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良媒体恶炒汤兰兰案只能搬石砸脚

警视猫眼 2021-06-18


一月份的最后一天,一个被手动热炒的新旧闻,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然而,和以往情况并不一样,这起10年前旧案,已由法院二审判决裁定。这次炒作的媒体非但没有获得像聊城甩丁丁造谣事件那样一边倒的支持,相反,却因为挑战了人性底线而倍受网民批评和指责。



媒体联手,手动炒热十年前旧案


1月31日,澎湃新闻、新京报、头条新闻以及中国青年报等不约而同开始炒作所谓汤兰兰案件,媒体们所起的标题都是带有明显的主观观点的,如《汤兰兰案,性侵还是冤案》、《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寻找汤兰兰》等,甚至还有《女孩举报性侵将全家送入狱,叔叔表哥已提出国家赔偿》这样的标题。让不了解案情的人看到标题后,误以为当年14岁的受害者的父母、叔叔、表哥们,只是因为她的举报才被冤枉坐牢的似的。


什么叫如果?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舆论,当地政法委在2月1日下午作出正面回应,并指出:2017年6月29日,汤某秋(即媒体所称汤兰兰)的母亲万某玲释放后,串联陈某付、于某军等连续到非指定场所上访,并借助少数媒体肆意炒作,向当地政法部门施压,企图翻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制造舆论。


十年前的旧案,经过公、检的侦查、审理,法院二审判决犯罪事实成立,为何突然被数家媒体联手进行大肆炒作 ?有网友联想到2017年山东聊城案,因为某些媒记杜撰出甩丁丁的情况,在网上一夜之间催生出上百万的道德法官,更有某媒体记者因为改动标题居然被其所在媒体记二等功。


人肉信息,受害者母亲配合媒体


2017年6月,服刑8年零8个月后,受害者之母万秀玲出狱。她想找到女儿,还原当年事态。而汤兰兰却人间蒸发在户口本上消失了。直到今年1月,她才查询到女儿已改名迁户。有网友认为,泄露信息的是公安,他们是罪魁祸首,真是这样么?一个做母亲的去查询女儿的信息,派出所是该查,还是不该查?虽然她对自己的女儿伤害那么深,虽然她查询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媒体去曝光。



那么,汤兰兰去哪了?一个才14岁就遭遇如此侵害的女孩,案发后她除了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她还能做什么?要忘记那段痛也许需要花上半辈子的时间,而被媒体披露个人信息往往只要几秒钟,他们残忍地再次揭开伤口,只是为了炒作,吸引眼球,挑动仇怨,全然不顾受害者的个人感受。网民马伯庸的观点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马伯庸:大部分人愤怒的,并非翻案本身,而是翻案的手段。


sven_shi他们找不到这个女孩,因为她被我们的公安机关保护起来了。作为一个未成年性侵案件的受害者,公安机关帮她转换了户籍,改了名字,让她获得了新的生活。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公安机关做的非常好,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就应该这么保护。想要把这个已经有了新生活的孩子重新通过网络挖出来,让她去镜头前讲述她之前悲惨经历的行为是不能被允许的。

火力全开,矛头指向公安被言中


这起十年前的奇案刷屏并非偶然,先是澎湃新闻发文要求寻找一名在10年前被家人性侵和强迫提供性服务的女孩,因为根据案犯出狱后的供述,记者也认为这个案子有疑点。随后新京报的评论员干脆直接发文,要求找到这个女孩,澄清当年的疑点。接下来一帮起哄跟风的媒体们粉墨登台,开始了各自的表演。


这样的新闻因为情节离奇,涉及到多名家人同时性侵自己的孩子,而且还用自己的孩子从事性服务,所以确实很吸引眼球。站在一个记者的角度,把这个女孩挖出来,就算不能翻案,随便做个专访讲讲当初的细节,也能吸引大量人的注意。然而,他们炒作的目的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在昨天的《一起早已判决的陈年旧案,再次被热炒有何玄机?》一文中就有预判:所有的炒作,最后的矛头会指向哪里?按惯例,不是检察院,不是法院,而是公安。不幸言中!





幸好,这些套路,很多网友都看得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