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唯一!入选“一带一路”主题展!TA出自海珠→



12月16日是“一带一路”国际日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海珠区作为古代海上丝路发祥地之一的

黄埔古港所在地

一直致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国际交流

近日

来自海珠区的雕塑艺术作品《吻》

入选以“共绘丝路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艺术展

而且是广东省唯一!



这部雕塑作品
出自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许鸿飞之手

这一件作品

也是他精心打造的广为大家熟知的

“肥女”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作


作品《吻》


不说不知道

许鸿飞在雕塑艺术上的

求学、创作直至经典诞生

大多都是在海珠区完成

并从这里走向世界


究竟“肥女”和海珠有何渊源?

海珠又给了许鸿飞哪一些的艺术灵感

促使他的出品,经典不断


今天跟随G仔一起走进

许鸿飞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

聊聊幕后故事





《吻》是广东唯一入选的雕塑作品“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


为祝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由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主办的“共绘丝路文明——文化人物艺术展”日前在北京举办。展览展出了靳尚谊、吴为山、苏士澍、孙晓云、冯远、范迪安、许鸿飞等数十位当代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涵盖了书法、国画、油画、雕塑、陶瓷、摄影、熔铜等不同门类。



专场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位著名艺术家齐聚一堂,共话文化交流。在现场表示,艺术创作要独特与真诚,要有世界格局。



作为广东唯一入选本次展览的雕塑家,许鸿飞认为,艺术作品在中国“一带一路”的交流中,更多的是发挥交流与传播价值。“我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展示中国雕塑艺术,至今五十多站的世界巡展,从‘走出去’到被邀请‘再回去’,角色的转变,见证中国雕塑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的价值。”



今年是许鸿飞雕塑系列巡展走遍世界的第十个年头。目前,“走进非洲——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仍在南非展出。他说:“‘肥女’在非洲也是‘写实’的,当地不少女性本来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幸福感很强,见到我的雕塑更激发了她们,纷纷模仿雕塑的动态。所以,艺术创作要有世界格局,要多到不同国家交流走访。”



许鸿飞介绍,这次入选的作品《吻》表达的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爱”。“表达‘爱’的作品有很多,但像这种‘托举’的表达却从来没有,所以这个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巡展中的常设作品,它跟随我到过世界29个国家、四十余个城市,与世界人民进行过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所彰显的‘爱’的涵义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共鸣。”





“肥女”在海珠诞生“烟火气赋予作品独特性” 留住城市记忆 



说起与海珠区的渊源,许鸿飞一口气说了多个“有关”:“‘肥女’系列作品在海珠创作的,我的世界巡展是从海珠出发的,我的整个雕塑艺术发展历程是从海珠起步,至今工作室也设在海珠,我求学读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都在海珠,我的户口也在海珠!”


他还特别回忆了作品《吻》的灵感是发生在2010年,当时他和一个来自尼日利亚的外国朋友,在工作室,各自创作,突然一天来了一位会跳现代舞的法国女性朋友,“我觉得她挺有造型的,我就和雕塑家朋友说,你能不能把她抱起来,我一看觉得很现代,灵感一下子来,就这样开始了《吻》的创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奖杯,也用的是这个微缩版的《吻》,代表一种幸福、爱。”


十年来,体态丰满、憨态可掬的“肥女”,成为许鸿飞标志性的艺术符号,其中传递的快乐、幸福,无需“翻译”,走到世界各地,都会很快被当地观众“读懂”。



许鸿飞感慨道,这是海珠区的“烟火气”给了他渊源不断的灵感。“‘肥女’用独特性征服世界观众,而它的独特性正是来自于海珠区,因为只有像海珠区这样轻松、生活化、接地气的地方,才能创作出这样的艺术特质和作品。”







如今许鸿飞的经典雕塑作品

放置在广州很多地标性的城市空间

像海珠区内阅江路碧道、广州文化馆

广州艺术博物院等

见证着广州的日新月异 

也伴随一代代人

留住城市的记忆


位于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的作品《吻》


位于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的作品《三弹音乐》


位于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的作品《岭南之春》


许鸿飞反复提到

好的作品

一定要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他希望以此

改变世界对中国艺术的固有印象

他更希望以此

讲述新时代中国的有爱、快乐与激情





编辑 | 田心君、可可沙摄制|田心君、木鱼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部分来源 | 南方+、许鸿飞工作室
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