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期刊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讲话中“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精神,推进我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由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一流期刊建设专家座谈会”于12月13日在我校综合研究中心召开。原《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龙协涛教授、上海市期刊协会王兴康会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处赵靖处长、上海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胡范铸、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何云峰、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袁林新、上海市期刊协会副秘书长莫淑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传媒监管处倪颖以及我校部分领导、学报编辑部全体编辑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由《上海政法学院学报》负责人康敬奎编审主持。康敬奎首先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接着,向在座的各位嘉宾介绍了我校学报近年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上政学报距离一流学术期刊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期待在座的各位嘉宾就一流期刊建设建言献策,并就我校学报高质量发展多提宝贵建议。



原《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龙协涛教授作了《编辑的导向意识 学术眼光 工匠精神和职业境界》的主题报告。龙教授以自己多年的切身体会谈到,建设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期刊和一流的学术著作支撑。在一流的期刊建设方面,龙教授重点谈了四个关键词,即导向意识、学术眼光、工匠精神和编辑意识。


一、导向意识导向意识即把握好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办一流学术期刊的指示精神,实行政治家办刊。要把对“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的思考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红蓝两支笔,红笔要严,蓝笔要硬,做到“万无一失”。
二、学术眼光学术眼光最能反映编辑的综合素质,从刊物的策划、栏目的设计到稿件的取舍都是对主编和编辑学术眼光的检验,但学术眼光不能脱离政治导向和学术价值的判断。在栏目的设计方面,龙教授指出栏目是刊物的点睛之笔,栏目要有创新,要拓展主题, “纵深开掘,掘一口深井;横向拓展,拓展新的学术疆界”。栏目要做强、做大,必须持续发展,可以开设以学术专题为导向的特色栏目,如名家访谈、学术综述等,确立中心,树立旗帜和标杆。
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决定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编辑含量。编辑是书香社会的播种者和催生者。编辑是文字工匠,但不是对稿件的简单加工,而是使它锦上添花。编辑要做到“三精”,即精雕细刻打磨每一篇文章,精耕细作办好每一个栏目,精益求精出好每一期刊物。龙教授强调办好纸质版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指出:“纸上有特点,网上才有看点;纸上有内容,网上才好推送;纸上出奇,网上才能出彩”。
四、编辑意识龙教授将编辑分为收获型、耕耘型和播种型三种类型。收获型编辑守株待兔,来什么稿编什么稿,优哉游哉,游刃有余;耕耘型编辑对来稿要再加工,修改润饰以至再创造;播种型的编辑本身就是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洞悉学术发展的前沿,熟悉学术界方方面面的骨干精英,能审时度势出题目、出点子、出思想请作者写出重要论文。这三种类型的主编和编辑,体现了编辑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个层次是职业境界;第二个层次是敬业境界;第三个层次是事业境界,是编辑家、出版家的境界。
最后,龙教授联系我校学报指出,我校为了提升学报的水平下了很大的功夫,相信在康主编的带领下,学报一定会很快上一个新的台阶,上政一定会圆一流期刊梦!



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就如何办好期刊谈了四个方面的感想:一、严格政治把关。特别是法学期刊,一定要把政治上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要有专业人士把关。二、重视学术质量。一方面要提高编校质量,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地提高期刊的学术含金量。三、提升编校质量。如今,中宣部对期刊文字编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被要求的出错率为万分之二,甚至一票否决,在编校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从制度上保证三审三校。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编辑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要抓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和打造一支以自己队伍为核心的专业化编辑团队。在上政学报内容方面,王兴康会长也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建议,如适当增加本校老师优质论文,栏目要有自身的特色和亮点,关注法学名家,增加学术综述和高端访谈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处处长赵靖指出,期刊应首先把好政治关,应在守土有责前提下做好学术研究。目前,高校学报面临诸多问题,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由综合性向专业化、专题化和专栏化转型。一流的期刊至少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其一,要放在大的视野、大的国际环境,甚至国际视野中,看其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二,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文风与期刊品格;其三,是否有独特的期刊文化。期刊的建设与大学的建设相辅相成,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期刊和一流的编辑。反之亦然,一流的期刊必然依托一流的学科成果和一流的大学建设。



上海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胡范铸教授就一流期刊建设谈了以下几点想法:一、办学报的意义在于说真话,说别人没有说过的真话,且有逻辑性地说话;二、学报应对学校的发展作贡献;三、学报应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非部分人的发展,为社会作贡献;四、学报应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五、学报应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同。胡教授强调,学术期刊最大的特点在于学术水平,要办好学术期刊关键在于编辑的学术眼光。因此,作为编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样的编辑才会有底气。学术编辑应坚守学术立场和学术品格。坚守学术刊物的品格在今天比什么都重要。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期刊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秦钠结合上海大学期刊社“追卓越,创一流”的建设目标作了“培育一流期刊 建设一流学科”的主题报告。报告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实施集约化管理,做强做特做优。本着“一流主编办一流期刊”的理念,对全社人力、物力、财力实施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打造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率先突破高校期刊“小、散、弱”的困境,创新期刊管理、人才培育和出版运行机制;构建一流的人才队伍,即以一流专家为主编、中青年知名学者为副主编的学者型的编辑团队和管理团队;优化出版流程,建立线上线下质量管理体系;主编与编委会负责刊物学术质量,期刊社负责期刊的集约化出版管理、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知识服务;主编率领下的编委负责落实期刊出版的内容。
二、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学科建设。建立党建引领、期刊发展和服务能级的工作机制,走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道路。第一,坚守出版底线,建立“三审三校”制度,做到零失误;第二,通过主动融入、搭建平台和充分整合的方式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三,通过创建领军刊、重点刊和新锐刊,助力学科评估;第四,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自然论坛”科普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融入学科建设;第五,建设三大平台:上海期刊论坛——聚焦效应,期刊融合出版实验室——引领效应,上大期刊屋——提升服务能力。
三、刊学联动,推进高质量发展。15种刊物差异化定位、梯度式推进、快速化发展。以期刊为载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聚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助力上大一流学科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何云峰教授谈了以下对学术期刊的认识:他指出,学术期刊就是知识生产,要用知识论的观点看待学术期刊。第一,既要有政治意识,又要有学术情怀。第二,要重视编辑专业队伍建设。学术编辑除了传播还有生产功能,期刊编辑的职称值得重视,职称解决不了,难以保证队伍的稳定,应当将学术期刊单列出来进行考核。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社总社社长、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袁林新指出,办好期刊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领导重视,人财物就会到位,事情也会好办。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要分开评定职称。二是编辑团队本身需要努力。编辑一方面要发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不断努力,争取自己该有的位置。



上海市期刊协会副秘书长莫淑江谈了以下四点想法。一、期刊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利用学院的扶持政策,不断挖掘编辑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二、在选题策划方面,要关注社会重点、热点、前沿问题和具有学术性、针对性、前瞻性以及创造性的文章,这样才会有利于期刊的发展。三、与媒体融合发展,寻求如中国知网等一些大数据库平台的支持,将学术前沿问题展示出来,为大众所知晓。四、国际化发展。这也是期刊不断创新和努力的方向。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传媒监管处倪颖就如何办好一流期刊,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提了六点建议:一、找准自己的定位,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明确是综合性学报还是专业型法学学报,再根据自己的特色来确定方向性的栏目。二、内容为王。要办成行业一流或业界的权威期刊,首先要有好的文章,而好的文章需要结合现实,针对法学领域学科前沿课题,紧扣课题进行策划和加大组稿力度。在组稿和用稿方面既要关注名家稿件,又要关心和关注中青年学者的成长;既要积极追踪学术热点,又要善于培育学术热点话语;既要注重学术期刊的评价,又要保持学术理想情怀。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包括投稿、审稿,把关录用、三审三校制度等。四、发扬工匠精神。这也是一种奉献精神,要甘于为他人作嫁衣。五、主办单位人财物的支持。六、利用现有政策,积极申报可以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项目。



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赵运锋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赵教授谈了三点:一、感谢各位专家和学者长期以来对学报的关心和帮助;二、继续支持学报的发展;三、期待各位专家和学者继续关心和支持上政学报。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原名《法治论丛》,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 1986 年,国内外公开发行 , 设有“上合组织法治”“专题研讨”“立法研究”“人工智能法律问题”“法学前沿”“司法改革专论”“党内法规研究”“域外借鉴”等栏目。

创刊 30 余年来,本刊始终践行“以法为基,寻社会治理之策;以文为器,求兴国安邦之道”的理念,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总结办刊经验,更新办刊思路,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好的反响。

本刊在上海市高等学校学报评优活动中连续五届获得“上海市优秀学报”奖、在教育部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荣誉称号。其中,“法治上海”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高校学报优秀栏目,以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的荣誉称号。在上海市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于 2012 年、2015 年连续两届获得优秀期刊的称号。2018年11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核心期刊(扩展版)。

为突出刊物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本刊从 2016 年底开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着手完善审稿机制,制定新的稿酬标准,调整栏目,促进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明显提升。在迈向“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上,真诚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赐稿。



_

投稿邮箱:xuebao@shupl.edu.cn

微信公众号:law-review1986

网址:http://www.shupl.edu.cn/html/xbbjb

学习通邀请码:ve9886

电话:021-39227617  39227619


_


扫描二维码,欢迎关注!

微信号 : law-review198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