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2022-04-24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

内容摘要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科学技术不断进入文学研究领域,文学的形式、内容和功能,有关作家或读者的研究如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已经不是完全抽象的问题,而变成了客观的科学问题。同以往的时代相比,科学技术已经有形或无形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出现了以科学主导的跨学科研究转向。智能机器人取代作家意味着作家的消亡,作家的消亡也意味着文学的消亡,这是文学的危机,也是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的危机,是 20 世纪以来有关人的科学认知引起的。科学同人文的跨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

科技人文;跨学科;人工智能;伦理选择

作者简介

聂珍钊,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Title

Th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Humanities

Abstract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humanities is, in essence, an issue about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ities. As sic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gradually found their way into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n a series of issues related to authors and readers, such as human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conception, cogitation, etc., have shifted their focus from totally abstract notions to objective scientific issues. A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tim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already integrated, both  tangibly  and  intangibly,  into  our  lives,  hence  prompting  a  turn  of  science-drive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Replacing writers with smart robots signifies the extinction of writer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 extinction of literature. That is a crisis for literature and a crisis for literary concepts and literary theories as well. All this has been triggered by the scientific perception of human being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is the general trend, for which we need to make our ethical selection in compliance with scie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umanities; interdisciplina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hical selection

Author

Nie Zhenzhao is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World Litera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He  is  also  a  foreign  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  His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mail: niezhenzhao@163.com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就文学而言,就是文学理论科学化即根据科学观点重构文学理论的话题。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有关人脑研究的发展,导致了我们对认识事物和思考自我等思想的革命。当今,文学已不再是与科学无关,而是越来越多地同科技相融合。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地进入了文学研究领域,有关作家或读者的研究如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已由完全抽象的问题转化成更为客观的科学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伦理选择。

01

人文跨学科发展大趋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 21 世纪,学术生态尤其是人文研究的学术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新月异的科学与技术已经为我们做出了选择,这就是人文研究同科技相融合,这是当今人文学科跨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既是人文学者顺应潮流的选择,也是科学对人文学者的选择。

人文研究同科技的融合从根本上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一些新兴学科的产生。新兴学科一般指在不同学科尤其是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相对于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而言,新兴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中对在不同学科基础上新组建的学科的总体描述。在不同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称为跨学科即交叉学科。

跨学科滥觞于美国,并逐渐成为影响大学学科建设的世界性趋向。1926 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成立,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 )在会上指出,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被专业化所隔离的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综合研究。学界一般认为,“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见于当时的会议记录,并认为伍德沃斯是跨学科一词使用的源头。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的解释采用了这个观点,认为 interdisciplinary 最早于 1926 年开始使用。这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的综合研究,其共同特点就是跨学科。随着 SSRC 的成立,美国出现了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的倾向,一种新型的打破专业壁垒的跨学科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它推动了美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跨学科研究并非只是在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之间的互通,而是更加强调不同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互鉴。

1945 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一书,要求大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不仅应包括西方文明、文学、科学原理和写作,而且还应包括一些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选修课程,以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哈佛大学倡导的这种跨学科教学的通识课程理念,后来得到了美国各大学的呼应并形成美国大学改革的跨学科潮流。自 20 世纪六十年代始,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推动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NEH,即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的资助下,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纷纷成立了跨学科研究机构,一些跨学科组织如“综合研究协会”(AIS)、“跨学科研究国际联盟”(INTERSTUDY)等应运而生,跨学科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召开,跨学科研究著作如《跨学科:大学教学与研究问题》(1972)、《跨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1979)等先后出版,跨学科期刊如《跨学科科学评论》《跨学科史》《系统研究》等也陆续创刊问世。杜克大学设立了负责跨学科事务的副教务长办公室(1998),研究制定了促进跨学科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如《跨学科研究的战略计划》(2010)、《杜克:跨学科背景下的承诺和挑战》(2011)、《杜克大学的跨学科性:学校与校内研究机构、项目和中心之间的联系》(2018)等。美国的跨学科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大学改革的总趋向。

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跨学科研究起步并不算晚。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同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发起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尽管没有出现跨学科这个术语,但讨论的却是典型的跨学科内容。1930 年 5 月,类似“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成立,其纲领强调的正是跨学科的思想。1940 年 2 月,“自然科学研究会”在延安成立,其纲领同样强调了跨学科思想:“开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问题的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自然科学,并运用自然科学来证明与充实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努力使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建立统一战线,要使我们自然科学的工作同志研究社会科学,同时欢迎社会科学的工作同志研究自然科学,推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更高度的发展”。解放初期,我国制定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其中一些重要课题如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政治的关系,自然科学与宗教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关系等,都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1983 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组织 400 多位专家撰写的《2000 年的中国》,就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开展的一次跨学科研究。1985 年 4 月,17个交叉科学学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举办了我国首届跨学科学术讨论会 , 会后出版了会议论文集《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1987 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洲、蒋国华主编的“交叉科学文库”第一辑 8 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主编的《跨学科研究引论》、李光和任定成主编的《交叉科学导论》(1989)以及刘仲林主编的《跨学科学导论》(1990)等著作相继出版。自 20 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我国跨学科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几乎是同西方同步发展的。

自 21 新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 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尽管没有明确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但是明确提出二级学科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行确定,实际上是从国家层面鼓励我国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2020 年 7 月底,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培养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新一轮改革,会议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从此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 14 个学科门类,从学科设置和国家政策方面为跨学科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当下,我国不少高校都在加强跨学科建设,纷纷组建研究机构、成立学术组织、主办学术期刊等。例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坚持冲破专业藩篱、打通学科通道、实现交叉培养的建设思想,设立了“丝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诗琳通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等机构,主办有《国外文学》《语言学研究》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跨学科研究成果如《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外语跨学科研究与和自主创新》等代表性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实行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有“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主办有《外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组织召开了“大学英语跨学科高峰论坛”“跨学科视域下翻译与传播模式研究”等学术会议。上海外国语大学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在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学术结构中推动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发展,成立有“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语料库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脑与认知科学应用实验室”,出版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语》等学术期刊以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跨学科叙事研究中心”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主办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和 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等期刊。清华大学外文系成立有“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语言与心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成立了“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华译学馆”“亚洲文明研究院”“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创办了《文学跨学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论坛》等杂志,主办有“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跨学科研究在全国高校得到普遍重视,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平台”、南开大学成立了“跨文化交流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成立了“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下,跨学科研究已逐渐形成体系,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成为推动文学研究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

02

人文研究同科学技术的融合

同以往的时代相比,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基因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认知神经、互联网络、数字经济、移动终端、量子通讯等,都在有形或无形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甚至主导了我们的生活。人文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越来越显示出与科技融合的趋向。传统的研究观念和方法已经改变,如果离开了互联网络、数字技术、计算机终端,我们是否还能正常进行文学研究是难以想象的。人文研究同科技的融合,推动我们正在接近科学选择的人类文明新时代,导致文学研究转变为科学研究,出现了以科学主导的跨学科研究转向。

当今的时代,跨学科是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科研和教育的进步。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领域,都存在一系列与不同学科相关的重要问题,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奥秘、大脑作用的机制、人工智能、人机接口、环境保护、认知的原理、文学艺术的价值等。这些问题都不能依靠单一学科解决,只有在不同学科尤其是文理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互鉴中展开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任何学科、理论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实土壤。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它既是科技创新的需要,也是学术研究的需要。无论传统学科还是基础学科,尽管根基深厚牢固,但总会有新的瓶颈导致新的发展难以为继,成为学科及学术实现创新和突破的阻力。当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仅在科技,而且在生态、伦理、文化、经济等领域都遭遇到严峻挑战,而这些问题既不可能单纯依靠科技的发展解决,也不可能离开科技的支撑纯粹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突破。事实证明,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或建设工程,仅凭一个学科或专业根本无法完成,更不用说科技创新。例如,荷兰 ASML 公司拒绝卖给我国的光刻机,需要一万多个零部件装配而成,需要成百上千个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美国断供华为的芯片,也不是仅凭一家公司、一个学科或专业独立设计的,这表明高精尖科学技术的科研成果是通过跨学科协作实现的。人文学科研究也同样如此。以文学研究为例,有关文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已经不是在文学领域仅仅通过文学的研究能够解决了,它同样涉及到语言学、哲学、美学、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过分强调所谓的文学意识形态特性,而把文学研究同科学技术割裂开来,以致文学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一个自我封闭的所谓的文学领域中进行,尽管我们所有的人实际上都在使用科学技术进行文学研究,但有些人总是对科学技术的介入感到恐惧,担心科学技术损害了文学意识形态研究的特性,害怕科学技术控制了我们。

我国高校学科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一个学科需要同许多支撑学科组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新的发展。人文学科例如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跨学科的。例如中国最早的文学卜辞的研究,就涉及到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历史、文字学、考古学、动物学、海洋学、金属冶炼、工具制造等。实际上,所有科学技术的创造以及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从来都是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无论是自然科学之间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还是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都表现出高度相互融合并从中产生出新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新特点。文学研究如此,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研究等也同样如此。在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文学研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跨学科已成为新形势下文学研究新突破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被认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理性思辨的主观研究,科技人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科技人文研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也被称为数字人文。1837 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最早利用科学技术解决了语言文字远距离传输的问题。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是当代数字通讯的源头。1898 年,丹麦的波尔森发明了钢丝录音机,解决了人类保存语言的问题。1981 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购买了 MS-DOS(Microsoft Disk Operating System),为 IBM PC 机定制了微软磁盘操作系统,从此拉开了科技人文数字化信息化的帷幕,文学开始进入科学化的时代。

科技人文研究国外早已开始,如牛津大学 20 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数字人文研究。21 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文学、语言、历史等人文研究领域,传统观念和研究方法要么科学化,要么被抛弃,古籍文本数据库的建设就是传统学科研究科学化的实例。我国有关科技人文的研究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趋势,国内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数字人文学术期刊《数字人文》(2020),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实施科技人文研究的规划。就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而言,文学研究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可以说是不二选择。

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研究观念的科学更新,二是科学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进步与繁荣,是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推动下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传统的人文科学研究相比,科技同人文研究的融合改变了人文研究的性质,即将传统上以意识形态为特征的主观研究转变为以科学原理探讨和技术分析为特征的科学研究。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芯片、人机接口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人文科学中的普遍运用,已经呈现出主导人文科学研究的总体趋势。由于科学技术不断介入人文科学的研究,传统上与科学技术相对的人文研究正在迅速地同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如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库资源的运用及信息搜索,人机对话与交流,人工智能等,正在或将会主导人文科学的研究。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翻译、专家系统等在人文学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人工智能甚至已经可以取代作家、读者和研究人员的部分工作。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开展人文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对于当今人文科学研究而言,科学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重要,千百年来人文学科一直依赖的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正在被数字资源库迅速取代,纸质人文正在快速转变成数字人文。文学同语言学、历史、哲学、伦理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了数字文学及数字文学研究。数字人文打破了文学研究的独立王国,开辟了不同学科相互交融的新通道,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关于文学以及研究文学的思想观念,而且形成科学时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当代科技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形成对人类生活的主导,已经不是我们出于伦理的思考选择接受与选择拒绝的问题,而是接受即生存、拒绝则淘汰的问题。

人文研究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和资源推动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学科对基础理论及具体问题的研究,在整个科技人文交叉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有效地推动了人文学科的整体发展。另外,国内外人文学科建设都是由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具体学科的建设体现的,对人文学科建设的目标评估也是以上述学科为对象,因此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的目标不是淡化具体学科,而是在国内外人文学科尤其是国际一流人文跨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既推动一流人文学科的整体建设,又突出各个学科的特色,如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03

作家的危机:作者死了

上世纪初,人文学科的危机首先通过文学领域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为非理性主义的流行与现代派文学的发轫。无论是非理性主义还是现代派文学,都是在不同文学思潮环境中作者思想的产物。现代派文学思潮反叛文学传统,在文学创作领域掀起一场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革命,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念。例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作者一直处于文学研究的中心地位,研究者大多坚持文本是由作家决定的观点。既然文学文本是由作家创作的,因而对文本的分析就应该以对作者的研究为前提,因此对文学的研究往往变成了对作家生平和创作过程的研究。显然,这种貌似有理的文学研究变成了主观主义的研究,是文学研究方法革新的障碍。

在文学研究中,作者中心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作家创作过程的研究,如作家的生平、作家创作的过程、作家创作过程中的事件、作家的创作思想与创作灵感、创作的目的等等与作家生平相关的研究,成为研究文学的基本方法。1968 年,罗兰 • 巴特发表《作者之死》一文,一反长期固有的作家中心论观点,旗帜鲜明地把作者从文学的中心地位拉了下来,把文本以及读者推到了研究的前台。在作者之死的文学观念中,虽然没有明确看到科技的直接影响,但是有一种主张是明显的,那就是强调要用科学的观念对抗非理性主义,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显然,这种观点改变了文学的观点,导致了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

科学的影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科学技术不仅影响文学观点,而且也影响文学创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有关文学的传统观念,例如作家创作文学的观念。从传统观点看,文学是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所有文学都是由作家创作的,即使不敢肯定荷马史诗是不是真的由荷马创作的,但是我们相信古代希腊这两部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不是由荷马也是由另外的作家创作的。其它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古代希腊的还是现当代的,无论是匿名的还是实名的,它们其实也都是有作者的。就文学创作而论,长期以来的观点是没有作家就没有文学,因此作家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由于新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把作家的作用消解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充当优秀的棋手、演奏家、歌唱家、朗诵家,而且还可以从事文学创作,例如写作诗歌和小说。今天这种由人类进行文学创作的传统模式被人工智能机器人颠覆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对作家的存在构成了威胁,也造成传统文学存在的危机。

2017 年 5 月 19 日,微软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由机器人微软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作为诗集的作者,微软小冰表现出超凡的机器学习能力,她仅仅用了 100 多个小时就学完了 1920 年以来的 519 位诗人创作的作品,而这种学习能力,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数年的时间,不用说无法读完如此多诗人的作品,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这些诗人写作诗歌的特点和技巧了。正是通过机器学习,微软小冰拥有了创作的能力,能够像诗人一样创作诗歌。尽管小冰只是一个智能机器人诗人,但是如果忽略了她的机器人身份,我们几乎难以发现她创作的诗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诗人创作的。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创造的诗集,除了它的作者机器人微软小冰同传统诗歌作者相比身份不同以外,就诗歌本身而言同我们所熟悉的传统诗歌并没有什么不同。诗歌不仅具有传统诗歌的形式、节奏、意境、意象、想象等,而且同样具有传统诗歌的美感,尤其具有我们特别重视的情感如喜悦、渴望、期待、寂寞、悲伤等。在诗歌写作技巧上,小冰也表现出人类写作诗歌的艺术技巧,表现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微软小冰创作的诗歌,我们不能不惊叹她在写作诗歌时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创造力、想象力。例如《清风在夜里追问》这首诗,在意境和技巧上已经超越了不少诗人。诗歌如下:


暮风在夜里追问

高山细的声音

我可怕惊醒了你的儿声

美丽的玉杯中露出来一缕烟

我们是监狱里的人们。


微软小冰是一位天才少女诗人,她甚至能比现实中的诗人更能体悟情感,洞察人心,而且还能用诗歌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如果你送一张照片给她,她立刻就可以根据照片的情景题写一首诗歌。下面是小冰根据三张照片写作的三首诗:


其一

我凝视着无边的天空

听风带来了大片的云朵

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一场雪

将冬天凝神在一片晨曦的光亮中

——微软小冰 2017.06.30


其二

寂静的这个夜空

纯凉的美酒

我生命中的火焰中

无论哪里都是舞动的奇迹

——微软小冰 2017.06.30


其三

远处有一座小小的城镇

简单的快乐

还有晒透的小花梦的帐顶

此刻阳光驾驭都是为你

——微软小冰 2017.06.30


这三首诗是小冰根据三张分别表现天空、夜空和小镇主题背景的照片题写的,诗歌把意境、心情、情感和哲思融合在一起,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哲思巧妙,充满诗情画意。我们细读微软小冰根据照片即时创作的诗歌,不能不为她写作诗歌的艺术水准感到惊异,不能不感叹小冰奇丽的艺术想象,不能不钦佩小冰杰出的诗才。隐去小冰的智能机器人身份,我们一定会认为她就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一个观察细腻、才思敏捷、诗艺精湛、情感丰富的才女和年轻女诗人。仅就创作的诗歌而论,小冰同人类的诗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她就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普通的创作才能杰出的诗人,她创作的诗歌就是书店出售、图书馆借阅、课堂中讨论的诗歌。从小冰旺盛的创作力以及创作诗歌的才能看,只要我们输入指令,她随时都可以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满足我们的需要。从这方面看,小冰的创作完全可以取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诗人。

小冰创作的诗集已经出版,这说明微软小冰不仅拥有了写作诗歌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有可能超越现代诗人并取代他们。除了诗歌创作以外,小冰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创作音乐、写作财经评论、借助社交软件如中国大陆地区的微信、QQ、微博、美国地区的 Facebook、 Messenger、日本地区的 LINE 等同人类进行交流。在诗歌影响力日益减小的当下,小冰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很多诗人,成为了智能机器人明星,拥有的用户超过了 1 个亿,无论诗人还是小说家都是不能与她相比的。

只要有小冰这样的智能机器人诗人存在,无论职业诗人还是业余诗人,他们都可能由于创作精力和才能的不足而面临失业的危险,都存在被小冰取代的可能性。不仅诗人,其实小说家、戏剧家也一样,都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由于拥有不可思议的机器学习能力和高效创作的能力,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取代作家生成各类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存在的价值将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被消解,作家真的会死去。

04

文学的危机:文学死了

作家可以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意味着作家的消亡,那么随着作家的消亡是否也意味着文学的消亡?2002 年,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耶鲁大学米勒教授(J. Hillis Miller)语出惊人,他不是说作者死了,而是说文学死了,“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7)。可以说,“文学死了”是当今有关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重要命题,是我们不能回避、不可忽视而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

既然作者会死去,那么文学也必将死去。但是,我们相信文学会死亡吗?显然我们不会相信。从荷马史诗算起,文学已经延续了 2800 多年,不仅没有死亡,似乎也没有出现死亡的症状。文学现在没有死亡,并不是说将来不会死亡。目前尽管文学没有死亡,但是类似荷马史诗的文学死亡了,通过游吟诗人传唱的文学死亡了,还有其它一些类型的文学也死亡了。在时间的流逝中,所谓的文学经过历史的洗礼,最后只剩下诗歌、小说和戏剧代表文学存在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戏剧也要消失,小说和诗歌也难逃死亡的厄运。事实证明,就某一种文学类型而言,文学并不是长生的。文学为什么会死亡?在米勒看来,是科学技术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导致文学慢慢死去。米勒清楚地预见到了新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文学的死亡威胁,当然在他提出这个假设的时候,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因此米勒当时还无法预见到今天的“微软小冰”现象。

米勒提出文学死亡这个问题已经过去快有二十年,尽管文学并没有像米勒预言的那样死去,但是科技对文学的影响却是越来越大。文学同科技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甚至可以说离开了科技,文学就会死亡。21 世纪的新技术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随身携带的计算机终端,翻译软件和语音软件的出现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生产和存在的形式,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大量的普通读者,甚至包括一大批在高校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教授,无论在图书馆、教室、还是在家中、车站或交通工具上捧着印刷书籍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阅读终端,尤其是手机成了最大众化的阅读工具。

所有的文学文本,都可以转换成数字存储在计算机网络里供读者借助计算机终端或者手机阅读,同时也可以借助语音软件将文学文本转换成语音形式提供听觉服务。手机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方式,而且催生了“移动人文”(mobility humanity)的研究。借助桌面和移动终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和数据,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空间里漫游。实际上,传统的创作方式和阅读方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改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文学中的运用,导致传统的文学样式的逐渐消亡以及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阅读和文学研究的革命。

因此,准确地说,米勒所说的文学的死亡实际上死亡的不是文学,而是某些形式的文学的死亡。但是,我们看到,旧的文学样式的消亡是以某种新的文学样式的诞生为前提的,而新的文学样式会把文学的生命延续下去。人工智能作者的出现,将会改变文学的来源、形式、性质和观念。传统认为文学是由诗歌、小说、戏剧来代表的,但在科学时代它们可能正如米勒判断的那样会慢慢死去,借助如移动终端等高科技出现的具有传统文学功能的新文本样式,必然会发展起来以人工智能所代表的科学技术对文学的影响越大,文学就越容易被科学技术改变。当微软小冰能够从事所有的文学创作时,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出现了,借助微软小冰,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如果需要文学,小冰就立即生成产品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不再是一个复杂创作过程的结果。文学创作方式的改变是必然的,因此文学形式的改变也是必然的,这就意味着现在的文学样式(即传统文学)会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死亡,而应该关心文学样式的变化,关心文学性质的改变,关心文学的价值即文学怎样对人们发挥作用。文学形式的改变必然导致文学观念的改变。我们需要讨论文学死亡的可能性,但是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文学的死亡。如果不关心这些,恐怕不是文学的死亡,而是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的死亡。文学会死亡,但是它会以某种新的样式获得新生,因为这种死亡必然导致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导致新的作家和新文学的出现。尤其是,作为文学受众的读者不会死亡,他们是长久存在的,因此供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将会以新的文学形式长久存在。

05

文学危机的解困之路

文学危机实质上是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的危机,是 20 世纪以来由人的科学认知引起的。长期以来,人在科学面前是最神秘的动物,人的认知、思维与思想从客观中抽象出来,被归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加以研究,似乎它们不是用科学解释的问题。即使在脑科学研究中,人的认知、思维与思想也似乎不能够用科学说明,而是属于哲学解释的问题。在哲学家眼中,哲学是科学的根基,只有哲学才可以解释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笛卡尔就认为知识好比大树哲学是树根,科学则是树枝。海德格尔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并认为“这一点是适合于任何一门科学”(508)。在哲学家看来,哲学孕育了科学,但是科学也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哲学追求非经验的形而上的即基于理论和逻辑推求的知识,而科学追求经验的形而下的即基于实践和经验实证的知识。哲学运用逻辑、演绎、推理、思辨的方法获取知识,而科学则运用观察、分解、分析、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换言之,哲学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获取思辨的知识,而科学则通过实证的方法获取经验的知识。直到 20 世纪,尤其是21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已经剥掉了哲学神秘的外衣,因为科学带给我们的事实是,哲学尽管可以提出科学假说,但是并不能解决科学问题,例如达尔文关于人的进化的解释、基因克隆给人类生命带来的影响、生命的价值、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的思维与思想等,都不能够用哲学解说。相反,哲学的问题如人的世界观、宇宙观、道德观念、社会观等,尽管哲学无法给出让我们满意的解释,但是科学却能够给出接近真理的答案。

在 19 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研究社会现象,例如孔德提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建立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20 世纪,自然科学的成果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观念的更新导致科学方法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借助科学技术,人文学科长期存在的难题最终得以解决的例子俯拾皆是。如 1996 年国家“九五”计划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运用碳十四测年技术就是解决人文难题的典型范例。科学可以解决人文学科研究中的难题,提高其研究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人文学科的研究,导致文学、语言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中新观念的出现。

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每时每刻都受到科学与技术以及姊妹艺术和其它学科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的大量运用,文学研究开始表现出越来越技术化、科学化的趋势,因此要解决文学面临的生存危机,文学同科技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科技人文与跨学科研究是解决文学危机的可靠方法。

一般而论,文学危机必然导致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必然导致文学创作、文学形式、文学阅读、文学价值观念尤其是文学理论的根本性改变,导致文学理论在跨学科研究中的革命。在当今条件下,文学危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它与伦理学、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解决文学危机的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是文学领域的一场根本性革命,是文学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理论研究奠定的基础上吸纳海内外的学术成果,与文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神经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携手并进,从根本上解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

解决文学理论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文学理论的科学化,即文学理论的科学重构。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借助科技开展跨学科研究,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重视文学与相关学科研究的互鉴,从而实现文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重建。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文学基础理论跨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从跨学科角度以及使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文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探讨文学的性质、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文学同语言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文学与科技融合等基础理论问题,为构建全新的文学理论体系寻找新的思路、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奠定新的理论体系建构基础。除此以外,通过对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为相关学科如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提供借鉴。

科学技术在人文领域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学认知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例如,传统上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在科学的显微镜下现形为文本,尤其文学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因此从科学的观点看文学,文学就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物质形态。显然,物质形态的文学是科学实证的结果,是对传统意识形态观点的颠覆。也正是在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出对语言的思考。文学文本是由书写符号构成的,因此不是由语言构成的,那么语言是什么?语言同文学文本的关系是什么?正是在文学文本基础上引发了新的思考,才会有脑文本的发现及脑概念和脑文本概念的产生。

脑科学的发展显然有利于我们认识什么是文学文本和什么是语言的问题。在人的大脑中,科学的研究找不到语言,但是可以找到控制语言的区块,找到存储在大脑中的文学脑文本。科学的研究不能证明语言是预先保存在大脑中的或者保存在什么地方,或者说科学不能证明语言的预先存在。但是,科学可以证明文学文本是以脑文本的形式保存在大脑中的,而且,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文学的脑文本转换为声音形态,而脑文本的声音形态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语言从脑文本转换而来,是脑文本的声音形态。从神经认知原理看待语言,脑文本为认知语言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此,从人的大脑的机能和脑文本概念出发,我们不仅获得了对语言的新理解,即语言是脑文本的声音形态,或者说人的发音器官把脑文本转换成声音生成语言,而且也获得了对文学、文学文本以及文学同语言关系的新认识。语言是由脑文本实时生成的,它只存在于生成过程中。语言是表现文学的方法,即通过将文学的脑文本转换成声音形式让听觉器官接受。当然,文学的脑文本也可以通过书写符号表达出来,将脑文本转换成书写文本,以便读者可以借助视觉器官阅读。

科学技术介入文学越多,我们思考的问题就越多,导致我们对长期学习并接受的文学观念是否符合科学产生怀疑,导致我们对所接受的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导致我们发现过去所接受的某些文学理论可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不仅基石不牢,甚至有可能倾倒。例如,我们一直以为,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事实上文学是一种实体,只有文学表达的意义才属于意识形态。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语言作为文学存在的前提的观点,但是很少思考什么是语言的问题。事实上,什么是语言的问题在语言学界长期没有解决,但是没有科学定义的语言却成了文学的理论基础。再如,韦勒克和沃伦教授提出的“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本质?”(7)等有关文学的根本性问题,文学理论界至今没有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即使现在流行的所谓答案,可能只是引起了新的问题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就是文学理论面临的危机。如何解决这场危机,我们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伦理选择。

总之,科学同人文的跨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是科学规律,也是科学逻辑。因此,我们应该张开双臂迎接文学理论的科学革命,加速重构以科学为基础的文学理论,消除文学面临的危机。


责任编辑:黄晖


此文原载于《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由于公众号篇幅所限,原文注解和引用文献省略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主要论文摘要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刘建军 | 拜占庭文学初创时期的风情展示与艺术成就 ——《埃塞俄比亚传奇》漫论

钱林森 | 勒克莱齐奥文学世界的中国之旅 ——法国作家与中国接受者心智相拥的奇遇

包慧怡 | 格丽克诗歌中的多声部“花园”叙事


END

关注《外国文学研究》官方微信平台



《外国文学研究》

官方微信平台

投稿网址:http://fls.ccnu.edu.cn

联系电话:027-67866042

联系邮箱:wwyj@mail.ccnu.edu.cn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