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蜜蜂文化|17世纪中国人采集利用东方蜜蜂王浆历史考证

葛凤晨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2023-10-24

17世纪中国人采集利用东方蜜蜂王浆历史考证

葛凤晨,历廷芳,陈东海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圣旨(吉林蜜蜂博物馆)

人类利用蜂产品的历史悠久,蜂蜜、蜂蜡作为传统的蜂产品已有数千年,蜂巢、蜂踊虫、蜂花粉等蜂产品的利用历史也很久远,蜂王浆作为现代蜜蜂产品的主要品种,其发展利用历史已有记载。在国外,1792年弗郎克斯·哈伯(Francois Huber)提出王浆一词;1852年美国朗斯特罗什先生收集了足够数量的蜂王浆请化学家对蜂王浆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1888年德国化学家A·Von·planta对蜂王浆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一养蜂者随意将蜂群中多余王台削下来被母鸡吃掉,第二天母鸡产下一个较大鸡蛋,这一发现引起科学家的注意。从此,蜂王浆的研究和利用历史事例越来越多。195482岁髙龄的罗马教皇皮奥十二世在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服用蜂王浆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在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很早就有利用“蜂宝”治百病的传说,“蜂宝”即指蜂王浆;1935年《中国养蜂月报》提出了蜂王浆之利用;1942年《陕西蜂业》发表了蜂王浆保存法;1957年陈剑星试验生产蜂王浆,并对28人进行了医疗功效观察;1958年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开展对蜂王浆的研究和应用;1962年福州刘仰文发表了《中蜂王浆髙产的特点及相应技术的初步探讨》,这些都是国内外鲜为人知的早期利用蜂王浆的历史。另外,还有一段17世纪中国人采集利用东方蜜蜂王浆的历史,经过多年考证研究,可谓迄今为止发现有记载的中国人利用蜂王浆最早的历史,也可能是国际上利用东、西方蜜蜂王浆最早的历史之一。

中蜂王台(来源于网络)

1627年满清皇太极下旨在吉林乌拉城设署安官,专司采捕蜂蜜、松子、东珠、鳇鱼等贡品。1657年(顺治14年)在这里建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辖周边近300 km的区域。负责贡蜜生产的机构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设采蜜丁600余人。蜜丁进山采蜜多在秋季或根据需要应时采捕,每年三旗不仅要派出大批蜜丁进贡山采捕混合蜂蜜,而且还派出一个由30多名蜜丁组成的小分队,赴贡山专捕蜜尖、蜜脾、白蜜各12匣,这3种产品不仅要装入精致的木匣,而且要由官员检验贴封护送京城,“恭呈御览”,然后交内务府内果房收存,以备应用。经考证蜜尖就是含有蜂王浆的不同日龄的中蜂王台和连在一起的巢脾,王台分布在野生中蜂巢脾最下部尖端上,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少见的珍贵蜂蜜,当作一个蜂蜜品种利用,作为贡品进送皇宫请皇帝御览享用。可见当时虽然不知是王浆,不知王浆的成分和功能,但已知蜜尖的珍贵性。为了采捕蜜尖,小分队不仅要在贡山上寻找野生蜂巢,而且要走出100 km以外寻找有分蜂热的野生中蜂。古代长白山区蜜源丰富,野生中蜂分布密度较大,繁殖较快,一年发生两次分蜂(即5~6 月、8月),为采捕蜜尖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人们以粗放的原始方法从空心树野生蜂巢中采捕蜂蜜产品,首先是蜜尖,然后是蜜脾、白蜜,取完这些特殊蜜种,再取混合生蜂蜜,由于蜜尖较少,所以每年应季派出小分队专业采捕,可见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蜜尖的特殊地位,在利用上将它区别于一般蜂蜜。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发行的银票(吉林蜜蜂博物馆)

1884年编纂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考证,打牲乌拉设置初期(1627~1657年)开始采捕贡蜜,历年贡蜜品种中包括蜜尖。据1891年编纂的《吉林通志》考证,吉林地方物产中记载有蜜尖;在吉林地方土贡(作为贡品的土特产品)物产中用于接驾及恭贺皇帝寿辰进献贡品中有蜜尖,并在蜜尖下注明“今有”两字(有的贡品注“今无”),说明在1891年编纂《吉林通志》时还有蜜尖产品。另外在土贡中也记载有打牲乌拉往北京进送蜜尖等贡蜜。由此分析,在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直接向朝廷进送蜜尖贡品和吉林地方官府向皇帝进献蜜尖贡品之前,当地满人及其他民族先世早就有采捕利用蜂蜜之传统生产习惯。因此清代开始利用中蜂王浆的时间是在17世纪内,时间延续了200多年,而在此之前,当地民间利用蜜尖(蜂王浆)的历史可能要早于打牲乌拉采捕蜜尖其历史演化有待进一步考证。

现代采集王浆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地松江续长白,

葱椴黄应香槐。
飞促农提质效,
发扶贫保生态。
制良种遍华夏,
锐熊蜂授粉来。
掘乌拉蜂文化,
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小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