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高质量期刊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资讯
论坛开幕式由关保英主持。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新兴权利学术共同体期刊代表——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执行主编李宏弢分别致辞。
刘晓红代表上海政法学院对高质量期刊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刘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近几年来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状况、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学校的定位、总目标和特色发展之路,强调学术刊物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期刊建设,并将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期望借助“新兴权利学术共同体”这一平台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青年才俊,不断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繁荣法学学术发展,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为我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真知灼见和宝贵建议。
马长山高度赞扬了上海政法学院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出学校能否蒸蒸日上和大有前途取决于其宽阔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同时,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办刊经验谈到了在选稿、组稿、评价标准等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希望在未来的期刊建设方面能够不断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李宏弢结合《求是学刊》的办刊经历重点谈了期刊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三个问题:一是学术质量;二是编辑质量;三是高质量的编辑队伍。学术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期刊要靠好文章来支撑,可以通过精细化的专栏选题引领学术探讨。编辑质量是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形式保障。高质量的学术编辑需要了解学术前沿和学术发展方向,把握学术热点,发挥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和创新意识。总之,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涉及各方面因素,要打破思维,发挥共同体的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嘉宾发言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康敬奎编审主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常务副主编沈丽飞、《法学论坛》副主编吴岩、《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秦卫波、《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李晶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法学编辑魏新、《江汉论坛》杂志社法学编辑李涛、《上海商学院学报》负责人国胜铁、《中国刑事法杂志》编辑邵俊等分别作了发言。
沈丽飞指出,高质量期刊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就期刊的发展而言,应体现四个原则:一是学术性,此为期刊安身立命的基本点;二是制度性,此为学科自身特点要求;三是实践性,要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治理现状;四是稳定性,即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栏目和风格的策划与设计。在期刊的内容方面,要体现四个维度:一是理论意识;二要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加强概念和范畴的界定;三要秉持科学思维,遵循思维规律和学科本身的规律;四要紧跟时代的脉搏,有底线思维,如政治底线、学科常识性等。
吴岩指出,学术界与期刊界相辅相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在办刊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如下七个方面:一是正确的政治导向;二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三要提前谋划,加大约稿力度;四要不断创新,高质量发展期刊;五要发挥学术界的学术引领作用;六要开放编辑队伍,不断引进专家学者加入审稿队伍,与作者反复沟通和交流;七是质量第一,高质量的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不断打磨。
秦卫波强调高质量核心期刊需要在内容、社会效益评价和主题出版方面下功夫,要研究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如影响因子、对各学科的贡献率等量化指标,不断提高办刊质量。
李晶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办刊经验重点谈了期刊编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版式设计;二是核对作者引用的原文,确保一字不错;三是要求对作者引用的书籍要求用最新的版本;四是注释格式要求要规范统一,特别是英语文献、网络文献等的格式规范;五是要加强对编辑的培训。
魏新结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的特点指出,该学报是以政治为主的综合性期刊,对意识形态的把控非常严格,在法律栏目方面,以宪法和行政法为主,在期刊的发展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李涛强调要加强学报的内涵建设,必须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术为标志,坚持稳定的办刊方针;二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注重对编辑的培训;三要狠抓编辑部内部管理;四是刊物要有自己的风格。
国胜铁结合《上海商学院学报》强调办刊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报应坚持学校的领导;二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三是提前出版的重要性,旨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邵俊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了对我校学报的两点感受:一是刷新和提升了对我校和我校学报的认知;二是学报在“前沿”“中国特色”“创新”方面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最后,我校法律学院院长侯怀霞教授、经管学院院长刘志强教授、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彭文华教授、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杨华教授、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康教授、经济法学院丁茂中教授、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祁志祥教授、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刘长秋教授和科研处处长赵运锋教授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依托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强调内涵式发展,注重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期刊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借助本次论坛,取长补短,学报建设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学报编辑部2021年4月22日
关于本刊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 年,原名《法治论丛》(2003年改名为《上海政法学院学报》),至今已走过35年的发展历程。《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是我国最早以“法治”命名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之一,立足于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办刊方向。本刊践行“以法为基,寻社会治理之策;以文为器,求兴国安邦之道”的办刊理念,体现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社会法治进步。欢迎确立学术命题,实现学术创新,达到学术标准,有理论深度,有历史重感,有广阔视野的作品。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积极倡导学术民主,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在法学研究领域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办刊经验,逐步成长壮大,在学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6年底,《上海政法学院学报》被南开大学科研评价系统认定为政治、法律类核心期刊;在2008年3月15日《光明日报》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的统计排名中,《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在所属的政治法律类1269种报刊中排名第25名;根据2011年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分析统计,《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在全部法学期刊中位居第31位。本刊已连续六届成为上海市优秀学报、连续四届成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8年11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核心期刊(扩展版)。本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北大法律信息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数据库、龙源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上网即可查阅到本刊创刊以来的全部稿件。
近些年,以创建一流法学学术期刊为目标,在学校领导及学界、学术期刊界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的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影响因子从2016年的0.237上升到2020年的1.97;刊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和摘编的篇次也明显提高;法学期刊学科排名从2016年的57名上升到第36名。
本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聚焦社会、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并以此为支撑进行选题策划和栏目、专题设置。2021年第1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杨立新教授、郭锋副主任等学界大咖及实务界专家和中青年才俊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地出版了《民法典》专刊。现已(拟)开设主要特色栏目及专题有“学术关注”“上合组织法治”“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党内法规研究”“域外借鉴”及“<民法典>的解释和适用"“<民法典>背景下的公司法修改”“生物安全法治”“刑事合规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专论”“网络法治”“大数据法治”“人工智能法治化”“区块链法治化”“电子商务法治”,等等。
35年来 , 我刊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同全国许多优质兄弟期刊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诚挚地欢迎广大海内外科研工作者关注和支持上政学报并惠赐大作,也欢迎各界朋友积极建言献策、批评指正,以期共同办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来稿请通过《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http://www.shupl.edu.cn/xbbjb/)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本刊对来稿严格遵守三审(二审外审)定稿制度,以确保稿件选用公开公平公正。
本刊刊稿版权包括纸质版与网络版版权,属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 任何形式 、媒介的转载、摘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标明来源于本刊。刊稿仅反映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必然代表编辑部或主办单位的立场,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以法为基,寻社会治理之策
○
以文为器,求兴国安邦之道
投稿邮箱:xuebao@shupl.edu.cn
微信公众号:law-review1986
网址:http://www.shupl.edu.cn/html/xbbjb
电话:021-39227617 39227619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原文链接”进入学报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