关的繁富引向长堤。清末民初,有大酒店、游乐场、戏院、大百货公司。民国中期,西壕口银行林立、沙面租借洋气、西堤、长堤、南堤、东堤构成繁华广州珠江的纽带。
清末民初时期的长堤
左边是海珠岛
繁华的长堤
图右边是珠江
清末至上世纪90年代
长堤都是广州旺地
乙卯年(1915)大水灾时的长堤
水灾时长堤水浸过膝盖
上世纪40年代的长堤 海珠岛已经填埋
右侧多了很多高大建筑物
民国后期从爱群俯瞰长堤
建筑林立
江边艇边的一景酒家
填海珠岛修筑新堤
一景大酒家(远处)与羊城戏院(近处)
长堤大三元酒家
『东亚大酒店与先施公司』中国近代由华侨集资创办的第一家民族资本大型百货公司,创办人是旅澳华侨马应彪,公司自设有工场,产品主要供自销。公司还兼营旅店、酒馆和游乐场等附属事业。东亚大酒店先施公司附属企业,1914年开业。东亚大酒店楼高七层,营业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建筑华丽、梯道堂皇,天台游乐场更是灯红酒绿之地,是解放前广州首屈一指的高级豪华酒店之一,享誉东南亚、省港澳,至1925年,已先后在香港、上海开设分店。
东亚大酒店与先施百货为连体建筑
公司立于繁华的长堤
十里洋场极繁华
民国时期长堤的中山大酒店与海珠戏院
先施公司与东亚酒店的建筑宏伟
前面是填筑的新堤
未筑新堤时的先施公司与东亚酒店
楼顶就是大型的天台游乐场
夜色繁华的长堤 广州不夜天
『永安堂』"万金油大王"之称的侨领胡文虎上世纪30年代在国内生产和经销虎标万金油的场所。解放前,它曾是仅次于爱群大厦的广州第二高楼。
永安堂、中原行与中法韬美医院
民国时期的永安堂与海珠桥
永安堂后面有“万金油”大字广告
民国时期永安堂前的程碧光像
永安堂疍家艇
解放后永安堂前珠江景色
『海珠桥』海珠桥是中国第一座钢桥和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梁,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美国公司兴建、使用英国钢材,于1933年2月正式通车。旧海珠桥为开合式桥梁,方便船只通过。落成时海珠桥题字的落款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胡汉民。
民国时期夜色朦胧海珠桥
中篇完 待续……
向上滑动阅览
经济竞争力-深圳晋级全球TOP10,国际联系度-广州排名全球第12|
长春、合肥、昆明、太原、广州五城灯光秀上了《新闻联播》|广州VS重庆,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