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高祖刘邦:流氓无赖得天下

2017-08-15 仙境美人

汉高祖刘邦:流氓无赖得天下

 



 由于刘邦出身无赖,以行伍定天下,轻慢儒生,诛杀功臣,
因而很少赢得历代正直文人的好感。历代文人更是耿耿于怀:
“世无英雄,遂使胥子成名!”“原来刘项不读书”;
“偶因乱世成功业,更向翁前与仲争”。

在他们看来,刘邦平定海内,称雄天下,并不是靠品德和真功夫,
而是由于他品性奸诈和历史提供的机遇。
其实历史地看,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和领袖魅力,
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

刘邦毕竟不是一位草莽英雄,前人对刘邦最终获胜,
成为汉高祖的原因多有分析。
刘邦驾驭全局、举重若轻的雄才大略,审时度势、
因时而动的精确的判断能力,能屈能伸、趋利避害、
出生入死、大厦倾于前而不惊的大将风度,
不拘一格的用人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气度,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纵观刘邦的一生,其成功的经验,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豪杰原本是“无赖”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
刘邦年轻时整日游手好闲,常常到酒店里赊酒,
喝醉了就倒在酒店里睡觉,刘邦性格豪爽,对人很宽容,
但他不太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劳动,他的哥哥和嫂子不愿与其同过,
刘邦的父亲只好把长子一家分出另过,刘邦仍随父母居住。

刘邦长到弱冠之年,仍是不改旧性,父亲就斥责他说:
“你真是个无赖,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哥哥一样买地置房!”
刘邦并未觉悟,还是经常带着一伙狐朋狗友到哥哥家白吃。
嫂子被吃急了,就厉声斥责,刘邦也不以为然。

一次,刘邦一伙又赖在哥哥家蹭饭,嫂子急中生智,
用勺子猛劲刮锅,弄出了震天的响声,刘邦一听,
以为饭已吃完,自叹来迟,只好请朋友回去。
等他送走朋友,回头到厨房一看,锅灶上正热气腾腾。
刘邦这才知长嫂使诈,受了刺激,从此不再回来。

  

刘邦的这种“无赖”本性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经兵败彭城,
自己只身逃走,两个孩子也被冲散。
其后在逃难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一子一女,但楚军紧追,
刘邦急于逃命,嫌车重太慢,竟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

部将夏侯婴看见,急忙把孩子放回车中,如此反复了三次。
刘邦说:“我如此危机,难道还要收管两个孩子,自丧性命吗?”
夏侯婴反驳说:“这是大王的亲骨肉,怎么能舍弃!”
刘邦竟然舍人救己,拔剑就砍夏侯婴,夏侯婴无奈,
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车上,只好把孩子挟在腋下逃跑。
俗语谓虎毒不食子,也许因为刘邦非虎而龙,也就顾不得这条古训了。


楚、汉两军对峙时,项羽曾把刘邦的父亲拿到军中,想以此要挟刘邦。
项羽此举虽不太正大光明,但两军对垒,似乎也情有可原。
一次,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推到阵前说:“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的父亲烹了。”
两军将士本以为刘邦会十分为难,情感也都倾向刘邦这一边,
谁知大家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刘邦根本就不在乎,
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们俩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
你若把你爸爸煮了来吃,请把肉汤分一杯给我喝(分我一杯羹)。”
面对这样的无赖,项羽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得把刘邦的父亲放了。

  

 “无赖”刘邦快30岁的时候,做了泗水的亭长,
时间一久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在亭长这个官位上,刘邦整整呆了18年。

  

那时的刘邦虽然职位低下,但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有一次刘邦送服役的人去咸阳,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
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
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这句话泄露了他心中的秘密,表明他渴望成为一名威震四方的豪杰。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
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带着家人投奔自己的好朋友——
沛县的县令,所以就把家安在沛县了。在吕公刚刚到沛县时,
沛县的许多上层人物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便纷纷上门拜访,
借机向他拉拉关系,套套近乎。

当时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负责接待宾客,由于客人很多,
所以萧何就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
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本来就瞧不起这些官吏,他没有带一个钱去,
却骗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萧何担心出现尴尬的局面,
所以忙不迭地对吕公解释说:“刘邦平时就愿意说大话,很少干实事。”
吕公本就是个善于维护别人尊严的人,况且一见刘邦器宇轩昂,
超凡脱俗,所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请刘邦入上席就坐。

  

这次刘邦不但吃了一顿免费的盛宴,而且散席之后,还被吕公单独留下,
原来吕公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所以特地征求刘邦的意见。
刘邦当然求之不得了,可是吕公的夫人却不愿意,骂吕公说:
“你常说这个女儿有出息,要嫁给贵人,沛县令要娶他,你都不肯,
怎么会要给毫无出息的刘邦?”吕公说:“你们女人就是目光短浅。”

于是不顾夫人的极力反对,硬是把女儿嫁给了刘邦,
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起大事

  

有一天,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讨水喝,
喝完水便给吕后和她的女儿相面,说她们都是天下的大贵人。
老人刚走,刘邦就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
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

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
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
刘邦一听高兴极了,对老人拜了又拜,谢了又谢。

  

在秦始皇执政的晚年,全国政局已处于很不稳定状态。
秦始皇征讨匈奴、建筑长城而动用大批人力、物力,
加上原先进行的修驿道、修宫室以及骊山陵的工程,
使政府原有的人力根本不足派用,只好由民间征调大量的劳役。

  

这一次,沛县接到征调劳役的命令后,县令不敢怠慢,立刻编造名册,
并决定派遣一名亭长负责领队的工作。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
是件非常艰险的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反感颇深,
因此负责领队是件危险的差事,万一有人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


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刘邦:粗口辱骂下属

 

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
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
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

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
就只有刘邦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粗口都不带改,可见其文化水平的低劣。

  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
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
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

刘邦骂人的水平极其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
“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
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概就是奴才书呆子的意思。
除了这个“竖儒”以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以“乃公”自居,
一开口就是“你爷爷我”怎样怎样。


刘邦没文化,所以他骂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化人,
这跟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
着名学者郦食其来投靠他,刘邦一听是个儒生,就没什么兴趣,
心想又是一个来混吃混喝的,放一边凉快去。

郦食其大概知道刘邦对文化人不大友好,既然你不见我,
那我只好自己找上门去,走到门口也不说自己名字,只说是高阳酒徒。
刘邦正在享受两个美女的足底按摩,心情愉快着,
一听有个酒徒来找他,就答应见了。
晚上喝点小酒,也是刘邦这个流氓的一大嗜好。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郦食其满以为刘邦就算不出来迎接一下,至少也该正襟危坐吧,
可一进门,就看见刘邦半躺在床上,两脚叉得大大的,
闭着眼还在享受足浴,一脸的陶醉。
(郦食其:导演!搞错了吧,这就是沛公?怎么弄一流氓上来!
导演:没错没错,他就是流氓,你将就应付着!
刘邦也很不爽,正找编剧扯皮,你写的什么狗屁本子,
不是说进来一酒徒吗,怎么变成一书生,你不知道我最烦的就是书生?
一天叽叽歪歪的嘴皮子翻个不停。)

两人都有气,看对方就不顺眼了。郦食其也不下跪,膝盖绷得直直的,
只拱了拱手,弯了弯腰,算是打了一个招呼。大概郦食其还在想,
要我给你这个流氓下跪,没门!刘邦也不搭理他,哼了一声,
继续闭上眼享受。
郦食其问刘邦:“你是想帮助秦朝打诸侯,还是想着率领诸侯打秦朝呢?”
刘邦一听就破口大骂:“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何谓助秦攻诸侯乎?”他一天到晚带着一大票小弟跟老秦家掐架,
正准备打到关中去端对方老窝,
郦食其现在跳出来置疑他的立场,也难怪刘邦会生气。

郦食其也算有些小聪明,知道把这个流氓头子惹毛了没什么好处,
赶紧见好就收:“既然你是要打秦朝,那就不该这么傲慢。”
知识分子没事就爱教训人,郦食其也有这毛病,好在刘邦虽然是个流氓,
但还懂得知错就改,爬起来道了歉,来人,上菜,喝酒!

不过郦食其高兴得太早了,别看他现在跟刘邦坐一快吃肉喝酒泡美女,
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遇到刘邦不爽的时候,照样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搞跨了秦国,刘邦和项羽分赃不匀,两帮人打了起来。
刘邦流氓出身,小时候架打得不少,一般人不是他对手,
可要遇到项羽,挨揍的总是他。正面打不过,刘邦就想搞点歪门邪道,
郦食其就给他出主意说,项羽人多势众,你当然不是他的对手,
你得挖他的墙角,私底下给这些人好处,多封几个王,
这样他们即使不站到你这边,也不会再帮项羽揍你了。

刘邦觉得这办法不错,就让郦食其放手去干。可郦食其前脚一走,
后脚张良听说了就跑来劝刘邦,说搞这个分封制是不行的,
事情只会越弄越糟。刘邦听了脊背直冒冷汗:
“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坏我大事!”张良也是个儒生,
不知道他听刘邦这么骂自己的同行,会是什么感想。

就这个动不动就满嘴粗口的臭毛病,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刘邦混。
魏豹原来就是跟刘邦混的,后来觉得项羽势力更大,就换了老板。
刘邦派人去做魏豹的思想工作,说刘氏股票现在虽然跌得比较厉害,
可远期收益会相当好,你应该长线持有才对。可魏豹听了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刘邦太喜欢侮辱人,动不动就骂自己的部下,我可受不了。

当上皇帝以后,刘邦骂人就更不收敛了,他是老大,
底下人也就只好忍了,个个开始修炼忍者神龟的功夫。
到后来刘邦觉得只动口不动手的那叫君子,可我是流氓啊,
除了继续“竖儒”以外,他还养成一新习惯,开会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
老爱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便盆用,往里面撒尿。
他倒是方便,不用跑厕所了,可那些儒生就倒霉了,
每次上朝都得多准备一个帽子,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着名的“商山四皓”打死都不愿意来,人家好歹是名人,
怎么能受这种侮辱,也只有郦食其这样要官不要脸的人才受得了。

 刘邦当然也很郁闷,我缺点是不少,可我也有优点啊,
骂人归骂人,可你要说的有道理,我还是会给你甜头吃的。
比如说那个陆贾,一天到晚在刘邦耳朵旁边念叨,
老讲《诗经》怎么说,《尚书》怎么说,刘邦很烦这个,
你不就是比我多念了几年书,拿到了一张大学文凭,
至于成天到我跟前显摆吗?

 心里不爽要是不骂人,那就不是刘邦了:
“你爷爷我在马上打下了这份家业,你说那些有屁用!”
陆贾就回答说,你是靠拳头打了天下,难道你还想用拳头来治理天下?
刘邦觉得是有点道理,马上就拍着陆贾的肩膀说,你说得很对,
现在有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去把你的那一套都写下来……

刘邦玩起变脸来很职业啊,从一脸愤怒到眉开眼笑只需要那么几秒钟,
看来在巴蜀待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汉高帝七年,北边的匈奴想来打秋风捞点好处,刘邦一边派使臣去谈判,
顺便搞搞间谍活动,一边准备派兵征讨,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流氓都懂。

 匈奴人也有点鬼聪明,故意只把老弱病残拿出来,
所以这些使臣回来都说匈奴不怎么样,揍他们那是轻松加愉快。
只有一个叫刘敬的看出匈奴这点鬼名堂,就劝刘邦不要打。
可能是他话说急了点,刘邦听着不舒服,一言不合脏话就喷涌而出:
“你这齐国杂种!凭着两片臭嘴捞得官做你就翘尾巴,
今天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

把人一关,刘邦就带着小弟们出发了,他要用辉煌的胜利来扇刘敬的嘴巴。
结果大家都知道,刘邦一到平城,就被匈奴围困在了白登山上,
七天七夜后才得以脱身。回来之后,他马上释放刘敬,
同时赏赐给他食邑二千户,并封他做了建信侯。

刘邦在世时骂人无数,死后自己也免不了被别人骂,
魏晋时最嚣张的阮籍就骂他“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可不管刘邦怎样骂人,对手底人下还是相当不错的,
否则那些小弟,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他混了。

【刘邦八个儿子的命运】


1、齐王刘肥险些被杀,但结局完好

  

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
刘邦尚未结婚的时候与曹氏相好,生下刘肥。
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的早,
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
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
没尽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封赏异常大度。
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
是刘邦儿子中封王最早占地最广的一个,

  

孝惠二年,入京朝见皇帝,后妈吕雉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
觉得这个野孩子不应该得到那么大的土地,给他倒了杯毒酒,
哪知毒酒被惠帝拿起来要喝,吕雉吓坏了,赶紧夺下惠帝的杯子,
这一举动预示着什么,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刘肥回到宿舍,急的团团转,心想,这下完了,这后妈不疼我,
太后要我死,那还不容易吗?他的内史是个有主意的人,
让他把城阳郡作为礼物献给鲁元公主(吕雉的女儿),
结果后妈一高兴,才放他回国。

  

齐王肥肥在位13年,于孝惠六年去世。他的封国曾经被吕氏瓜分,
孝文帝即位,封肥肥的七个儿子为王,
齐国被一分为七,再后来全部收归中央。

  

  2、惠帝刘盈,仁弱的天子

  

惠帝是刘邦的嫡长子,吕雉的亲生子,汉高祖十二年,
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位,吕雉为太后。

  

刘邦在位的时候总觉得刘盈不像自己,欲废长立幼。
为保刘盈地位,吕后曾请教张良,张良出谋,请来了“商山四皓”辅弼,
也不知这“商山四皓”有何能耐,史书未作介绍,老刘一看,
这小子还挺有能耐,我一直请不动的世外高人,
他能请来,刘邦才打消废立的念头。

  

惠帝即位后,虽没有多大建树,但政治也还较清明,社会也还算稳定。
惠帝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期间处处受母亲牵制。
在太后剪除异己的时候,成功的保护了大哥,但保护三弟(赵王如意)却失败。
吕太后毒杀赵王如意,将如意的母亲戚姬变为“人彘”(zhi)。
还故意招来儿子刘盈观看,刘盈看到血淋淋一个怪物,像是一个人,
但没有手足,头发被拔光了,嘴巴一张一合的,说不出声音,
眼睛就是俩血窟窿,细问才知是戚夫人,当即对母亲表示了不满,
这顿惊吓使他受到极大的刺激,以后也无法工作了,终日饮酒,
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仅24岁,在位7年。
惠帝死后,吕后看谁都不顺眼,让谁做皇帝都不放心,
结果扶持了野孙子做傀儡,自己做了8年的名副其实的女皇。

 

  3、赵王如意下场最悲

  

刘邦被封汉王的那年,在定陶与戚姬相识,戚姬也挺有手段,
很快被选为贵妃,赵王如意就是戚姬的儿子。

  

刘邦看见刘盈软弱无能,心想,这孩子他爹娘都是人中精英,
怎么这孩子谁都不像呢?如意到是有他爹的风范,
他娘戚姬又一个劲地要求立如意为太子,我也有此想法,
但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能我自己说了算。

结果召开常委会的时候遭到周昌等大臣的反对,
张良又为吕后献计聘来世外高人辅佐刘盈,看来废长立幼行不通,
只好封如意为赵王与其母离京去赵。刘邦临死时怕日后吕雉为难这对母子,
故意派与吕雉有恩的周昌往赵国任国相,以此来保护如意母子。

  

刘邦死后,吕雉将戚姬视为情仇,刘如意视为政敌,借机征召赵王入朝,
想斩草除根,周昌早知吕雉的意思,三次征召都被他硬顶了回去。
吕雉也没办法,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
刘如意对这个泼妇大妈的旨意不敢抗命,只好来到长安。

好在吕大妈虽狠毒,刘盈哥哥却天性善良,想方设法保全三弟的性命。
吕雉想在城外下手,结果刘盈亲自出城迎接,然后与弟弟同食同寝,
使吕雉无从下手。但是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刘盈因有早起习射的习惯,
看到十四岁的弟弟还在酣睡,不忍心叫醒,就将弟弟留在皇帝寝宫,
等到刘盈回来准备换服装上班的时候,躺在龙床上的刘如意已经七窍流血而死。
如意的妈妈也被吕雉残害成了“人彘”,在茅坑里爬了三天,受尽折磨屈辱死去。

  

  4、刘恒,使西汉得以维系的皇帝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姓薄。
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的时候,他没有参与,却一直在观望。
周勃、陈平等临时中央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
便派人前来迎接。刘恒身边的人都是些谨小慎微的人,
认为这些大臣都身经百战诡计多端,不能轻信。

只有中尉宋昌竭力支持代王进京。代王与母亲薄太后商量,
最后求助于占卜,又派人前往京城打探虚实,证实确凿以后才动身。
路上,那个支持代王进京的中尉跟刘恒同座一辆车子,宋昌从此开始荣耀。

  

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
对内,实行农业改革,两次减免田租税,减轻农民负担,
还很重视宣传媒体抄作,亲自耕种,以示表率,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法制改革上,
废除了肉刑和诽谤妖言罪等一些严刑苛法;在组织人事改革上,
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
在生活作风改革上,他节俭敦朴,严于律己,自己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命令皇后和嫔妃的裙子不能拖地;在财政和城市建设改革上,
他紧缩银根,不乱花一分钱,不搞形象工程;他在殡葬制度改革上,
反对厚葬,规定自己的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银等贵重金属。

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接受了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统一。对外,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
同时,加强边防力量。汉文帝在位23年病死于未央宫。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

 

  5、梁王刘恢悬梁自尽

  

  刘恢,初封梁王,前180年刘友死后,改封赵王。

封王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现在长大了突然改封赵王很不乐意。
主要的原因是赵地不吉利,前面两任赵王都死于非命,他觉着前景凶多吉少。
太后又令他娶吕产的女儿为王后,这位吕氏王后仗恃太后的淫威,
根本不把刘恢放在眼里,非但不让刘恢亲近其他王妃,甚至不让刘恢探望女儿。

到处派“眼线“监视刘恢的举动。刘恢一忍再忍,可总归是个男人,
血性上来了就顶撞了太后的这位侄女。这个女人的歹毒绝不亚于她的姑姑吕雉,
她用暗杀的手段杀死了刘恢的宠妾和女儿,面对明目张胆的政治暗杀行为,
刘恢悲恸异常,心想,自己大小还是个王吧,怎么现在倒像个王八,
他除了愤怒,就是绝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
他解下了自己的裤带,套上自己的脖子,呜呼哀哉了。

  

太后听到消息,心中高兴,她想,这正是她要的结果,死掉一个刘氏王,
不仅腾出一个王位,还少了一个对手,于是,顺理成章地把侄儿吕禄封为赵王。
可赵地的霉运并没有因为王换了姓氏而改变,吕禄的下场照样步前面几任的后尘。

  

 6、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初封淮阳王。刘如意被毒死后,吕雉将他迁到赵国为赵王,
并将吕族的女儿塞了给他做王后。你说这吕雉是不是有病,
自己嫁了刘家,就让家族里的女人都嫁刘家,她自己嫁了刘邦又怎样呢?
刘邦整天在外吃喝嫖赌的,根本不管家里人的死活,
吕雉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罪还少吗?老六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点感觉,
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将吕王后束之高阁,
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小吕娘们盛怒之下回了娘家,
向老吕娘们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

  

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雉岂能放过,将刘友召至长安,予以囚禁,不给饮食。
刘友被活活饿死。临终时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
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
 

  

  7、来路不正、死的蹊跷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搞“一夜情”的产物,怎么这么说呢?
以前的赵王是张敖,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为巴结皇帝,
将妃子进献给刘邦,其实就是攻关或暂时租借。
那曾想,老刘皇帝是个神枪手,一夜的耕作就有了收成,赵妃怀孕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赵相贯高谋反,张敖自然受连累,全家被羁押。
赵妃想通过吕后的相好审食其让吕后知道她有了皇帝的骨肉,
这吕后是什么人,自然给瞒了下来,赵妃感觉无望,
生下刘长后就悬梁自尽了。
刘邦觉得这个孩子可怜,就交给吕后抚养,
吕后对他也算可以,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淮南王。

  

在吕娘们剪除刘氏子孙的时候,刘长是唯一的幸存者,
大概因为其母没有与吕后争风吃醋,加上从小在吕后身边长大,
吕娘们再毒,抚养了他十几年也有感情,另外,刘长年龄又小,
对吕氏构不成威胁。
吕娘们一死,刘长也长大了,他对以前的事开始报复,
借故打死了审食其,还细数了审食其该杀的三条理由,
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治他的罪。这令他更加桀骜不逊,
也怪他年轻,到底不知道江湖的险恶。

常常与文帝坐在一个车里去打猎。回到封国后,
又不愿意遵循汉朝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
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
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半道。
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病恶死;
一说是朝廷派人杀死。反正24岁的小命就此了结。
 

 8、燕王刘建绝后

  

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
老刘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没有他爹的运气好,
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那知这狐狸带有狂犬病毒,
传染了刘建,后来,他在疯狂可悲的哀鸣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燕王虽然年轻,尚没有正式迎娶王后,但和他爹一样是个情种,
已经有了儿子。刘建死后,吕雉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
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刘建绝了后代,
爵位自然废除,封国却成了吕家的天下。

  

在刘邦的8个儿子中,2位做了皇帝,6位成为王爷,可谓显贵致极。
但除了齐王刘肥和文帝刘恒属寿终正寝外,
其余全部被吕娘们直接或间接害死,
在刘邦与吕雉的夫妻世界里,同时也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

  




近期热文

■【2017超级简单说几句话就能日赚几百元不信进来看看.....

■【《地摊神圈》暴利游戏赚钱项目(日赚千元)

■【《男神产品》彻底改善男性性功能缺陷,增强性能力,充满性动力,让您早日脱离男性性功能障碍给您带来的烦恼!

■【〖家传五代男人秘方〗 《阳痿早泄两则古方》

■【福彩体彩【挑战书】特别通告!

■【《万派云集掌门》名震江湖,切磋绝技,和百万彩友一起上岸!

■【十 八 层 地 狱 详 细 图 解

■【高深骗术 —— 王总换手机号了

■【第一次“清君侧”是谁干的?

■【一本千古奇书 绝对让你长智

6岁登基,11岁成亲,14岁亲政,在位61年,他是一个好皇帝

■【权谋奇书《韬晦术》教你如何出奇制胜!

■【“寺”和“廟”你分得清楚嗎?

■【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

■【令人销魂的床上风光

■【历史上的这些未解之谜,一个比一个令人震惊!

■【当我们穿起汉服,日本说:“这是大唐!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承认,日本从未打败过汉军。”

■【我想,开家小店,贩卖幸福

■【中国各大美食小吃街都是怎么兴起的

■【世界首富算什么,和珅才是富可敌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五套人民币

有缘千里来相会,关注美人会不会;美人真诚交友,记得关注《仙境美人》公众号第一时间关注本空间最新动态,空间日志:美食菜谱,生活百科,养生百科,健康百科,情感文章,笑话故事,谜语短信,经典美文,语录格言等一网打尽,空间千篇经典日志期待你的光临。

领导说了您一个小编工资涨2毛~靠你们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