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综述 | 冯胜君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2021年12月5日晚7点,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冯胜君教授应邀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师生进行线上讲座,讲座题为《试论孔壁古文〈尚书〉的篇目及其文本性质》。本次讲座由文献所副所长王化平教授主持,主会场设在文献所336会议室,文献所师生在主会场聆听了此次讲座,另有150余位听众在线旁听。


正式开始之前,冯胜君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是基于自己对清华简《尚书》类文献学习研究时的一些心得。清华简《尚书》类文献的发现,对于《尚书》学甚至对于整个中国学术史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尚书》学史上一些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即“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清华简《尚书》类文献中的一些篇目见于晚出古文,通过对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学者们发现晚出古文《尚书》与清华简《尚书》内容有极大出入,系伪作无疑。



首先,关于孔壁《尚书》的篇目问题,冯教授提到《汉书·艺文志》当中记载了孔壁古文《尚书》的篇数比今文《尚书》多了十六篇,这十六篇篇目见于孔颖达《尚书正义》。但通过对比孔壁古文《尚书》和晚出古文《尚书》的篇目和篇数可知,孔壁古文《尚书》和晚出古文《尚书》无论是篇目还是篇数都不尽相同,不能将两者划上等号。

明晰这一点后,冯教授又对伏生所传《尚书》是否为二十九篇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熹平石经》所刻今文《尚书》的篇目为二十九篇,但其中所记的《泰誓》一篇是武帝时期才发现的,按理来说不应包含于汉初伏生所传的《尚书》二十九篇之内。关于这一问题,历代学者如孔颖达、王引之等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缺乏坚实的证据。所以,伏生二十九篇内并不包含《泰誓》。此外,冯教授比较赞同清代王先谦等人提出的观点:《康王之诰》和《顾命》原是分开的两篇,但到欧阳、夏侯传今文《尚书》时,将两篇合二为一。因此,伏生所传的二十九篇,不包括《泰誓》,但包括《康王之诰》,加上多出来的十六篇,刚好与孔壁古文《尚书》的四十五篇相符。



冯教授还说,通过对伏生所传《尚书》是否为二十九篇这一问题的考察实际上可以推测出古书的流传情况。《尚书》在汉代的流传中,篇目与篇数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这与先秦时期古书的流传很不相同。古书多单篇别行,但在汉代以后,文本性质相类似的被编在了一起,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先秦时期的《尚书》远不止百篇。此外,他还对古书的载体特征作了延伸讲解,指出将经文刻在石碑上是出于文本固定化的目的。

接着,冯教授对两汉时期今古文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辨析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之间的不同,并对《史记·儒林列传》中提到的“因以起其家”作了解释。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认为“因以起其家”的“起”是“兴起”之义,“家”是指家法。今古文《尚书》的不同表面上体现为用字的差别,实质上反映的是今文经与古文经“家法”的不同,即今文经学者和古文经学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同。

在上述情况下,当时的人只传讲古文经中与今文相关的内容,而对亡逸的十六篇未加注释。因此要了解当时亡逸的十六篇《尚书》的抄写情况,只能通过《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等当时古文字的用字习惯进行考察。冯教授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总结出了《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与战国文字相合的情况,发现《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与齐系文字相似度最高,基本上反映了齐系文字的特征。由此可知,孔壁古文《尚书》的字体是战国时期齐鲁地区的文字。



最后,冯教授又进一步对孔壁《尚书》的文本性质进行了探讨。伏生是秦博士,其所传的《尚书》应不在焚书之列。秦统一之后所制定的政策制度大都与“六”有关,且今文《尚书》最后一篇为《秦誓》。这些记录都可以用来说明伏生所传应为秦官本《尚书》。

伏壁《尚书》与孔壁《尚书》内容上没有差别,而伏壁《尚书》是秦统一之后的文本,那么孔壁《尚书》应该也是秦统一之后经过改造的文本。其字体为战国齐鲁地区的文字,所以孔壁古文《尚书》是秦统一之后用战国时期通行的齐鲁地区文字抄写的秦官本。但秦统一之后,立即实行了“书同文”政策,因此这个用战国齐鲁文字抄写的《尚书》可能在抄写后不久就被藏到墙壁中,即使有所传布,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中进行。基于此,他通过比对《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两条文献,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对伏壁、孔壁《尚书》的来源进行考证,得出结论:孔壁《尚书》45篇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完整的文本,而伏壁《尚书》就是这个文本的残本。

综上,孔壁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一样,都是秦统一之后整编的、使用战国齐鲁地区文字抄写的秦官本,孔壁所出为全本,伏生所传为残本。




在互动交流环节,线上网友率先就“书类文献”的定义以及如何理解孔安国“今读之”的问题进行提问。冯胜君教授回答说,先秦时期文本的界限是很模糊的,用现在的封闭的文本系统或知识体系去界定,除了特征很明显的文献可以进行分类以外,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至于“今读之”则可以理解为“以今文经读之”,古人传经要遵循家法,而家法建立在对今文的理解上,如果没有今文经作为依傍,解释将无法进行,因此孔安国读古文经应是以今文经作为参照的。

随后,又有网友提问关于《书》序产生的时间以及如何看待《尚书大传》的史料价值。冯教授指出,一般认为孔壁古文《尚书》中就包含了《书》序,《书》序应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并且别为一卷,单独流传,但有关《书》序的材料太少,暂时不能作出确定的答复。而不同学派有不同的文本,《尚书大传》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和利用。

在主会场,王化平教授向冯教授请教:秦官本《尚书》是否有可能承袭自齐鲁地区所传的《尚书》,孔壁古文就是秦官本的源头。冯教授表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孟蓬生教授发言指出在今文《尚书》中,《寡命》(即《顾命》)出现在《康王之誥》中,如果将《顾命》分出来,那便失去了得名之由。他赞同这两篇本为一篇的看法,但是对于两者是何时分开的表示疑问。冯教授解释说,文本之间分合离析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其中要考虑到篇幅的大小、文本所在的位置是否作为得名的依据等问题,他倾向于认为在伏生所传之时《顾命》、《康王之誥》应该是分为两篇的。

讲座接近尾声,线上网友依然积极踊跃地提问,冯教授都一一作了解答。




最后,王化平教授总结了讲座内容:冯胜君教授运用统计学的新方法解决文献学的老问题,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结论可信,期待日后可以在线下向冯教授当面请教。

撰稿向  倩

编辑银茂娟

审核马  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