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区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初的居民小区,居民2412户、5406人,社区党委下辖6个支部,党员719名。近年来,社区党委按照市委“五强创示范”要求,将群众的需求始终挂在心上、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群众,党员干部充分融入群众。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湖北省和谐社区五星级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十个“红旗社区党支部”之一!
普惠服务惠及千万家
“幸福社区是居民的”!社区党委将精力向服务群众集中,将资源向服务群众倾斜,将阵地向服务群众敞开,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居民温馨家园。班子齐心建好阵地。最初的幸福社区基建滞后,设施老旧、环境杂乱。经过三届班子共同努力,现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达到2121平方米,开办了社区党务与综合事务、社会治安与法律服务、民政优抚与社会救助等六大类80余项服务,年均为居民提供服务5万人次以上。党员齐力拓展功能。30多名党员发挥各自的特长,成了书画室、日间照料室、图书室、星星乐园等16个室内功能室的负责人;在社区居民文化广场设置了大舞台,开辟了绿色景观区、文化长廊区、道德宣传区,让居民第一时间听到“党的声音”、知晓党的政策。居民齐行丰富活动。社区工作靠群众,群众参与靠发动,发动效果靠活动。以51名党员积极分子为核心,引导居民组建16支文化服务队,吸纳队员1000多人,常年开展活动。一早一晚,社区居民只要走出自家铁门,就能感受到“欢乐广场”天天舞、“百姓舞台”周周乐的热闹景象。居民普遍反映:通过参加活动,陌生的面孔熟悉起来了,疏远的感情亲近起来了,冷清的楼道热闹起来了,社区越来越成为大家工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家”了!
联动服务方便你我他
社区党委注重各类服务资源的整合,在完善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购买专业服务、吸引社工、志愿者加盟,形成党委带领区域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生动局面。建立社区大党委,把单位资源用起来。社区党委建立了大党委联席制度,每月确定一个服务项目开展活动,由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领办。现在,大党委成员单位内篮球场、门球场、多媒体教室等资源实行免费向居民开放,社区服务资源更加丰富。引入社会组织,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幸福社区的老龄化情况非常严峻:60岁以上老人占社区总人数的20%。为了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社区党委主动争取社会组织支持,在全市率先引进了包含67项服务内容的12349居家养老一键服务项目,目前已为居民生活帮扶服务18900多人次,其中主动关怀服务4800人次,实施紧急救援,成功挽回7位危重病人的生命。倡导志愿服务,让互帮互助成为新风尚。100多名老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主动领岗,示范带动,为居民提供文化宣传、治安联防、绿化维护、矛盾调解等特色服务。“幸福低分贝”的倡导者黄克桂、张桂菊每天早晚,自发地在文化广场循环播放文明娱乐劝导语,引导各文体团队自觉遵守。居民们都说:“现在再也听不到震耳欲聋的广场噪音,每天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精准服务关爱每一家
为了让生活在幸福社区的每一户居民都有幸福感、获得感,社区党委实行“三到家”:即党员联系到家,社区工作者经常到家,对特殊群体服务到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整治“三无小区”一个不少。社区党委多次与住建部门、路灯管理处、华润燃气公司等单位沟通联系,争取下水管网、路灯改造等建设项目,投入资金600万元,完成了辖区内12个“三无小区”的全面整治,社区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关爱“老弱病残”一人不漏。辖区单位10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采取认领“微心愿”、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四类老人”上门提供服务1200人次。失独老人谢大妈双目失明,还要和老伴抚养未成年的孙子,社区党委发动辖区单位积极捐助建立爱心基金,志愿者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现在,谢大妈逐渐走出阴影,重拾生活信心。服务“40、50”人员就业精准到位。为帮助辖区100多位“40、50”妇女实现再就业,社区党委与展颜家政、小白象家电、家政协会等600多个社会服务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介绍家政服务、月嫂、门店销售等就业岗位100多个。在社区居住的张女士由衷地说:过去没有技能,养两个孩子实在太艰难了!没想到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当上了育婴师、月嫂,收入越来越高,这下我可是真的安心了。
现在的幸福社区,环境优美,关系和谐,忧愁事闹心事少了,歌声笑声多了,居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生活在幸福社区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