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控|蜜蜂种群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蜜蜂种群习性是影响蜜蜂疾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认识蜜蜂种群习性与蜜蜂病敌害发 生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掌握蜂病流行规律,从而在病敌害的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1.采集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1. 1蜜、粉的采集与植物中毒
蜜蜂的植物中毒包括花粉、花蜜中毒及甘露蜜中毒。植物中毒一般只限于某些地区,对 蜂群的危害严重性视环境条件的不同和其它无毒蜜源植物的竞争而有差异。外界无蜜源,群 内饲料不足是诱发蜜蜂植物中毒的直接原因。花蜜、花粉中毒是因为蜜蜂采集了有毒蜜粉源 植物雷公藤、博落回、藜芦等植物;甘露蜜中毒主要是由于在蜜粉源缺乏时,蜜蜂采食了对其消化吸收具有障碍作用的甘露或蜜露所致。
1. 2农药中毒
由于喷洒农药直接接触蜜蜂或由于农药污染花蜜、花粉、饮水,致使蜜蜂中毒死亡。农药对蜜蜂的毒杀作用主要有触杀、胃毒、熏蒸及内吸。根据农药对蜜蜂致死量的测定结果,可以分为剧毒、中毒和低毒三种。农药中毒使蜜蜂大量死亡,蜂群群势迅速下降,甚至全群覆灭。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农药中毒造成蜂群损失巨大。
1. 3植物为媒介传染的蜜蜂病敌害
以蜜粉源为媒介而导致蜜蜂病敌害,除植 物中毒等非传染性病害外还有:地胆幼虫、大蜂螨等侵袭性病害;螺原体病、白垩病、微孢子虫 病等传染性病害以及蟹蛛、胡蜂等蜜蜂敌害。当患有微孢子虫病、白垩病等疾病的蜜蜂进行采集活动时,将病菌带到花上,使蜜粉源植物受到污染,健康的蜜蜂再采集此蜜粉源时,又把病菌带回本巢,从而造成群间的流行,使病敌害大面积、远距离的传播。一些蜜蜂侵袭性病害(地胆幼虫等)蜜蜂敌害(蟹蛛等)在蜜蜂进行采集活动时,也会以花为媒介侵袭采集蜂,造成蜜蜂的大量损失。
1.4采水与蜂病流行
靠近污水坑、沼泽地的蜂场,蜂群通常易患蜜蜂败血病及蜜蜂副伤寒等细菌性病害,被病蜂污染的水源也是健康蜂群感染各种病害的途径之一。
2.卫生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蜜蜂的卫生行为是群内个体间疾病传播的因素之一,也是有效抵抗一些病敌害的手段。 出房4—6日龄的工蜂负责清理巢房工作,通过与蜜蜂、蛹、虫的接触感染蜂病,但清巢力强的蜂群能有效地阻止白垩病等病的流行。中蜂对大小蜂螨的清除能力强,因此不容易受到蜂螨危害。但中蜂对巢虫、患囊状幼虫病的幼虫的清除能力较弱,因而容易受到巢虫和囊状幼虫病的危害,而意蜂对巢虫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不易受巢虫的危害。美国选育的抗美幼病品系,其抗病机制就是因为该品系具有较强的清除病虫(蛹)的能力。蜂群的病、死虫(蛹)被及时、干净地除掉,传染源减少或消除,从而减少了重复感染机会。
3.分蜂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分蜂是蜂群増加群数进行生存繁衍的自然 现象。分蜂的蜂群如带有某些病菌,则会迅速扩大病害的流行面积,从而加大了病害的流行 区域。
4.繁殖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患病蜂群蜂王产卵,其后代抗性降低,也容易患病,生产中通常采用换王方法防治蜂病。 中蜂蜂王产卵少,在饲料缺乏时能够自动减少产卵。中蜂喜欢密集,蜂虫比例大,幼虫能得到较多的营养和保护,因此中蜂病害较少,而意蜂蜂王产卵繁殖无节制,导致幼虫在生长发育中受到的饲喂和保护较少,因而容易发生冻害、幼虫腐臭病等疾病。
5.盗性及定向力与蜂病发生的关系
盗蜂和迷巢蜂是蜂群间传播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种群的盗性强,定向力较弱,容易迷巢,则蜜蜂疾病在群间的传播就快。相反,盗性弱、定向力强,则蜜蜂疾病在群间的传播就慢。如意蜂定向力弱、盗性强,蜜蜂疾病就很容易在意蜂中流行。中蜂盗性强,也易在中蜂中流行,如 70年代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几年之间就从发生地传遍全国。
6.饲喂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一些蜂病(如白垩病、微孢子虫病等)在蜂群内的传播过程中,蜜蜂间的食物传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饲喂有利于病原的扩散和传播。
7.其它习性与蜂病流行的关系
种群的抗逆性与蜜蜂疾病流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蜜蜂抗御恶劣气候和敌害等方面的适 应特性称为抗逆性。蜜蜂抗逆性强,疾病不容易在群间流行,而抗逆性差,蜜蜂疾病则容易在群间流行。
蜜蜂的排泄行为也与蜜蜂疾病发生有关系。冬季及早春,外界温度低或多雨,蜜蜂被迫 长期幽闭,无法进行飞行排泄,蜜蜂微孢子虫病在群内较易发生,疾病又促进了下痢,污染了箱内及巢脾,蜜蜂进行清洁工作时,吞食了孢子,造成传播面积不断扩大。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吉地松江续长白,
林葱椴黄应香槐。
蜂飞促农提质效,
研发扶贫保生态。
创制良种遍华夏,
新锐熊蜂授粉来。
发掘乌拉蜂文化,
展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