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时报:"绘画的救世主“吕克·图伊曼斯的全新尝试 | 威尼斯个展《肌肤》将于明日开幕

Nina Siegal 卓纳画廊DavidZwirner 2020-10-11

《施瓦尔茨海德》,2019

 © 格拉西宫,摄影:Matteo De Fina


《“绘画的救世主“吕克·图伊曼斯的全新尝试》

文/纽约时报撰稿人Nina Siegal

英文原标题:'Luc Tuymans, Painting's Savior, Tries Something New'


本月,意大利威尼斯的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中庭地面变成了一幅由数千块意大利大理石瓷砖铺成的画作。当游客拾阶而上,俯视整个地面时,会发现作品中描绘着几簇稀疏的松树。之后观众可以再从墙面的展签得知,画中的松树原本是沿着纳粹集中营的边界种植的,目的是阻挡公众的视线。


这幅画作是比利时当代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大型回顾展的中心作品,展览将于3月24日在格拉西宫开幕,持续至2020年1月6日。该作品是基于图伊曼斯1986年的绘画《施瓦尔茨海德》(Schwarzheide)创作完成的。施瓦尔茨海德以德国的一个劳改营而命名,当时有许多囚犯被强迫劳动致死。


《施瓦尔茨海德》,1986

 © 吕克·图伊曼斯


图伊曼斯最为人所赞颂的是他在80年代将当时被边缘化的绘画重新带回艺术界的中心。他风格鲜明的具象绘画通常是以现成的图片为蓝本创作。画中的色彩似乎永远都蒙着一层灰色,而且形象的线条也有种褪色和模糊的感觉,暗示着那些逐渐淡去的记忆。


这幅地板上的马赛克式作品与图伊曼斯通常所使用的媒介南辕北辙,但仍极具其个人风格:他的油画先让观众留下第一印象,但是往往当人们真正了解到其背后的意义之后(通过阅读作品标题、介绍,或者改变观看的角度),这些作品的含义便发生了变化,而且通常是以令人不安的方式。


《二零一七》,2017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图伊曼斯的作品常常指涉二战和比利时的殖民史等历史事件,但也有许多当今时事,比如911恐怖袭击以及伊拉克战争。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2005年创作的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肖像,还有创作于1986年的一幅描绘达豪集中营中某个空房间的作品。


今年1月底,在图伊曼斯于安特惠普的工作室里,这些作品正准备被运送前往威尼斯。而图伊曼斯则在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试图算出这次涵盖80件做的展览是否是他过去30年的150场个展里作品数量最大的。这次展览里有三分之二是2016至2018年创作的。


“我一开始就决定不去展出那些话题性最强的作品,”他说,“这次的展览更多的是一次低调的表达。”(不过这些作品会在6月29至11月17日期间于荷兰De Pont美术馆为图伊曼斯举办的回顾展中展出)


吕克·图伊曼斯


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M HKA)馆长巴特·德·贝尔(Bart de Baere)在接受采访时说,图伊曼斯并不创造图像,他所做的是对图像进行重新塑造,艺术家的素材通常来自杂志、电影剧照、宝丽来相机、网络图像和他自己用iPhone拍摄的照片。“图伊曼斯最重要的创作过程其实是选择要画的图片,”贝尔说道,“这意味着他认识到了每一张图片都只是一个更宏大的语境中的一部分,任何选择都是片面的,没有哪个选择是真正中立的。”


威尼斯展览的标题《肌肤》(La Pelle)借鉴了意大利小说家柯齐奥·马拉帕尔特(Curzio Malaparte)1949年的小说名 。该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彼时盟军刚刚解放了那不勒斯。小说描绘了该城市的居民是如何同时被征服和解放的——他们既是战争的同谋者,又是受害者。


“图伊曼斯的作品常常强调人类善恶并存的悖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卡罗琳·布尔乔亚(Caroline Bourgeois)在邮件采访中这样说道。
图伊曼斯之所以对复杂的道德议题如此着迷,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的母亲是来自荷兰的反抗派,而父亲则是来自比利时的纳粹拥护者,他们对这场战争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因此总会发生激烈的争吵。“这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图伊曼斯说:“但他们总讨论的是对与错,而在这之间横亘着一个道德屏障。”


《蔑视》,2015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图伊曼斯表示整个展览里其实只有一件名为《蔑视》的作品是直接与马拉帕尔特的小说相关的。这幅画基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一部同名电影,其中他以马拉帕尔特位于意大利卡普里的悬崖小屋为背景揭开了一段夫妻之间的故事。


“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有丰富的层次,”图伊曼斯说,“不然的话,那你要么就是在做宣传海报,要么就是在画插图。”


格拉西宫地面的那幅马赛克绘画也有着许多层次。它是图伊曼斯画作的再现,但其实图伊曼斯也同样是以施瓦尔茨海德劳改营里的某位劳役留下的炭笔素描为蓝本而创作出的这幅作品。据图伊曼斯说,这些劳役因为担心素描被发现还特地将画作撕成条状以方便藏匿,最终是由之后的幸存者将它们拼回到一起。


《Allo! I》,2012

 © 吕克·图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他通过指涉过去或现在的事件,点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的问题。他不会直接描绘事件本身,而是通过唤起历史性议题来引发人们的共鸣,” 德庞特博物馆(De Pont Museum)馆长亨德里·克德里森(Hendrik Driessen)这样说道,“他的作品在时间长河中凝固了一个瞬间,但表达出的东西却比他选择的这一瞬间多得多。”


在这次与卡罗琳·布尔乔亚共同策展的个展中,图伊曼斯就选择了多个这样令人回味的瞬间。他们花了更多的功夫在选择作品上。“将作品并置时,它们就产生了新的张力。“展览的作品年份横跨了40年之久,图伊曼斯希望给观众展示他的毕生创作:“就是想要既有一种即将完成之感,但同时又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他说。

吕克·图伊曼斯:肌肤

策展人:卡罗琳·布尔乔亚

地点:威尼斯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

时间:2019年3月24日至2020年1月6日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及香港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英国艺术杂志《ArtReview》于2018年11月公布的艺术界Power 100榜单中,画廊创始人大卫·卓纳名列榜首。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