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陈老师至少接到三四个这种问题咨询:“能给个产品/活动/APP分析的模板不?”
每周陈老师至少听到三四个这种面试疑问:“那些高级职位要求中的:深入理解,独立负责,创新思路都是啥?好像我从没独立做完一个系统,也没啥创新,我咋样才能算深入?”
诸位亲,这两个根本就是一件事啊!实际上就是遇到问题先伸手还是先动脑的区别。
很多同学想快速成为数据分析师,很多同学想快速升职拿到15K/月的工资。但这种问题不是你在网上发帖:《你最快多久拿到15K的工资?》然后背诵回答全文就能搞掂的。如果真的有文章是看完就能一个月拿15k,那这篇文章的售价会是14K*3=52K啊亲。
快速学习,是依靠扎扎实实,培养自己主动思考能力得来的。
主动思考能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比如周三就有个小哥问:“有没有活动总结模板?发一份?”
俺反问:亲,活动模板,这个缺了好多形容词哦:
l 至少告诉我是什么公司/产品的什么类型活动吧
l 至少告诉我是节日还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吧
l 至少告诉我活动是要拉人还是销货吧
l 至少告诉我是在网上玩还是门店玩
l 至少告诉我是内部员工玩还是对消费者玩吧
小哥:额,我想想
Ø 零售企业
Ø 门店活动
Ø 常规促销
Ø 推广会员卡
Ø 不强制消费办卡就行
Ø 办卡送小礼物
Ø 如果消费再送一份礼物
俺又问:那既然考核办卡,总有目标吧
l 整体目标达成没有?
l 分区域看那些门店做的好?
l 有没有门店没达标?没达标的是个案还是众案?
l 白送礼品都不办卡,你不好奇为什么吗?
l 既然是两份礼物,领取1,2礼物的各有多少?
l 领取礼物2需要消费,那是不是办卡后消费某些产品的更多?
l ……
小哥:额,我想想,陈老师我好像突然有思路了!话说之前我怎么没想到呢?
俺:是因为一提到写报告,你满脑子都是怎么写个ppt,忽视了活动这个事本身。当你从目标出发,思考的越接地气,就越能找到灵感。
主动思考会让你自己成为干货
诸位亲发现什么问题没有?是滴,上边的思考方式就是网上盛传的5w1H分析模式啊。
对比一下:
Why → 目标:增加新会员数量
When → 时间:非节日常规进行
Where → 活动地点:门店
Who → 目标群体:新用户
What → 内容:办卡有奖
How → 方式:新办卡有奖励1,消费+奖励2
这就是所谓的深入理解:
完全不需要上网背什么PEST,SWOT,什么5w1H……需要的是足够的好奇心和足够的细心,关注问题本身,深入追问。在技术领域也是一样,脱离工作环境讲开发是非常不靠谱的,缺少练手机会,缺少结合实际的思考,看再多干货也无法填补项目经验的缺失。
这也是所谓的独立负责:
独立负责就是站在完成一件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做一件事情交差的角度。拿一个模板抄抄是一件事情,抄完了就交差。然而你的领导还是要面对业务部门,去解释,去给意见,去考虑未来数据怎么监控。
想要当上领导,首先要把自己的眼光拔到和领导一样的水平。
想要独立负责,首先要了解工作中有哪些责任和权利。
这更是所谓的创新思路:
当你在一个领域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建模型了。比如还是上边的小哥,你在做了10场活动以后,发现只要监控传单申请次数,第二次小礼品派发数等4个指标,就能看出来这个门店推广给不给力。这时候完全可以总结一个:小哥模型,四大指标一眼看透你的地推能力。所谓的创新就是这么来的。
依赖干货会这样把你坑惨的
当然我完全可以直接甩一个报告模板过去,正如小哥期待的那样。
当然更简单的办法是转载一篇《一文讲通活动分析,万字干货吐血推荐》
然并卵,干货就像壮阳药,磕的时候爽,磕完以后虚。
看的时候感觉好清晰啊,好透彻啊
过后自己一动手还是:我晕,咋个写法,来个模板抄抄吧!
原因如下:
第一:干货概念很多,光去背,去理解就得花n长时间,还不一定搞得懂。
第二:干货有特定的行业背景或产品背景,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看完空开心。
第三:干货有特定的数据支持,你的数据不一定合适,到头来发现用起来还是支离破碎的。
第四:干货的目标可能和你不同,乱套的话会出问题的。同样是活动,推广、促销、活跃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玩法,人家的推广总结写的再溜,跟你的活跃总结没一毛钱关系。
实际上你背诵的干货越多,心会越虚,离能力提升和加薪越远。就像机关内小科员一样,满眼望去各种文件都是模板,都是干货,有工作对着抄就行了,然而日积月累抄模板的结果就是自己思考能力越来越退化。
最终就是挑战提薪屡屡失败,买对招聘要求,总在纠结自己掌握的全不全面,透不透彻。
干货不能替代自己的细致思考,切记切记。干货的正确用法,是复盘
比如已经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已经尝试过组织内容,这时候可以看看别人分享的思路和体系,会发现:诶,这个表达方式更好,这样操作更有效率,这样对自己的提升是最有帮助的。
——文章差一点点就完了——
所以小哥悟到了什么?
很明显啊,既然有目标,那就先看整体目标达成没有,既然是分门店执行,那就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发现优劣典型以后,再对比宣传-执行-转化三个流程,看看好和不好的差别出在哪里,这样自然就是一份总结了。所以一份活动总结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活动规则回顾
2、整体目标达标情况
3、分市场达标情况
4、活动整体执行情况
5、分市场执行情况
6、执行经验总结
7、展望与建议
这样很清晰的展示:好不好-为什么好-下次可以怎样更好,清晰简洁。
问题是,如果公司之前没有很清晰的目标,明确提我们要达成XXX,怎么办?
划重点:做数据的同学们,立功的机会来了!
既然之前没有目标,那么做数据的同学们可以这样说:
1、从本次数据来看,XXX类活动可达成效果是XXX,这个数值可做为以后的参照。
2、根据本次分析建议:针对XXX环节可加强,宣传资料使用率必须达到70%以上,预计可提升业绩XXX万,新增顾客XXX名。
如果下次业务听了我们的建议,业绩有提高,那么这就是赤裸裸的数据分析助力业绩提升的典型案例,赶紧总结下来报功。如果业绩没有提高,那么引入新的分析维度,考察一个新变量的影响,这就是赤裸裸的多次迭代,逐步精细数据分析,加强对业绩预测能力的案例,赶紧记下来留着吹水用(业务不会全听我们的建议的,所以想甩锅总能甩掉,不怕)。
这也是深入,创新的一部分,哈哈。
然而你还是需要懂些干活才能说服面试官的,最基础的用户标签知识看这个:
https://ask.hellobi.com/blog/chenwen/6499
高级一些的,数据助力营销案例看这个:
https://ask.hellobi.com/blog/chenwen/6445
更多面试技能,戳:
https://ask.hellobi.com/blog/chenwen/6542
陈文,天善智能社区特邀专家,在金融,零售领域8年经验数据分析师,资深业务顾问,特别擅长梳理业务需求,推动数据分析项目成果转化。
Blog:https://ask.hellobi.com/blog/chenwen
热门职位推荐:
坐标:北京,最高薪资:30 K,阅读量:1500+
坐标:北京,最高薪资:32 K,阅读量:2200+
坐标:广州,最高薪资:50 W,阅读量:1900+
坐标:北京,最高薪资:16 K,阅读量: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