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阶级固化后,你该怎么逆袭?

2017-04-22 教新媒体运营的 运营公举小磊磊


点击题目下方运营公举小磊磊关注,全宇宙新媒体运营知识最多的公众号,30万字原创干货,提升运营能力。曝光行业内幕,解读热点事件,剖析商业项目。做时代的智者。



这些天,可能是由于《人民的名义》太火了,忽然一堆人讨论起“阶级固化”,和之前谈论“认知”的人遥相呼应。

有一点可以完全确定,高认知的人和普通人比,晋升到更高阶层的机率更大。低认知的普通人,哪怕在短时间内完成阶级晋升了,长时间后也会到回原来的阶层。

相关文章小公举看了一堆,全都是批判阶级怎么固化了,认知怎么重要了。

看到这种批判式的文章就神烦,无他,和鸡汤一个样。道理谁都懂,没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都是喊口号。

相关文章,我之前略微写过:

1、《普通人怎样靠互联网逆袭成精英?

2、《别人比你厉害,是因为掌握的信息比你多!

毫无疑问,统治阶级面前,我们全是穷人!阶级固化的意思是上升通道关闭,抱怨阶级固化的人,几乎都是中产阶层。

底层群众哪管阶级,城里有套房子就谢天谢地了,每天看看新闻联播,晚饭后散个步那个幸福感叫爆棚啊!

而中产阶级恐惧固化的本质原因是,没有丝毫办法往统治阶级晋升。因为中国绝对是个论出身的独立世界,所以才叫特色主义国家。诺,看下面这张图,请注意,统治阶层是红色的。

今天,小公举以实际案例给大家科普几个问题:

1、历史上真正的阶级固化是什么样的?

2、人的认知能力是什么?

3、怎样利用认知能力晋升到更高阶级?


一、历史上真正的阶级固化是什么样的?

1、《人生七年·56 Up》纪录片

1964年,年仅23岁的迈克尔·艾普特(美国导演工会主席)为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7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子,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后来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记录他们各个年龄时的人生。分别是《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和《56岁》,最终他将纪录片名字改成了《56UP》。

这部纪录片充分验证了英国(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已经固化,不动声色地彰显“阶层”在他们身上烙刻的印记。

片中14个孩子,有的就读高级寄宿学校,属于精英阶层;几个是家住老工业重镇利物浦的后代;3个女孩出身东伦敦的贫民区,2个来自孤儿院,1个来自农村山区,都算社会最底层;

2、14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或著名人物之一。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些也能成为他们的愿望和梦想。

3、49年后,14个孩子的结局

1)上层社会:

上私立学校的孩子们,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毕业后都做了著名律师,甚至成为事务所合伙人。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育有一儿一女,不多不少。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2)中产阶级:

有三个也上了大学,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

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放弃了导演工作,56岁时候重回拍摄,最后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是稳定的中产阶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农家子弟nick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14个孩子里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上层社会最底层)的人。

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无一例外嫁人结婚生孩子,女孩子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

3)底层社会:

有色人种居多。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子,很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的,还经常失业。

这个纪录片,除了地点和人物不一样,记录的几乎是当今的中国,但是它仍然讲述了两个道理。

4、命运被自己掌控的两种方式

1)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提高意志力)

精英阶级的 Andrew 和 John 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 Nick 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 Peter 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人生的孩子们,也几乎是胖子。

中产阶级身材>精英阶级身材>底层阶级

中产阶级的意志力远高于精英阶级,底层阶级几乎没有意志力。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提高意志力,最常见的例如健身、写作等,至少能改变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改变命运的几率显然比不自律的人高。

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有什么毅力去控制人生呢?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是个胖子,那么你的人生基本没有希望了。

2)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攀龙附凤)

片中有个叫Sue的女孩,非常乐观,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再婚后和丈夫关系很和谐,工作开始一路顺利;

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

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

一个男人可以拯救一个女人,也可以毁灭一个女人。

这两种方式,不一定能晋升到更高阶层,但绝对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二、人的认知能力是什么?

首先,我坚决反对“知识决定命运”这种看似有理,实则假大空的定论,因为认知+运气才能决定命运。

傅盛说人和人之间本质的区别是认知。

我认为,构成认知三个条件是——知识+格局+执行力

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并能发现其中规律,甚至推演出出结果,举一反三,从而自己能够复盘完成,才具备足够高的认知能力。

1、我的亲身经历

六年前,我在一家门户网站担任编辑。那时候最赚钱的业务是做线上店铺,实际上就是做广告,到线下谈商家,帮他们建店铺+添加商品+赠送广告位等,收3000元/年。

四年前,我在上海一家公司任职担任运营。盈利方式和上面几乎一样,只是门户网站变成垂直型网站,业务形式变成了建店铺+广告+CPA合作,和上一家换汤不一样。最后店铺形式难做了,就改做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完成CPA,进而完成更多的业务线。

后来,我发现了这个规律,破釜沉舟辞职,自己做了这个公众号,盈利的线下项目换成了纯线上项目,通过公众号依旧可以获利。

这就是知识+格局+执行力,每一个都不可或缺,组合完成后的成果。


2、格局是什么?

其实早在19世纪末的非洲地区就出现过阶层固化了,只不过那叫殖民,那时候几乎所有非洲国家被欧洲人统治。中非有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叫做乍得,那时候的乍得处于原始社会,乍得人片叶遮体,哪怕是小镇,石子路都很罕见。

一位心地善良的老总督,从欧洲乘坐游轮穿过地中海,前往非洲旅游。途经乍得时,目睹一个中年乍得人在破旧的船上被鳄鱼袭击拖到水里,再没生还。当地村里一年会有数十个人遭遇鳄鱼袭击死亡,但依旧有人要穿过危险重重的河流到对岸务农,再用务农回来的资源兑换法郎。

成年男子用生命的代价为家人谋生,老总督看不过去,打算让一个年轻人跟在他身边到欧洲工作。而他认为老总督的到来打破了小镇平静(实际上是贫穷)的生活,年轻人觉得欧洲异常的远,他对于10公里外的世界认知是空白的,而家人在身边能够照顾自己,所以放弃了成为老总督仆人的机会。

这个年轻人出身本受到束缚,不具备眼光,最重要的是不具备格局。如果他能和心地善良的老总督一起去欧洲,哪怕是仆人,相信整个人生都会发生改变。

和他们比,我们非常幸运,可以买一张机票从五线城市甚至更低线的农村飞到上海,更有机会遇到像老总督一样的贵人。所以人口不断流入到大城市的本质就是改变命运。


三、破局——才能让普通人完成阶层晋升

破局的本质——困在局里的人很多,发现局的人很少,而你率先破局了。

共享单车的创业者们发现,大城市的人对于“最后一公里”有刚性需求,所以推出了单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需求,再逐渐拓展到二三线城市。

这里的困局是,很多人从住的地方到地铁站有一公里,打车贵,走路耗时又累。

发现这个局的人是单车创业者们,率先破局的是ofo和摩拜单车。

实际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11年,上海的邮政部门从英国购入100辆自行车投入公用,但是数量相当少。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汽油供给受到了严重限制,汽年数量大幅度缩水,电车也因为战争发生,缩减了大部分线路。而自行车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无阻,如此轻便的交通工具,优势显露无遗。只不过相当贵,上海底层群众普遍买不起。

差不多在那个时候,上海自行车厂(永久牌自行车前身)成立,逐渐拉开了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直到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凤凰牌自行车前身),自行车逐渐走向底层家庭。

这里的困局是汽车贵,发现这个局的人是政府或自行车厂商们,率先破局的是永久和凤凰。

现在的共享单车只是把100年前的历史重演了一遍,只不过上次花了整整50年破局,这次只花了1年破局。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业内最典型的就是:线上开淘宝店获取流量卖商品,开公众号获取流量赚钱等。

有些人能力很强却被命运束缚,有些人踩对了风口猪都能上天。前者说的知识,后者说的是格局。

但猪一不小心也会掉下来,所以说拥有强悍的认知能力有多重要——认知能力改变命运。

推荐阅读

新媒体面试公众号定位公众号互推 丨公众号认证

微信矩阵场景营销地推涨粉打造愿景

新媒体刷阅读公众号掉粉行业局势

维权骑士自媒体企业新媒体变现

公众号涨粉神器公众号基础知识

开始众筹商业模式百万大号变现1亿 

95后美女石榴本地号运营丨 活动策划

涨粉方法构建知识体系H5营销解构同道大叔

长按二维码图片

识别关注运营公举小磊磊


关于:运营公举小磊磊(gongjulei)

集运营+策划+推广+变现等本领于一身的运营

3年新媒体运营

撰写了30万字新媒体运营干货

0预算打造过45万微信粉丝矩阵

微信渠道独立负责的B2C项目,年营收1000万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做不出好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