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唱响《一眼千年》!海珠引凤来栖!




9月3日,由广州市海珠区委组织部、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主办,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协办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形象宣传歌曲《一眼千年》暨MV首发仪式在岭南音乐馆举行。当日,在文艺界代表和新闻媒体、自媒体等集体的见证下,歌曲《一眼千年》暨MV通过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同步推出,全网发行。






歌曲是湿地美景与人文底蕴的结晶


首发仪式上,《一眼千年》的词作者刘剑峰、叶方义,曲作者连向先,演唱者李白、张朝夕,MV制作方吕健英,先后介绍了歌曲及MV创作的心路历程。


谈及《一眼千年》的创作缘起,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刘剑峰表示,他在海珠工作和生活了多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想通过这首讴歌大美海珠湿地和千年广州的歌曲,让大家看得见绿水青山、留得住美丽乡愁,看得到广州和海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创新活力,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才俊来到海珠创新创业。“听了这首歌,希望没有到过海珠的人一心向往,到了海珠一见钟情,在海珠工作一帆风顺。”刘剑峰说。


另一名词作者叶方义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诠释:“一眼千年,指世界万物变化飞快,仿佛认识了千年。歌曲以爱情为主题,以海珠湿地为场景,以优美的湖景为线索,歌唱了美丽的水乡、忠贞的情缘、幸福的生活。”叶方义表示,歌词巧妙嵌入海珠湿地的清水白云、荷风蛙唱、池塘花洲、果林烟渚等美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悠长。



在歌曲旋律方面,曲作者连向先把歌曲音乐风格定位为中国风和通俗唱法演绎。“歌曲采用男女声对唱合唱,既有款款倾诉的真情真爱,又有轻轻荡漾的风情深情,给人以花与果并蒂,鸟与湖依恋,人和景相融,情与爱缠绵的美好画面与想象。”连向先说,尤其在副歌部分,反复吟唱一眼千年,突出了主题,升华了词意,如白鹭翩翩起舞林间,波浪悠悠绿漫湿地之中。



在歌曲的MV创意策划中,大头视频创作团队顺着歌词这条主线,将海珠湿地定位为交流之眼、生态之眼、发展之眼,采用古今相融的故事设定,结合具有海珠特色的海丝文化、非遗文化,借海珠湿地的故事,通过穿越古今的时空邂逅,展现海珠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用湿地之美展现海珠之美、花城之美


《一眼千年》将景物、人物、故事、情感、乡愁与悠悠千载的永恒时光相贯通、交融……词曲之间形成了一种感官、情感和情绪的画面感,增强了听众的视听体验。


“清水浣白云,荷风惹蛙唱;池塘映彩霞,果林采欢畅……”隽永抒情的清新旋律,如春日的暖风拂面而来,让聆听者仿佛置身于海珠湿地的真实美景中,直教人觉得身临其境、妙不可言。《一眼千年》用海珠湿地之美,展现海珠之美、花城之美,打开了一幅浪漫的南国水乡画卷,更是一首令人流连忘返的中国诗篇。




据悉,不久前,这首歌便声动大湾区,在澳门举行的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展演”总决赛颁奖典礼现场,海珠区4名青年文艺志愿者唱响《一眼千年》,经过海选、初赛、复赛以及总决赛,最终荣获青年组(音乐类)金奖(第一名)。4名青年文艺志愿者也应邀来到首发仪式,现场演绎这首动人歌曲。



广东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金旭庚等嘉宾认为,《一眼千年》作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形象宣传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生动隽永、MⅤ制作精良,展示了海珠湿地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宽广意境。


活动还邀请了“流氓兔视觉”“花城航拍”“西关大小姐何思谕”等几位自媒体网红大V开展自媒体传播案例分享。





据了解,接下来,海珠区将对《一眼千年》歌曲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全媒体宣传,以歌“引凤来栖”,更好地吸引人才来广州来海珠创新创业,让海内外才俊“未来海珠一心向往、来到海珠一见钟情、干在海珠一帆风顺”。






海珠湿地在新时代担负起新使命


音乐承载着记忆与情感,也传达着愿望与向往,《一眼千年》承担着讲好海珠故事、展示海珠之美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海珠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绿美海珠建设,精准发力植绿扩绿活绿,擦亮海珠湿地绿核,海珠宜居宜游宜业的优美环境,正在成为吸引优秀人才汇聚的新“密码”。


海珠湿地作为海珠乃至广州、广东的一张生态名片,近年来生态和社会价值逐步展现:


  • 2022年12月海珠湿地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绿色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


  • 2023年2月,在世界湿地日中国主会场上,海珠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全球大都市湿地保育与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中国范本”;

  • 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州国际论坛上,海珠湿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是首个被授予该荣誉的国家湿地公园。



自建成以来,海珠湿地始终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发展动能,通过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保障原住民利益,与公众开展康体休闲、民俗文化、自然教育等活动;携手企业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促进周边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联动发展与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效益。


当前,海珠以“一区一品”为牵引,充分发挥头部企业集聚优势,着力探索创建全链条式的人才引育服务体系,奋力将海珠打造成数字经济人才高地。


  • 用科研“引擎”全力驱动,推动琶洲实验室升级国家级实验室,将琶洲试验区打造成“中国算谷”,在人工智能数理基础等领域部署了19个研究中心、56项重大及重点研究项目,引进科研技术人员398人,目前在海珠工作的“两院”院士超30人。


  • 在创新路径上有的放矢,通过“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全球搜索急需紧缺人才和平台的“坐标点”,近3年,海珠发动316名在库境外高层次人才对接区内企业、科研机构;搭建数字经济1+N政策体系,出台《数字经济十条》、发布数字紧缺人才目录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累计评定产业人才1324名,对接10多个高水平人才团队,以投代奖落地一批高成长性创业项目。


  • 在服务上用心用情,首创“海珠合伙人”工作机制,伴随企业成长、伴随人才成长,整合区内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以最优的服务、最美的环境、最质朴的情怀,营造最好的人才生态,海珠区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地区)”称号。



正如歌曲《一眼千年》暨MV所展现的,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如今,以数字经济人才为代表的优秀人才正在海珠集聚,一片广阔的数字蓝海,正为无数追梦人打开……





编辑 | 颜小曦
摄影 | 木鱼、文森蓝、谢惠强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